草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本草纲目》草部

  • 1.土马的功效与作用》 土马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土马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土马 释名气味 甘、酸、寒、无毒。 主治1、鼻血不止。用土马二钱半、黄药子五钱,共研为末。水送服二钱。服两次可止鼻血。此方名“寸金散”。 2、二便不通。用土马洗净,瓦上焙过,世细,每取二钱,加水一碗煎服。 3、少年发白。用...
  • 2.地锦的功效与作用》 地锦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地锦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地锦 释名 地朕、地噤、夜光、承夜、草血竭、血见愁、血风草、马蚁草、雀儿卧单、酱瓣草、猢孙头草。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1、赤白痢。用地锦草洗净、晒干,研为末,米汤送服一钱。 2、妇女血崩。用嫩地锦草蒸熟,加油、盐、姜调食,并...
  • 3.螺旋草的功效与作用》 螺旋草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螺旋草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螺旋草 释名 镜面草。 气味 辛。 主治1、吐血、鼻血。用镜面草,洗净。捣烂,泡酒服。 2、小儿头疮。用镜面草晒干为末,加轻粉、麻油敷搽,有效。 3、手指肿痛。用镜面草捣烂涂搽。 酢浆草 释名 酸浆、三叶酸、三角酸、酸母、醋母、酸...
  • 4.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 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石胡荽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石胡荽 释名 天胡荽、野园荽、鹅不食草、鸡肠草。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1、痰喘。用石胡荽左杨汁,和酒服。 2、目疾,翳障(目赤肿胀,羞明昏暗,隐涩疼痛,眵泪风痒,鼻塞头痛,外翳扳睛)。用石胡荽(晒干)二钱,青黛、川芎各一钱,共研为末。先含水一...
  • 5.金星草的功效与作用》 金星草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金星草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金星草 释名 金钏草、凤尾草、七星草。 气味 苦、寒、无毒。 主治解热,通淋,消痈疮,解硫磺中毒。用根泡油涂头上,能大生毛发。 景天 释名 慎火、戒火、据火、护火、辟火、火母。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有关景天的其它资料 查询...
  • 6.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 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骨碎补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骨碎补 释名 猴姜、猢狲姜、石毛姜、石奄间。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1、虚气攻牙,齿痛血出。用骨碎补二两,锉细,慢火炒黑,研为末,常以擦齿,有口津,吐出或咽下均可。 2、耳鸣耳闭。用骨碎补削作细条,炮过,乘热寒耳中。 3、屙血。用骨碎补(烧...
  • 7.海藻的功效与作用》 海藻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海藻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海藻 释名 单、落首、海萝。 气味 苦、咸、寒、无毒。 主治 1、项下瘰疬。用海藻一斤,装薄布袋中,泡酒二升。每服二合,一天服三次。药渣晒干,研为末,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此酒名“海藻酒” 连服几剂,即消瘰疬。 2、蛇盘瘰疬,头项...
  • 8.水萍的功效与作用》 水萍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水萍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菰 释名 茭草、蒋草。 气味 (菰笋)甘、冷滑、无毒。 主治(菰笋,一名茭笋、茭白、菰菜)利大小便,止热痢,除目黄,止渴。(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水萍 释名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1、伤寒。用紫背浮萍一钱、犀角悄...
  • 9.酸模的功效与作用》 酸模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酸模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酸模 释名 山羊蹄、山大黄、餮芜、酸母、修、当药。 气味 酸、寒、无毒。主治治疥,去汗斑,杀皮肤小虫。 菖蒲 释名 昌阳、尧韭、水剑草。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1、癫阐风疾。用菖蒲捣成末。秤三钱。 2、喉痹肿痛。用菖蒲根...
  • 10.泽泻的功效与作用》 泽泻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泽泻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泽泻 释名 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 (根)甘、寒、无毒。 主治1、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2 、暑天吐泻(头晕,渴饮, 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 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
  • 11.忍冬的功效与作用》 忍冬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忍冬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忍冬 释名 金银藤、鸳鸯藤、鹭鸶藤,老翁须、左缠藤、金钗股、通灵草、蜜桶藤、金银花。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1、痔瘘。用忍冬全草(或根、茎、花、叶皆可)不拘多少,泡酒中,煨一夜,取出晒干,加甘草少许,共研为末,用泡药的酒调面和药糊成丸...
  • 12.络石的功效与作用》 络石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络石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络石 释名 石鲮、石龙藤、悬石、耐冬、云花、云丹云英、石血、云珠。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1、小便白浊。用络石、人参、茯苓各二两,龙骨(煅)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2、喉痹肿塞,喘息不通。用络石草一两...
  • 13.白英的功效与作用》 白英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白英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白英 释名 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 (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1、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2、目赤头眩(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醒时温水送下。...
  • 14.通草的功效与作用》 通草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通草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通草 释名 木通、附支、丁翁、万年藤,子名燕覆。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上能通心清肌、治头痛、利九窍,下能泄湿热、利小便、通大肠,治遍身拘痛。 通草根:可治项下瘿瘤。 通草子:厚肠胃,令人能食,止渴,利小便。 通脱木 释名 通草、活...
  • 15.防己的功效与作用》 防己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防己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防己 释名 解离、石解。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1、皮肤水肿(水气在皮肤中,按之下陷,但不怕风)。用防己、黄芪、桂枝各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三两,混合后,每取一两,加水一升,煎成半升服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防己茯苓汤”。 2、关节...
  • 16.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茜草 释名 茅搜、茹芦、地血、染绯草、血见悉、风车草、过山龙、牛蔓。 气味 (根)苦、寒、无毒。 主治1、吐血。用茜根一两,捣成末。每服二钱,水煎,冷却,用水调末二钱服亦可。 2、妇女经闭。用茜根一两,煎酒服。 3、盅毒(吐血、下血如猪肝)用...
  • 17.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威灵仙 释名气味 (根)苦、温、无毒。 主治 1、腰脚诸痛。用威灵仙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温酒送下。又方:用威灵仙一斤,洗干净,在好酒中泡七天,取出研为末,加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用泡药的酒送下。 2、手足麻痹。用威灵仙(炒)五两,生川乌头...
  • 18.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黄药子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黄药子 释名 木药子、大苦、赤药、红药子。 气味 (根)苦、平、无毒。 主治1、项瘿。用黄药子一斤,洗净,锉细,泡酒一斗,每日早晚饮酒一杯。忌一切毒物,并须戒怒。 2、咯血、吐血。用蒲黄、黄药子,等分为末,放手掌上,频频舐食。又方:用黄药子、汉...
  • 19.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山豆根 释名 解毒、黄结、中药。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1、急黄。用山豆根末,水送服二钱。 2、赤白痢。用山豆根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三服后即可止痢。 3、水盅腹大,皮肤变黑。用山豆根研为末,酒送...
  • 20.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出自文学作品《本草纲目》,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其内容如下:土茯苓 释名 土萆解、刺猪苓、山猪粪、草禹余粮、仙遗粮、冷饭团、硬饭、山地栗。 气味 (根)甘、淡、平、无毒。 主治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