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夏日睡起即事
作者陈维崧资料
陈维崧的诗词全集_陈维崧的诗集大全,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 查看详情>>
陈维崧古诗词作品: 《莺啼序·兰陵邵子湘》 《戚氏·柬程村文友》 《哨遍·读彭禹峰先生诗文全集竟跋词卷尾兼示令子中郎直上两君》 《哨遍·咏弹筝》 《三台·春景用万俟雅言清明原韵》 《怨朱弦·寄淄川毕载积使君》 《宝鼎现·甲辰元夕后一日次康伯可韵》 《六州歌头·春霁寄兴》 《六州歌头·邗沟怀古》 《六丑·秋日将往吴门先寄园次澹心展成既庭诸子》
蝶恋花·夏日睡起即事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维崧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虞美人·灵璧县虞姬墓下作》 - - 陈维崧- - 八千子弟来江左,单剩喑呜我。谁欤歌者楚声高,还是吾家旧日典连廒。美人骏马英雄槩,一死千秋在。荒祠莫恨枕寒田,贱妾孤坟长在大王前。
- 2. 古诗《好事近·隔院听琵琶》 - - 陈维崧- - 拍遍小阑干,何限塞鸿明灭。老去怕逢节候,正落红时节。沙场病卒搯檀槽,隔著邻垣说。似诉少年陈事,有玉楼金埒。
- 3. 古诗《蝶恋花·六月荆南闲也未》 - - 陈维崧- - 六月荆南闲也未。一月停忙,暂缓官粮比。闻道开徵今日始,新丝卖了来城市。不信何花名茉莉。却与侬家,白豆花相类。笑煞长桥桥上子,市儿惯取村儿戏。
- 4. 古诗《怀阮亭·隋帝宫门》 - - 陈维崧- - 隋帝宫门,杨柳岸、春浓花涨。曾密报、杜家书记,平安无恙。相赏每多松石意,此情原在钱刀上。记红桥风月六年游,皆君饷。瓜果宴,离旌漾;神智寺,骊歌唱。任吴霜鬓里,渐为君酿。谩说休文
- 5. 古诗《念奴娇·雪滩钓叟为松陵顾茂伦赋》 - - 陈维崧- - 翁家何在,在三高祠下,景尤奇绝。一派渔庄连蟹舍,百里水云明灭。最怕閒鸥,生憎野鸭,占了凉波阔。钓竿斜漾,珊瑚树上轻拂。昨夜冻合江天,糅绵舞絮,冷把龙宫掣。恼杀渭滨垂白叟,误了蘋风
- 6. 古诗《贺新郎·不晤黄子艾庵十馀年矣》 - - 陈维崧- - 强饭还能否。说年来、家同鸥泛,门央鹤守。细注农家新月令,乐事吾生尽有。茅檐下、乌乌击缶。罨书戴溪都不恶,好风光、只落閒人手。君漫士,余聱叟。陡然百感三杯后。忆同时、许多
- 7. 古诗《西江月·喜见狮儿昔日游梁枚叔》 - - 陈维崧- - 喜见狮儿昔日游梁枚叔,儿生此地名皋。滑稽敖弄解诙嘲,曼倩同时绝倒。我意殊为不尔,诗书莫误儿曹。凭他上树日千遭,长大耘瓜扑枣。
- 8. 古诗《满庭芳·题徐武贻小像》 - - 陈维崧- - 碧筱千竿,红兰一架,松涛韵杂笙竽。科头箕踞,旁置小风炉。回首文贞旧业,凄凉绝、绿野荒芜。牢之好,家传宅相,名已动京都。踌躇。当日事,记曾抚掌,为我披图。拟闲题数语,貌尔清癯。讵料
- 9. 古诗《洞庭春色·蝉》 - - 陈维崧- - 䆗窱北窗,峥泓西涧,企脚披襟。正修梧翳日,数声嘒嘒,幽篁戛水,一派愔愔。唤醒半床蕉鹿梦,更月榭凉天思不禁。流光驶,怕潜催落叶,暗换疏砧。终朝餐风吸露,算往事、惆怅难寻。记彻侯冠上
- 10. 古诗《七娘子·春闺》 - - 陈维崧- - 红檠斜照人无语,圆冰对漾春无绪。陌上莺啼,梁间燕乳,梦中怕到销魂处。小楼春色留难住,斜桥春水流将去。三月时光,一年节序,水晶帘外廉纤雨。
陈维崧的名句翻译赏析
- 谁复怜卿者?酒醒后、槌床悲诧。使气筵前舞甘蔗。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 - - 陈维崧 - - - 《秋怀·秋气横排万马》
- 叱叱村头驱犊返,渳渳江口叉鱼往。喜田园四月不曾闲,人劳攘 - - - 陈维崧 - - - 《江村夏咏》
- 匹马霜天古碛,三河玉勒长楸。翩翩过客半鸣驺,笑尔冯公白首 - - - 陈维崧 - - - 《过冯唐故里》
- 夜来几阵西风,匆匆偷换人间世。凄凉不为,秦宫汉殿,被伊吹碎 - - - 陈维崧 - - - 《秋感·夜来几阵西风》
- 千百辈,尽容卿,问谁堪与耦而耕。灌夫已去袁丝死,沦落人间少弟兄 - - - 陈维崧 - - - 《寓兴用稼轩韵同蘧庵先生作·曾倚瑶台喝月行》
- 翠釜一朝裂,铜狄尽流铅。江南五月天漏,炼石补仍穿 - - - 陈维崧 - - - 《夏五月大雨》
- 三间寺、水窗斜闭,一声磬、林香暗结。且啜茶瓜,休论尘世,此景清绝 - - - 陈维崧 - - - 《泥莲庵夜宿》
-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无数蛰吟古砖缝。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 - - 陈维崧 - - - 《夜游宫·秋怀》
- 两院黄骢佳子弟,三条丝竹乔声价。恰思量已是廿年前,凄凉话 - - - 陈维崧 - - - 《何明瑞先生筵上作》
- 万艘千船,今年米价减常年 - - - 陈维崧 - - - 《江南杂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