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从盱眙山顶望泗州城
作者陈维崧资料
陈维崧的诗词全集_陈维崧的诗集大全,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 查看详情>>
陈维崧古诗词作品: 《莺啼序·兰陵邵子湘》 《戚氏·柬程村文友》 《哨遍·读彭禹峰先生诗文全集竟跋词卷尾兼示令子中郎直上两君》 《哨遍·咏弹筝》 《三台·春景用万俟雅言清明原韵》 《怨朱弦·寄淄川毕载积使君》 《宝鼎现·甲辰元夕后一日次康伯可韵》 《六州歌头·春霁寄兴》 《六州歌头·邗沟怀古》 《六丑·秋日将往吴门先寄园次澹心展成既庭诸子》
沁园春·从盱眙山顶望泗州城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维崧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采桑子·有人来自尚书墓》 - - 陈维崧- - 有人来自尚书墓,燕子楼中。红粉成空,树树衰杨夜起风。非公人尽嫌余懒,絮酒难从。疏散谁容,头白羊昙路已穷。
- 2. 古诗《贺新郎·都门洗象词同纬云弟赋》 - - 陈维崧- - 百戏鱼龙聚。昼阴阴、云房冰洞,帝城无暑。日晡波心张水幄,列坐彻侯公主。其外有、倾城士女。少顷蛮奴乘象至,整鞭梢、踏入金塘去。喧豗甚,尔何怒。鼻殷捲尽西山雨。看水面、涛飞
- 3. 古诗《蝶恋花·六月荆南天似醉》 - - 陈维崧- - 六月荆南天似醉。雨嫩如无,恰又吹来细。赢得遥山都欲睡,模糊失却青螺髻。檐溜渐删删不已。忽见中庭,一缕晴虹起。那禁群儿争笑指,碧翁也著斑斓戏。
- 4. 古诗《贺新郎·饮范龙仙斋头感旧并示王升吉五用前韵》 - - 陈维崧- - 屐印苍苔罅。恰经过、故人为我,摘蔬蒸鲊。酒后烛花争怒裂,飒飒霜飙酸射。笑李蔡、为人中下。身似江潭流落伎,但开元、旧事重提怕。银筝在,梁尘挂。牙签列屋香芸洒。尚依然、炉薰
- 5. 古诗《归田乐引·题王石谷晴郊散牧图》 - - 陈维崧- - 散牧凉秋月。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渡者,人立者,啼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矜秋露毛骨,昂首森然如陵阙。缘崖被坂,亏蔽满林樾。驼一,塞马七,豕牛羊百三十,牧笛一声日西没。
- 6. 古诗《采桑子·后堂丝管亲曾醉》 - - 陈维崧- - 后堂丝管亲曾醉,衮遍筝琶。舞煞蛮靴,百幅红兰出内家。左徒弟子今谁在。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看灵均九畹华。
- 7. 古诗《好事近·郯城南倾盖亭下作》 - - 陈维崧- - 落日古郯城,一望秃碑苍黑。怪底蜗黄虿紫,更苔痕斜织。我来怀古对西风,歇马小亭侧。惆怅共谁倾盖,只野花相识。
- 8. 古诗《眼儿媚·过城南小曲感旧》 - - 陈维崧- - 青楼斜拂小春池,池上绿杨枝。态奴歌管,念奴弦索,唱尽新词。重来行过章台弄,往事少人知。半湖碧浪,满园斑竹,万种凄其。
- 9. 古诗《贺新郎·食李戏作》 - - 陈维崧- - 咄汝前来此。问尔祖,人人都道,犹龙李耳。一自瑶星沦谪后,恰值杨花尽矣。又幻出、李唐家世。纵劣犹能交贵介,伴浮瓜、游戏西圆邸。杨家果,讵君比。如今惯代桃僵死。客经过、其冠不
- 10. 古诗《贺新郎·过武塘赠魏子存先生十一用前韵》 - - 陈维崧- - 厂倚龙松罅。记从公、红槽压酒,玉盘堆鲊。醉数一行天上雁,玉靶翻身仰射。笑万骑、其材悉下。我遽别公游宛雒,虎牢关、径仄攀跻怕。步步学,猿猱挂。湘潭鄂渚微云洒。人争羡、文章
陈维崧的名句翻译赏析
- 猛兽产于绝域,骁腾来自安西。一呼百物尽披靡,何论猘奴鹞子 - - - 陈维崧 - - - 《席见狮儿》
-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 - - 陈维崧 - - - 《秣陵怀古·红板桥头》
- 秋月春花钱又赵,青山绿水越连吴。往事只模糊 - - - 陈维崧 - - - 《岁暮杂忆·懊恼十西湖》
- 叹息提兵血战,西风响、一片刀环。英雄泪,乱山红叶,不待晓霜丹 - - - 陈维崧 - - - 《过虎牢·汜水东来》
- 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 - - 陈维崧 - - - 《临江仙·自别西风憔悴甚》
- 提罢匕首入秦,不禁忍俊,缥缈思登华。白帝祠边三尺雪,正值玉姜思嫁 - - - 陈维崧 - - - 《读屈翁山诗》
- 五月荆南秋早莳。黄纸飞来,温语从天至。见说东南民力敝,秋租减半明年事 - - - 陈维崧 - - - 《荆南词·五月荆南秋早莳》
- 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有人潜隐小屏红,低唱道、香橙纤指。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 - - 陈维崧 - - - 《汴京访李师师故宅》
- 雄关上郡,看城根削铁,土花埋镞。十月悲风如箭叫,此地人称钜鹿 - - - 陈维崧 - - - 《钜鹿道中作》
- 响铜签。许多年、旧事压眉尖。记得当初,后堂弟妹,团圞围定红帘 - - - 陈维崧 - - - 《癸丑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