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赠朱亦岩先生再叠前韵
作者陈维崧资料
陈维崧的诗词全集_陈维崧的诗集大全,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 查看详情>>
陈维崧古诗词作品: 《莺啼序·兰陵邵子湘》 《戚氏·柬程村文友》 《哨遍·读彭禹峰先生诗文全集竟跋词卷尾兼示令子中郎直上两君》 《哨遍·咏弹筝》 《三台·春景用万俟雅言清明原韵》 《怨朱弦·寄淄川毕载积使君》 《宝鼎现·甲辰元夕后一日次康伯可韵》 《六州歌头·春霁寄兴》 《六州歌头·邗沟怀古》 《六丑·秋日将往吴门先寄园次澹心展成既庭诸子》
满江红·赠朱亦岩先生再叠前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维崧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迎春乐·东儿似水裙儿复》 - - 陈维崧- - 东儿似水裙儿复。斜绾著、黄金犊。趁嫩晴、半醉谁拘束。穿遍了、闲坊曲。鬓亸绣幡簪百福。早暗里、品红裁绿。方胜飐银蛾,春已在、钗头簇。
- 2. 古诗《卜算子·阻闸瓜步》 - - 陈维崧- - 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乌桕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 3. 古诗《一寸金·夜泊金沙城外有怀潘子南村兼示于吉人虞我武潘子逖诸子》 - - 陈维崧- - 樱笋江乡,小艇濛濛枕烟郭。正楝花风紧,远村寂寂,桃花浪决,斜塘漠漠。客睡何曾著。橹声歇、閒愁顿作。空潭上、水笛风灯,添取城头戍楼角。暗省当年,溪南诗老,曾经对床酌。更㡓斋一夕
- 4. 古诗《念奴娇·雪滩钓叟为松陵顾茂伦赋》 - - 陈维崧- - 翁家何在,在三高祠下,景尤奇绝。一派渔庄连蟹舍,百里水云明灭。最怕閒鸥,生憎野鸭,占了凉波阔。钓竿斜漾,珊瑚树上轻拂。昨夜冻合江天,糅绵舞絮,冷把龙宫掣。恼杀渭滨垂白叟,误了蘋风
- 5. 古诗《江南杂咏·鸡狗骚然》 - - 陈维崧- - 鸡狗骚然,朝惊北陌暮南阡。印响西风猩作记,如鬼,老券排家验钤尾。
- 6. 古诗《念奴娇·祖园与玉峰徐孚若话旧回用前韵》 - - 陈维崧- - 立谈数语,似项王帐后,楚歌齐起。又似邻船商妇泣,一夜琵琶聒耳。红粉辞乡,青袍失路,从古原如是。子规频唤,明朝春又归矣。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万事灰颓吾不恨,只负柔奴
- 7. 古诗《海棠春·惺忪春梦何时足》 - - 陈维崧- - 惺忪春梦何时足,拚昼掩、银屏六曲。绣倦歇鸳针,藏在沈香褥。藕花衾压桃花肉,微睡醒、低呼小玉。何处弄琮琤,似戛潇湘竹(午睡)。
- 8. 古诗《高阳台·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为阮亭赋》 - - 陈维崧- - 巫峡妖姬,章台才子,赋成合断人肠。绣阁停针,含情想像高唐。渚宫旧迹今何在,不分明、水殿云房。亸蝉鬟,忆著行云,恰费商量。蘅皋暮雨凄凉。只楚天一碧,与梦俱长。雾縠霓旌,几时重得侍
- 9. 古诗《贺新郎·姜贞毅先生敬亭山房,即文文肃公清瑶屿也》 - - 陈维崧- - 阁迸巑岏罅,漱松醪、红姜点豉,绿荷包鲊。醉忆尊公贤给事,百感涛倾弩射。记惜别、月明桥下(余与贞毅公握别广陵)。倏忽山邱华屋恨,带女萝、山鬼招魂怕。延陵剑,何由挂。乳鱼轩畔微波
- 10. 古诗《满江红·同恭士叔岱牧仲饮介子西湄草堂次公㦷壁间韵》 - - 陈维崧- - 水榭清幽,宿雨罢、奔浑齐涨。凭眺处、孤城剩垒,炮痕无恙。波静细延帘阁底,草香乱扑纱窗上。碧阴阴、一阵嫩凉来,沙禽饷。篷六扇,烟中漾。箫一缕,潭边唱。况主人还有,吴羹法酿。但醉
陈维崧的名句翻译赏析
- 秋色冷并刀,一派朔风卷怒涛 - - - 陈维崧 - -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 万艘千船,今年米价减常年 - - - 陈维崧 - - - 《江南杂咏》
- 雨滴梅梢,雪消蕙叶,入春难得今宵暇 - - - 陈维崧 - - - 《春夜听客弹琵琶》
- 将相宁有种,竖子半成名。蚍蜉切莫撼树,听我短歌行 - - - 陈维崧 - - - 《水调歌头·将相宁有种》
- 如此江山,几人怜惜,斜阳断岸。正江南烟水濛濛,飞尽楚天新雁 - - - 陈维崧 - - - 《江行望秣陵作》
-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 - - 陈维崧 - - - 《临江仙·自别西风憔悴甚》
-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 - - 陈维崧 - - - 《寒柳·自别西风憔悴甚》
- 瓜果宴,离旌漾;神智寺,骊歌唱。任吴霜鬓里,渐为君酿 - - - 陈维崧 - - - 《怀阮亭·隋帝宫门》
- 只万点、官桥夜火,风吹零乱映疏檐。羡煞邻家岁酒,隔巷春衫 - - - 陈维崧 - - - 《癸丑除夕》
- 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 - - 陈维崧 - - - 《夏五月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