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弃疾资料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_辛弃疾的诗集大全,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 查看详情>>
辛弃疾古诗词作品: 《呈晦翁·见说仙人此避秦》 《呈晦翁·玉女峰前一櫂歌》 《呈晦翁·山上风吹笙鹤声》 《移竹·每因种树悲年事》 《忆李白·当年宫殿赋昭阳》 《咏雪·书窗夜生白》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信笔再和·此心一似篆烟灰》 《闻科诏勉诸子》
好事近·和泪唱阳关原文及翻译赏析
辛弃疾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 - 辛弃疾- - 细把君诗说。怅馀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
- 2. 古诗《玉楼春·客来底事逢迎晚》 - - 辛弃疾- - 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烦鱼鸟倦。
- 3. 古诗《沁园春·老子平生》 - - 辛弃疾- -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此心无有新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
- 4. 古诗《江城子·两轮屋角走如梭》 - - 辛弃疾- - 两轮屋角走如梭。太忙些。怎禁他。拟倩何人,天上劝羲娥。何似从容来小住,倾美酒,听高歌。人生今古不须磨。积教多。似尘沙。未必坚牢,划地事堪嗟。漫道长生学不得,学得後,待如何。
- 5. 古诗《念奴娇·是谁调护》 - - 辛弃疾- - 是谁调护,岁寒枝、都把苍苔封了。茅舍疏篱江上路,清夜月高山小。摸索应知,曹刘沈谢,何况霜天晓。芬芳一世,料君长被花恼。惆怅立马行人,一枝最爱,竹外横斜好。我向东邻曾醉里,唤起诗
- 6. 古诗《行香子·云岫如簪》 - - 辛弃疾- -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曲生禅,玉版句,一时参。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鬖鬖。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 7. 古诗《卜算子·饮酒败德》 - - 辛弃疾- - 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 8. 古诗《东坡引·玉纤弹旧怨》 - - 辛弃疾- - 玉纤弹旧怨。还敲绣屏面。清歌目送西风雁。雁行吹字断。雁行吹字断。夜深拜月,琐窗西畔。但桂影、空阶满。翠帏自掩无人见。罗衣宽一半。罗衣宽一半。
- 9. 古诗《江城子·暗香横路雪垂垂》 - - 辛弃疾- -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 10. 古诗《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 - 辛弃疾- -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辛弃疾的名句翻译赏析
- 就火添衣,移香傍枕,莫卷朱帘起。元宵过也,春寒犹自如此 - - - 辛弃疾 - - - 《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
-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 - - - 辛弃疾 - - - 《喜迁莺·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 千里怀嵩人去,应笑我、身在楚尾吴头。看取弓刀,陌上车马如流 - - - 辛弃疾 - - - 《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
-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後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後、有谁扇 - - - 辛弃疾 - - - 《南歌子·万万千千恨》
- 灵均千古怀沙恨。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烟雨凄迷僝僽损,翠袂摇摇谁整 - - - 辛弃疾 - - - 《贺新郎·赋水仙》
-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 - - 辛弃疾 - - -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
- 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芙蓉 - - - 辛弃疾 - - -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 - - - 辛弃疾 - - -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 - - 辛弃疾 - - - 《青玉案·元夕》
-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 - - 辛弃疾 - - - 《定风波·暮春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