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大令保母帖
作者王沂孙资料
王沂孙的诗词全集_王沂孙的诗集大全,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学正。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 查看详情>>
王沂孙古诗词作品: 《清平乐·采芳人杳》 《高阳台·明玉擎金》 《一萼红·占芳菲》 《齐天乐·十洲三岛曾行处》 《无闷·阴积龙荒》 《绮罗香·夜滴研朱》 《齐天乐·绿槐千树西窗悄》 《齐天乐·冷烟残水山阴道》 《一萼红·翦丹云》 《金盏子·雨叶吟蝉》
晋王大令保母帖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沂孙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齐天乐·十洲三岛曾行处》 - - 王沂孙- -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挂月催程,收风借泊
- 2. 古诗《高阳台·明玉擎金》 - - 王沂孙- - 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
- 3. 古诗《露华·晚寒伫立》 - - 王沂孙- - 晚寒伫立,记铅轻黛浅,初认冰魂。绀罗衬玉,犹凝茸唾香痕。净洗妒春颜色,胜小红、临水湔裙。烟渡远,应怜旧曲,换叶移根。山中去年人到,怪月悄风轻,闲掩重门。琼肌瘦损,那堪燕子黄昏。几
- 4. 古诗《摸鱼儿·洗芳林》 - - 王沂孙- - 洗芳林、夜来风雨。匆匆还送春去。方才送得春归了,那又送君南浦。君听取。怕此际、春归也过吴中路。君行到处。便快折湖边,千条翠柳,为我系春住。春还住。休索吟春伴侣。残花今
- 5. 古诗《扫地游·小庭荫碧》 - - 王沂孙- - 小庭荫碧,遇骤雨疏风,剩红如扫。翠交径小。问攀条弄蕊,有谁重到。谩说青青,比似花时更好。怎知道。□一别汉南,遗恨多少。清昼人悄悄。任密护帘寒,暗迷窗晓。旧盟误了。又新枝嫩子
- 6. 古诗《一斛珠·小窗银烛》 - - 王沂孙- - 小窗银烛。轻鬟半拥钗横玉。数声春调清真曲。拂拂朱帘,残影乱红扑。垂杨学画蛾眉绿。年年芳草迷金谷。如今休把佳期卜。一掬春情,斜月杏花屋。
- 7. 古诗《露华·绀葩乍坼》 - - 王沂孙- - 绀葩乍坼。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闲门昼掩凄侧。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带睡痕香凝,怎忍攀摘。
- 8. 古诗《声声慢·高寒户牖》 - - 王沂孙- -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
- 9. 古诗《锦堂春慢·桂嫩传香》 - - 王沂孙- - 桂嫩传香,榆高送影,轻罗小扇凉生。正鸳机梭静,凤渚桥成。穿线人来月底,曝衣花入风庭。看星残靥碎,露滴珠融,笑掩云扃。彩盘凝望仙子,但三星隐隐,一水盈盈。暗想恁肩私语,鬓乱钗横。蛛
- 10. 古诗《南浦·春水》 - - 王沂孙- - 柳下碧粼粼,认曲尘乍生,色嫩如染。清溜满银塘,东风细、参差縠纹初遍。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葡萄过雨新痕,正拍拍轻鸥,翩翩小燕。帘影蘸楼阴,芳流
王沂孙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 - - 王沂孙 - - - 《齐天乐·蝉》
- 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 - - 王沂孙 - - - 《扫花游·秋声》
- 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 - - 王沂孙 - - - 《齐天乐·蝉》
-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 - - - 王沂孙 - - - 《眉妩·新月》
- 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 - - - 王沂孙 - - - 《扫花游·秋声》
-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 - - - 王沂孙 - - - 《长亭怨重过中庵故园慢·》
- 别君南浦,翠眉曾照波痕浅。再来涨绿迷旧处,添却残红几片 - - - 王沂孙 - - - 《南浦·春水》
- 双蛾不拂青鸾冷,任花阴寂寂,掩户闲眠。屡卜佳期,无凭却恨金钱 - - - 王沂孙 - - - 《高阳台·残萼梅酸》
-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 - - 王沂孙 - - - 《水龙吟·落叶》
- 扫芳林。几番风雨,匆匆老尽春禽。渐薄润侵衣不断,嫩凉随扇初生。晚窗自吟 - - - 王沂孙 - - - 《八六子·扫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