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扇香曾靠腮边粉
作者史达祖资料

史达祖的诗词全集_史达祖的诗集大全,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推动宋词走向基本定型。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 查看详情>>
史达祖古诗词作品: 《燕归梁·楚梦吹成树外云》 《东风第一枝·草脚愁苏》 《菩萨蛮·梨花不碍东城月》 《阳春·杏花烟》 《水龙吟·夜寒幽梦飞来》 《步月·翦柳章台》 《一斛珠·鸳鸯意惬》 《醉公子·神仙无皋泽》 《月当厅·白壁旧带秦城梦》 《汉宫春·花隔东垣》
杏花天·扇香曾靠腮边粉原文及翻译赏析
史达祖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临江仙·闺思》 - - 史达祖- -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旧游帘幕记扬州。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 2. 古诗《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 - 史达祖- -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
- 3. 古诗《鹧鸪天·睡袖无端几摺香》 - - 史达祖- - 睡袖无端几摺香。有人丹脸可占霜。半窗月印梅犹瘦,一律瓶笙夜正长。情艳艳,酒狂狂。小屏谁与画鸳鸯。解衣恰恨敲金钏,惊起春风傍枕囊。
- 4. 古诗《满江红·中秋夜潮》 - - 史达祖- -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拿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沈冤雪。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
- 5. 古诗《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 - 史达祖- -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
- 6. 古诗《眼儿媚·潘郎心老不成春》 - - 史达祖- - 潘郎心老不成春。风味隔花尘。帘波浸笋,窗纱分柳,还过天津。近时无觅湘云处,不记是行人。楼高望远,应将秦镜,多照施颦。
- 7. 古诗《鹧鸪天·雁足无书古塞幽》 - - 史达祖- - 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敝貂裘。官河水静阑干暖,从倚斜阳怨晚秋。
- 8. 古诗《祝英台近·绾流苏》 - - 史达祖- - 绾流苏,垂锦绶。烟外红尘逗。莫倚莓墙,花气酽如酒。便愁醺醉青虬,蜿蜿无力,戏穿碎、一屏新绣。谩怀旧。如今姚魏俱无,风标较消瘦。露点摇香,前度翦花手。见郎和笑拖裙,匆匆欲去,蓦忽
- 9. 古诗《一翦梅·秦客当楼泣凤箫》 - - 史达祖- - 秦客当楼泣凤箫。宫衣香断,不见纤腰。隔年心事又今宵。折尽冰弦,何用鸾胶。些子轻魂几度销。兰骚蕙些,无计重招。东窗一段月华娇。也带春愁,飞上梅梢。
- 10. 古诗《南浦·玉树晓飞香》 - - 史达祖- - 玉树晓飞香,待倩它、和愁点破妆镜。轻嫩一天春,平白地、都护雨昏烟暝。幽花露湿,定应独把阑干凭。谢屐未蜡,安排共文鵷,重游芳径。年来梦里扬州,怕事随歌残,情趁云冷。娇眄隔东风,无
史达祖的名句翻译赏析
- 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尽成悲境。有客踌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 - - 史达祖 - - -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天涯万一见温柔。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 - - 史达祖 - - - 《临江仙·闺思》
-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 - - 史达祖 - - -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 - - 史达祖 - - - 《东风第一枝·巧沁兰心》
- 老子岂无经世术,诗人不预平戎策。办一襟、风月看升平,吟春色 - - - 史达祖 - - - 《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 不翦春衫愁意态。过收灯、有些寒在。小雨空帘,无人深巷,已早杏花先卖 - - - 史达祖 - - - 《夜行船·正月十八日闻卖杏花有感》
- 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 - - 史达祖 - - - 《绮罗香·咏春雨》
- 忧心耿耿。对风鹊残枝,露蛩荒井。斟酌妲娥,九秋宫殿冷 - - - 史达祖 - - - 《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 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苹藻香 - - - 史达祖 - - -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 谁念我今无肠。自少年、消磨疏狂。但听雨挑灯,敧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 - - 史达祖 - - -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