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碧云薄暮
作者陈维崧资料
陈维崧的诗词全集_陈维崧的诗集大全,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 查看详情>>
陈维崧古诗词作品: 《莺啼序·兰陵邵子湘》 《戚氏·柬程村文友》 《哨遍·读彭禹峰先生诗文全集竟跋词卷尾兼示令子中郎直上两君》 《哨遍·咏弹筝》 《三台·春景用万俟雅言清明原韵》 《怨朱弦·寄淄川毕载积使君》 《宝鼎现·甲辰元夕后一日次康伯可韵》 《六州歌头·春霁寄兴》 《六州歌头·邗沟怀古》 《六丑·秋日将往吴门先寄园次澹心展成既庭诸子》
感旧·碧云薄暮原文及翻译赏析
陈维崧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探春慢·新正四日东华门道上同徐电发并辔作》 - - 陈维崧- - 冰泮金塘,雪消碧瓦,已将春霁閒作。画鼓敲时,绣旗飏处,辇道晴丝娇惰。辽后妆楼在,记楼上、朝天梳裹。如今白玉栏杆,无数燕泥轻堕。词客吟情无那。怕路近天家,鞭影微亸。一抹斜阳,几朝
- 2. 古诗《六州歌头·春霁寄兴》 - - 陈维崧- - 连朝阴雨,愁煞嫩寒馀。今晨起,惊霁色,晃阶除。上人裾。盥罢抽书读,哦骚易,翻庄老,才散帙,旋掩卷,撚吟须。试听春禽碎语,低头想、有个僧庐。翠畦恰半亩,旁用竹阑扶。树影萧疏。著花初。
- 3. 古诗《千秋岁·沙堤隐隐》 - - 陈维崧- - 沙堤隐隐,直接丹霄近。臣稷契,君尧舜。天留黄阁老,月照头厅印。还说道,秋期今日悬弧准。帘外凉飙紧,阶下新桐引。仙酝熟,宫袍俊。地居卿贰上,骨带神仙分。齐献祝,恒山苍翠堆千寸。
- 4. 古诗《极相思·忆梦》 - - 陈维崧- - 湿云未敛香蝉,斜倚枕屏前。分明昨夜,依稀往事,院后廊边。下了红帘擎翠鉴,悄不觉,笑靥微圆。濛濛脉脉,如尘似影,记也难全。
- 5. 古诗《江城子·题邹九揖像》 - - 陈维崧- - 昔年同学半吴中。饮千钟,笔如风。钗馆毬门,脱帽夜过从。看到江南红豆熟,分散了,各西东。年来汝客晋阳宫。草黏空,没孤鸿。落照壶关,匹马吊英雄。一笑画师真鹘突,偏画汝,做衰翁。
- 6. 古诗《减字木兰花·送四弟子万》 - - 陈维崧- - 前年飞絮,我到故园君已去。今岁青山,君又南行我未还。吴云郢树,泪洒临歧无一语。再唱离歌,六幅蒲帆奈汝何。
- 7. 古诗《花间虞美人·为广陵何茹庵题像·像在荷塘竹岙间旁有两姬人侍》 - - 陈维崧- - 角弓硬箭黄金弝,须上淩烟画。不然脱帽五湖天。藕丝篁粉伴茶烟。亦前缘。雄心毕竟轻馀子,知我佳人耳。双挼裙带绕花行。凉轩水槛十分清。说平生。
- 8. 古诗《蝶恋花·六月荆南门屡闭》 - - 陈维崧- - 六月荆南门屡闭。壁上乌巾,挂著多时矣。客到蕉窗时一启,不迎不送贪徒跣。问我新编今有几。叩首主臣,夜火烧残矣。消夏祇馀词一纸,君休哂我篇篇戏。
- 9. 古诗《水调歌头·溪泛》 - - 陈维崧- - 谁送半城绿,恰是两溪风。茫茫银涛雪浪,天水有无中。每到簟纹平处,不觉水香肥极,一色玉玲珑。最恼闲鸥鹭,偏解占空濛。驾一苇,淩万顷,浩无穷。今宵圆月定好,寄语织绡宫。脱帽五湖风景
- 10. 古诗《捧读石斋黄公所撰先少保神道碑赋此追感》 - - 陈维崧- - 周侯池畔树苍苍,遗碣岧峣屹此乡。哀诔南朝颜特进,碑铭东汉蔡中郎。千秋定论归青史,一夜悲风起白杨。此日踌躇肠欲断,漳南高冢亦昏黄。
陈维崧的名句翻译赏析
- 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 - - 陈维崧 - -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 汜水东来,荥阳西去,伤心斜日哀湍。横鞭顾盼,又过虎牢关 - - - 陈维崧 - - - 《过虎牢·汜水东来》
-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 - - - 陈维崧 - - - 《题秦邮露筋祠》
- 江流只向台城打,阅江楼上人非也。对此正茫茫,烟波空断肠 - - - 陈维崧 - - - 《江行·江流只向台城打》
- 二十年前,曾见汝、宝钗楼下。春二月、铜街十里,杏衫笼马 - - - 陈维崧 - - - 《梁溪顾梁汾舍人过访赋此以赠兼题其小像》
- 为他虑,还虑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 - - - 陈维崧 - - - 《善权寺相传为祝英台旧宅》
- 水拍晴莎,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扬。打鱼放鸭,四月好时光 - - - 陈维崧 - - - 《蜀山谒东坡书院》
- 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 - - 陈维崧 - - - 《虞美人·无聊》
-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 - - 陈维崧 - - - 《客有言西江近事者感而赋此》
- 何处玉箫金管,犹唱雨丝风片,烟水泊游船。此曲纵娇好,听者似啼猿 - - - 陈维崧 - - - 《夏五月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