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
昙阳仙子王家姑,幼从节烈参虚无。
七年服气绝烟火,玉楼明月寒冰壶。
精光射天天欲坼,列宿群真自相迫。
凭虚密谛五千言,语落天香翠绡隔。
座上非时荔子红,空中当昼霓裳白。
一朝丹就扶桑晓,海东家近蓬莱岛。
左持星剑右挥麈,芙蓉之冠簪七宝。
灵蛇故绕飞升台,仿佛茅龙与青鸟。
歌成混沌谢蜉蝣,吹断琅璈人世小。
丹霞一缕通紫京,瑶华双颊桃花明。
九月九日金母宴,西池使者迎飞琼。
手辞万众洒然去,青莲拥蜕秋蝉轻。
是时余坐苍龙岭,独鹤横空见仙影。
黄菊杯摇赤羽幢,知是天台籍新逞。
玉堂学士本仙吏,怪得金闺出灵异。
女且开班玉帝宫,眼底英雄齐夺气。
仙机缥渺人不闻,秘诀乃授琅琊君。
文章信有神仙骨,漆园傲吏才如云。
许碏谪地为酒狂,狂余落魄希蒙庄。
采真方寸成丘壑,五岳真形醉里藏。
自从子晋缑山后,往往仙人喜姓王。
缥缈仙机何不有,笑倩琅琊问南斗。
方平昨得麻姑书,五百年来别未久。
它时相见昆仑巅,沧海桑田几重九。
希夷先生只好睡,东方小儿善盗酒。
作者王叔承资料
王叔承的诗词全集_王叔承的诗集大全,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推崇。曾纵观西苑园内之胜,作汉宫曲数十阕,流传于禁中。..... 查看详情>>
王叔承古诗词作品: 《震泽普济寺观古桧歌》 《月夜下桐江闻孤雁》 《巴西估悼同行刘客》 《范伯桢仲昭兄弟失西湖桃花之约口占寄恼》 《王元方见寄家绣达磨作》 《有调·相思回梦入青扉》 《月夜晋陵酒家》 《送吴子化北游因简童子鸣山人胡原荆御史》 《雨后杂兴·溪娃逐晚凉》 《雨后杂兴》
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原文及翻译赏析
王叔承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雨后杂兴》 - - 王叔承- - 秋雨欲浮村,青螺上床脚。日出过东邻,船头系篱落。
- 2. 古诗《济之怪余久归赋杂言解嘲》 - - 王叔承- - 白勣含闺怨,吴蚕五月空。但知桑叶绿,不识茜花红。
- 3. 古诗《月夜晋陵酒家》 - - 王叔承- - 晋陵明月酒家胡,百斛荼綍不论沽。可道江南春色早,美人十四已当垆。
- 4. 古诗《贞父渔大鱼未得得一獐烹之戏为短歌》 - - 王叔承- - 陈家小獐鹿无角,细草长林春濯濯。鱼乎未来汝登俎,头颅作羹蹄作脯。儿童休笑余不仁,仙家日日烹麒麟。渔人猎人何贤否,浮生生死不自有。吁嗟乎大鱼,扬鬐獐授首。
- 5. 古诗《鸣玉园杂景·鸲鹆洗清泉》 - - 王叔承- - 鸲鹆洗清泉,细眼开春晓。金鱼吹墨花,黑却浮萍草。
- 6. 古诗《铁笛歌》 - - 王叔承- - 武昌老笛名铁龙,洪武之间来浙东。江湖万里忽相失,当时哭死陈家翁。流落人间二百秋,苍龙化去青天愁。子孙累世觅宗器,汉家宝剑周天球。或言槜李豪家得,夜夜龙光射南极。十年空费陈
- 7. 古诗《渡江望金焦忆往岁与商任叔陆伯玉游兹来陆归》 - - 王叔承- - 忽破风尘梦,凄然感旧游。山川来往处,生死别离愁。沙雁青斜照,江豚黑上游。乾坤汝南北,无限此生浮。
- 8. 古诗《鸣玉园杂景》 - - 王叔承- - 山童报新水,没到樱桃树。双飞跋扈鱼,冲散落花去。
- 9. 古诗《上巳日将入西湖看桃花道遇风雨返舟溪上时左》 - - 王叔承- - 雨丝吹绿涨湖天,狼籍花期逗酒船。莫笑桃源春水断,梨花也失洞庭烟。
- 10. 古诗《巴西估悼同行刘客》 - - 王叔承- - 巴西估,嗟何苦。大妻生大儿,随娘住陇西。小儿随小娘,巴西爷自将。八月卖茯苓,携儿下金陵。痁痢六月归,埋骨芜湖汀。爷年六十九,儿年十三四。不知异母兄,肯念同爷弟。买棺不必贵,买贵
王叔承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一片晚霞生谷口,羽衣如在赤城梁 - - - 王叔承 - - - 《石湖小天台同陆生施生兄弟》
- 江花低拂座,窈窕雨中枝。湿翠笼芳树,娇红袅碧丝 - - - 王叔承 - - - 《雨中看垂丝海棠》
- 蜀江万里来春水,吴屿千寻带暮潮 - - - 王叔承 - - - 《金山·灶宅龙宫紫气骄》
- 怪是虎头痴,生儿复虎儿。三年声壮伟,二尺骨权奇 - - - 王叔承 - - - 《席上戏赠益卿幼子虎儿》
- 入门听此发酣兴,何须响落宫商弦 - - - 王叔承 - - - 《过陈济之精舍看写山水图忽听糟床酒声便敲青》
- 推枕坐看江市过,梦中听得卖鱼声 - - - 王叔承 - - - 《晓过八坼》
- 石桥流水碧生凉,潭树垂阴百尺长 - - - 王叔承 - - - 《石湖小天台同陆生施生兄弟》
- 鱼乎未来汝登俎,头颅作羹蹄作脯 - - - 王叔承 - - - 《贞父渔大鱼未得得一獐烹之戏为短歌》
- 三吴往事秋涛急,六代新愁暮雨生 - - - 王叔承 - - - 《金陵览古》
- 此别未为久,何得生酸悲。明朝事行役,为余备晨炊 - - - 王叔承 - - - 《述归·离家四五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