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义
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道国洎舒国,督唯亲弟昆。
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
道国继德业,请从丈人论。丈人领宗卿,肃穆古制敦。
先朝纳谏诤,直气横乾坤。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
尔克富诗礼,骨清虑不喧。洗然遇知己,谈论淮湖奔。
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长成忽会面,慰我久疾魂。
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正宜且聚集,恨此当离尊。
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重问子何之,西上岷江源。
愿子少干谒,蜀都足戎轩。误失将帅意,不如亲故恩。
少年早归来,梅花已飞翻。努力慎风水,岂惟数盘飧。
猛虎卧在岸,蛟螭出无痕。王子自爱惜,老夫困石根。
生别古所嗟,发声为尔吞。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人日两篇其二》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三》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 《九日·故里樊川菊》 《九日·旧日重阳日》 《九日·旧与苏司业》 《总退口号·今春喜气满乾坤》 《总退口号·勃律天西采玉河》
别李义原文及翻译赏析
杜甫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李监宅二首其一》 - - 杜甫- - 尚觉王孙贵,豪家意颇浓。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 2. 古诗《西阁雨望》 - - 杜甫- - 楼雨沾云幔,山寒着水城。径添沙面出,湍减石棱生。菊蕊凄疏放,松林驻远情。滂沱朱槛湿,万虑傍檐楹。
- 3. 古诗《酬郭十五受判官》 - - 杜甫- - 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药裹关心诗总废,花枝照眼句还成。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 4. 古诗《草堂·昔我去草堂》 - - 杜甫- -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
- 5. 古诗《秋兴·夔府孤城落日斜》 - - 杜甫- -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 6. 古诗《万丈潭》 - - 杜甫- - 青溪合冥莫,神物有显晦。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局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前临洪涛宽,却立苍石大。山色一径尽,崖绝两壁对。削成根虚无,倒影垂澹瀩。黑如湾澴底,清见光炯碎。孤云倒
- 7. 古诗《夔州歌十绝句·瀼东瀼西一万家》 - - 杜甫- -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 8. 古诗《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 - - 杜甫- - 野兴每难尽,江楼延赏心。归朝送使节,落景惜登临。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重船依浅濑,轻鸟度层阴。槛峻背幽谷,窗虚交茂林。灯光散远近,月彩静高深。城拥朝来客,天横醉后参。穷途衰
- 9. 古诗《栀子·栀子比众木》 - - 杜甫- -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
- 10. 古诗《苦战行》 - - 杜甫- -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杜甫的名句翻译赏析
- 西蜀冬不雪,春农尚嗷嗷。上天回哀眷,朱夏云郁陶 - - - 杜甫 - - - 《大雨·西蜀冬不雪》
-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 - - 杜甫 - - - 《龙门·龙门横野断》
-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 - - - 杜甫 - - - 《紫宸殿退朝口号》
-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 - - 杜甫 - - -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 - - 杜甫 - - - 《放船·送客苍溪县》
- 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 - - - 杜甫 - - -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 - - 杜甫 - - - 《兵车行》
- 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 - - 杜甫 - - - 《诸将·锦江春色逐人来》
- 白狗斜临北,黄牛更在东。峡云常照夜,江月会兼风 - - - 杜甫 - - - 《独坐·白狗斜临北》
-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 - - 杜甫 - - -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