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比部萧郎中十兄
作者杜甫资料
杜甫的诗词全集_杜甫的诗集大全,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 查看详情>>
杜甫古诗词作品: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人日两篇其二》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三》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二》 《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其二》 《九日·故里樊川菊》 《九日·旧日重阳日》 《九日·旧与苏司业》 《总退口号·今春喜气满乾坤》 《总退口号·勃律天西采玉河》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赠比部萧郎中十兄》鉴赏_作者杜甫,其内容如下:此诗分三段,前后二段各八句,中间四句一段。首段从萧公叙起。首句推本从姑,三四称其家世,五六记官职人品,七八记文章才望。次段叙亲谊交情,乃上下关钮。见知,指萧。谋拙,自谓。诸昆,谓..
古诗《赠比部萧郎中十兄》注释译文_作者杜甫,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比部萧郎中十兄:原注:甫从姑之子。比部郎中,刑部官职名。②宅相:《晋书·魏舒传》载,魏舒幼年失父,住在外婆家。外婆建造房屋,请来相宅的人看风水,其人说:“当出贵..
杜甫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示从孙济》 - - 杜甫- - 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eR,且复寻诸孙。诸孙贫无事,宅舍如荒村。堂前自生竹,堂后自生萱。萱草秋已死,竹枝霜不蕃。淘米少汲水,汲多井水浑。刈葵莫放手,放手伤葵根。阿翁懒
- 2. 古诗《客堂·忆昨离少城》 - - 杜甫- - 忆昨离少城,而今异楚蜀。舍舟复深山,窅窕一林麓。栖泊云安县,消中内相毒。旧疾甘载来,衰年得无足。死为殊方鬼,头白免短促。老马终望云,南雁意在北。别家长儿女,欲起惭筋力。客堂序
- 3. 古诗《佐还山后寄·白露黄粱熟》 - - 杜甫- - 白露黄粱熟,分张素有期。已应舂得细,颇觉寄来迟。味岂同金菊,香宜配绿葵。老人他日爱,正想滑流匙。
- 4. 古诗《夔州歌十绝句·瀼东瀼西一万家》 - - 杜甫- -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趁凫雏入蒋牙。
- 5. 古诗《阁夜》 - - 杜甫- -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6. 古诗《闻斛斯六官未归》 - - 杜甫- - 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荆扉深蔓草,土锉冷疏烟。老甘休无赖,归来省醉眠。
- 7. 古诗《清明·此身飘泊苦西东》 - - 杜甫- -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
- 8. 古诗《长江·众水会涪万》 - - 杜甫- -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 9. 古诗《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 - 杜甫- -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余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风为
- 10. 古诗《哀江头》 - - 杜甫- -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
杜甫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 - 杜甫 - - - 《秋兴八首其一》
- 茅屋还堪赋,桃源自可寻。艰难贱生理,飘泊到如今 - - - 杜甫 - - - 《春日江村五首其一》
-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 - 杜甫 - - - 《叹庭前甘菊花》
- 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 - - - 杜甫 - - - 《光禄阪行》
-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 - - 杜甫 - - - 《干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五》
-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 - - 杜甫 - - - 《一百五日夜对月》
- 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无复随高凤,空余泣聚萤 - - - 杜甫 - - - 《赠翰林张四学士》
- 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 - - - 杜甫 - - - 《茅堂检校收稻·稻米炊能白》
- 冯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枭卢 - - - 杜甫 - - - 《今夕行》
- 雪岭日色死,霜鸿有余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 - - - 杜甫 - - -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