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江神子·冬景》 《南歌子·黄州腊八日饮怀民小阁》 《满庭芳·三十三年,飘流江海》 《谐音《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诗既为留三绝句于》 《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 《次韵赠清凉长老》 《答径山琳长老》 《霅上访道人不遇》
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注释译文_作者苏轼,其内容如下:注释 ①诉衷情,词牌名,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②迓(yà):迎接。元素:杨绘,字..
古诗《诉衷情·送述古迓元素》鉴赏_作者苏轼,其内容如下:上片分两层。前两句为一层,写对杭州风光和长官诗才的赞赏。“钱塘风景古来奇”一句,是对杭州美景的高度概括,涵盖了时、空两个方面,用一个“奇”字点明了它..
苏轼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皇太后阁·瑞日明天仗》 - - 苏轼- - 瑞日明天仗,仙云拥寿山。倚栏春昼永,金母在人间。
- 2. 古诗《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兼》 - - 苏轼- - 霜林日夜西风急,老送君归百忧集。清歌窈眇入行云,云为不行天为泣。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凭君说向髯将军,衰鬓相逢应不识。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付君此事宁
- 3. 古诗《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 - - 苏轼- - 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岂意残年踏朝市,有如疲马畏陵坡。羡君同甲心方壮,笑我无聊鬓已皤。何日西湖寻旧赏,淡烟疏雨暗渔蓑。
- 4. 古诗《次韵韶俯李通直》 - - 苏轼- -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欲从抱朴传家学,应怪中郎得异书。待我丹成驭风去,借君琼佩与霞裾。
- 5. 古诗《破阵子·白酒新开九酝》 - - 苏轼- -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 6. 古诗《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江边身世两悠悠》 - - 苏轼- -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 7. 古诗《九日寻臻阇梨遂泛小舟至勤师院》 - - 苏轼- - 白发长嫌岁月侵,病眸兼怕酒杯深。南屏老宿闲相过,东阁郎君懒重寻。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扁舟又截平湖去,欲访孤山支道林。湖上青山翠作堆,葱葱郁郁气佳哉。笙歌丛里抽
- 8. 古诗《寄次其韵·无复龙山对孟嘉》 - - 苏轼- -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 9. 古诗《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 - - 苏轼- -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
- 10. 古诗《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 - 苏轼- - 霭霭青城云,娟娟峨嵋月。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我游江湖上,明月湿我衣。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似闻嘉
苏轼的名句翻译赏析
-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 - - 苏轼 - - - 《儋耳·霹雳收威暮雨开》
-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 - - 苏轼 - - -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 - - - 苏轼 - - - 《》
-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 - - 苏轼 - - - 《题杨次公春兰》
-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 - - - 苏轼 - - - 《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 - - 苏轼 - - -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吴儿生长狎涛渊》
-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 - - 苏轼 - - - 《望海楼晚景五绝》
- 孤坐冻吟谁伴我,揩病目,拈衰髯 - - - 苏轼 - - - 《江城子·黄昏犹是雨纤纤》
-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 - - 苏轼 - - - 《西江月·送别》
-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 - - 苏轼 - - - 《吴中田妇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