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韩愈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出自: 更新时间:2018-10-19
公讳郱,字某,雍王绘之后。王孙道明,唐初以属封淮阳王,又追王其祖父。曰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景融,景融亲益疏,不王;生务该,务该生思一,思一生岌。比四世,官不过县令州佐,然益读书为行,为士大夫家。
岌为蜀州晋原尉,生公,未晬以卒。无家,母抱置之姑氏以去,姑怜而食之。至五六岁,自问知本末,因不复与群儿戏,常默默独处,曰:“吾独无父母,不力学问自立,不名为人!”年十四五,能暗记《论语》、《尚书》、《毛诗》、《左氏》、《文选》,凡百余万言,凛然殊异。姑氏子弟,莫敢为敌。浸传之闻诸父,诸父泣曰:“吾兄尚有子耶?”迎归而坐门之,应对横从无难。诸父悲喜,顾语群子弟曰:“吾为汝得师。”于是纵学,无不观。
以朝邑员外尉选,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擢为同官正尉,曰:“文如李尉,乃可望此。”其后比以书判拔萃,选为万年尉,为华州录事参军。争事于刺史,去官,为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荐之朝,拜南郑令。尹家奴以书抵县请事,公走府,出其书投之尹前。尹惭其庭中人曰:“令辱我,令辱我!”且曰:“令退!”遂怨之。拾掇三年,无所得。拜宗正丞。宰相以文理白为资州刺史,公喜曰:“吾将有为也!”谗宰相者言之上曰:“是与其故,故得用。”改拜陕府左司马,公又喜曰:“是官无所职,吾其不以吏事受责死矣!”长庆元年正月丙辰,以疾卒,春秋七十三。
夫人博陵崔氏,朝邑令友之之女,其曾伯父有功中宗时。夫人高明,遇子妇有节法,进见侍侧,肃如也。七男三女,及公之存,内外孙十有五人。五月庚申,葬华阴县东若干里。

作者韩愈资料

韩愈

韩愈的诗词全集_韩愈的诗集大全,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 查看详情>>

韩愈古诗词作品: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李花·当春天地争奢华》 《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 《把酒·扰扰驰名者》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春雪·片片驱鸿急》 《琴操十首履霜操

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公名郱,字某,雍王李绘的后代。雍王孙李道明,唐初因为属地被封为淮阳王。又追封他的祖父,封为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李景融,李景融与皇族的亲缘关系更加疏远,没有封王。生李务该,李务该生李思一,李思一生李岌。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位,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李岌为蜀...

查看详情>>

文言文《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相关文章翻译赏析

  • 文言文《杜夔传》 - - 陈寿 - - 杜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为雅乐郎,中平五年,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与孟曜为...
  • 文言文《向朗传》 - - 陈寿 - - 向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临沮长。表卒,归先主。先主定江南,使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
  • 文言文《范式访友》 - - 无名氏 - -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
  • 文言文《说疫气》 - - 曹植 - - 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
  • 文言文《子产坏晋馆桓》 - - 左丘明 - - 公(1)薨之月,子产相(2)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3)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4),曰...
  • 文言文《田子退金》 - - 无名氏 - - 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
  • 文言文《晏子御者之妻》 - - 无名氏 - -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②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③驷④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⑤归,其妻请去...
  • 文言文《滕王阁序》 - - 王勃 - -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
  • 文言文《赵伯公肥大》 - - 李昉 - - 赵伯公肥大,夏日醉卧。孙儿缘其肚上戏,因以李子内其脐中,累七八枚。既醒了不觉。数日后,乃知痛。李大烂,汁出,以为...
  • 文言文《与崔群书》 - - 韩愈 - - 仆自少至今,从事于往还朋友间,一十七年矣,其相与如骨肉兄弟者,亦且不少,或以事同,或以艺取,或慕其一善,或以其久故,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