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郕王方摄朝,廷臣请族诛王振。而振党马顺者,辄叱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十月敕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上皇破紫荆关直入,窥京师。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谦不可,曰:“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亟分遣诸将,率师二十二万,列阵九门外:都督陶瑾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朱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宣武门,而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以部事付侍郎吴宁,悉闭诸城门,身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却敌彰义门北,擒其长一人。帝喜,令谦选精兵屯教场以便调用,复命太监兴安、李永昌同谦理军务。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叛阉喜宁嗾使邀大臣迎驾,索金帛以万万计,复邀谦及王直、胡濙等出议。帝不许,也先气益沮。庚申,寇窥德胜门。谦令亨设伏空舍,遣数骑诱敌。敌以万骑来薄,副总兵范广发火器,伏起齐击之。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寇转至西直门,都督孙堂御之,亨亦分兵至,寇引退。副总兵武兴击寇彰义门,与都督王敬挫其前锋。寇且却,而内官数百骑欲争功,跃马竞前。阵乱,兴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王竑及福寿援至,寇乃却。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论功,加谦少保,总督军务。谦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敢邀功赏哉!”固辞,不允。乃益兵守真、保、涿、易诸府州,请以大臣镇山西,防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总兵朱谦奏敌二万攻围万全,敕范广充总兵官御之。已而寇退,谦请即驻兵居庸,寇来则出关剿杀,退则就粮京师。大同参将许贵奏,迤北有三人至镇,欲朝廷遣使讲和。谦曰:“前遣指挥季铎、岳谦往,而也先随入寇。继遣通政王复、少卿赵荣,不见上皇而还。和不足恃,明矣。况我与彼不共戴天,理固不可和。万一和而彼肆无厌之求,从之则坐敝,不从则生变,势亦不得和。贵为介胄臣,而恇怯如此,何以敌忾,法当诛。”移檄切责。自是边将人人主战守,无敢言讲和者。
初,也先多所要挟,皆以喜宁为谋主。谦密令大同镇将擒宁,戮之。又计授王伟诱诛间者小田儿。且因谍用间,请特释忠勇伯把台家,许以封爵,使阴图之。也先始有归上皇意,遣使通款,京师稍解严。谦上言:“南京重地,抚辑须人。中原多流民,设遇岁荒,啸聚可虞。乞敕内外守备及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召还所遣召募文武官及镇守中官在内地者。”
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先后遣李实、杨善往。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
上皇既归,瓦剌复请朝贡。先是,贡使不过百人,正统十三年至三千余,赏赉不餍,遂入寇。及是又遣使三千来朝,谦请列兵居庸关备不虞。京师盛陈兵,宴之。因言和议难恃,条上安边三策。请敕大同、宣府、永平、山海、辽东各路总兵官增修备御。京兵分隶五军、神机、三千诸营,虽各有总兵,不相统一,请择精锐十五万,分十营团操。团营之制自此始。具《兵志》中。瓦剌入贡,每携故所掠人口至。谦必奏酬其使,前后赎还累数百人。
初,永乐中,降人安置近畿者甚众。也先入寇,多为内应。谦谋散遣之。因西南用兵,每有征行,辄选其精骑,厚资以往,已更遣其妻子,内患以息。杨洪自独石入卫,八城悉以委寇。谦使都督孙安以轻骑出龙门关据之,募民屯田,且战且守,八城遂复。贵州苗未平,何文渊议罢二司,专设都司,以大将镇之。谦曰:“不设二司,是弃之也。”议乃寝。谦以上皇虽还,国耻未雪,会也先与脱脱不花构,请乘间大发兵,身往讨之,以复前仇,除边患。帝不许。
谦之为兵部也,也先势方张;而福建邓茂七、浙江叶宗留、广东黄萧养各拥众僣号;湖广、贵州、广西、瑶、僮、苗、僚所至蜂起。前后征调,皆谦独运。当军马倥偬,变在俄顷,谦目视指屈,口具章奏,悉合机宜。僚吏受成,相顾骇服。号令明审,虽勋臣宿将小不中律,即请旨切责。片纸行万里外,靡不惕息。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至性过人,忧国忘身。上皇虽归,口不言功。东宫既易,命兼宫僚者支二俸。诸臣皆辞,谦独辞至再。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固辞,不允。乃取前后所赐玺书、袍、锭之属,悉加封识,岁时一省视而已。
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尝遣使往真定、河间采野菜,直沽造干鱼,谦一言即止。用一人,必密访谦。谦具实对,无所隐,不避嫌怨。由是诸不任职者皆怨,而用弗如谦者,亦往往嫉之。比寇初退,都御史罗通即劾谦上功簿不实。御史顾躭言谦太专,请六部大事同内阁奏行。谦据祖制折之,户部尚书金濂亦疏争,而言者捃摭不已。诸御史以深文弹劾者屡矣,赖景帝破众议用之,得以尽所设施。
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又始终不主和议,虽上皇实以是得还,不快也。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总兵十营,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德胜之捷,亨功不加谦而得世侯,内愧,乃疏荐谦子冕。诏赴京师,辞,不允。谦言:“国家多事,臣子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乎?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亨复大恚。都督张軏以征苗失律,为谦所劾,与内侍曹吉祥等皆素憾谦。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亨与吉祥、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执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谋迎立襄王子。亨等主其议,嗾言官上之。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坐以谋逆,处极刑。文不胜诬,辩之疾,谦笑曰:“亨等意耳,辩何益?”奏上,英宗尚犹豫曰:“于谦实有功。”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丙戌改元天顺,丁亥弃谦市,籍其家,家戍边。遂溪教谕吾豫言谦罪当族,谦所荐举诸文武大臣并应诛。部议持之而止。千户白琦又请榜其罪,镂板示天下,一时希旨取宠者,率以谦为口实。
谦自值也先之变,誓不与贼俱生。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素病痰,疾作,景帝遣兴安、舒良更番往视。闻其服用过薄,诏令上方制赐,至醯菜毕备。又亲幸万岁山,伐竹取沥以赐。或言宠谦太过,兴安等曰:“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指挥朵儿者,本出曹吉祥部下,以酒酹谦死所,恸哭。吉祥怒,抶之。明日复酹奠如故。都督同知陈逵感谦忠义,收遗骸殡之。逾年,归葬杭州。逵,六合人。故举将才,出李时勉门下者也。皇太后初不知谦死,比闻,嗟悼累日。英宗亦悔之。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是年,有贞为亨所中,戍金齿。又数年,亨亦下狱死,吉祥谋反族诛,谦事白。
成化初,冕赦归,上疏讼冤,得复官赐祭。诰曰:“当国家之多难,保社稷以无虞,惟公道之独恃,为权奸所并嫉。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心实怜其忠。”天下传诵焉。弘治二年,用给事中孙需言,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赐祠于其墓曰“旌功”,有司岁时致祭。万历中,改谥忠肃。杭州、河南、山西皆世奉祀不绝。
冕,字景瞻,荫授副千户,坐戍龙门。谦冤既雪,并复冕官。自陈不愿武职,改兵部员外郎。居官有干局,累迁至应天府尹。致仕卒。无子,以族子允忠为后,世袭杭州卫副千户,奉祠。
吴宁,字永清,歙人。宣德五年进士,除兵部主事。正统中,再迁职方郎中。郕王监国,谦荐擢本部右侍郎。谦御寇城外,宁掌部事,命赴军中议方略。比还,城门弗启,寇骑充斥,宁立雨中指挥兵士,移时乃入。寇既退,畿民犹日数惊,相率南徙。或议仍召勤王兵。宁曰:“是益之使惊也,莫若告捷四方,人心自定。”因具奏行之。景泰改元,以疾乞归,后不复出。家居三十余年卒。
宁方介有识鉴。尝为谦择婿,得千户朱骥。谦疑之,宁曰:“公他日当得其力。”谦被刑,骥果归其丧,葬之。骥自有传。
王伟,字士英,攸人。年十四,随父谪戍宣府。宣宗巡边,献《安边颂》,命补保安州学生。举正统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部主事。英宗北狩,命行监察御史事,集民壮守广平。谦引为职方司郎中。军书填委,处分多中窾会,遂荐擢兵部右侍郎。出视边,叛人小田儿为敌间,谦属伟图之。会田儿随贡使入,至阳和城,壮士从道旁突出,断其头去,使者不敢诘。
伟喜任智数。既为谦所引,恐嫉谦者目己为朋附,尝密奏谦误,冀自解。帝以其奏授谦,谦叩头谢。帝曰:“吾自知卿,何谢为?”谦出,伟问:“上与公何言?”谦笑曰:“我有失,望君面规我,何至尔邪?”出奏示之,伟大惭沮。然竟坐谦党,罢归。成化三年复官,请毁白琦所镂板。逾年,告病归卒。
赞曰: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及时遘艰虞,缮兵固圉。景帝既推心置腹,谦亦忧国忘家,身系安危,志存宗社,厥功伟矣。变起夺门,祸机猝发,徐、石之徒出力而挤之死,当时莫不称冤。然有贞与亨、吉祥相继得祸,皆不旋踵。而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相关文章
- 《卷二百·列传第八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姚镆,字英之,慈溪人。弘治六年进士。除礼部主事,进员外郎。擢广西提......
- 《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钺,字虔甫,祥符人。弘治九年进士。除御史。巡视中城,理河东盐政,历......
- 《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八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杨一清,字应宁,其先云南安宁人。父景,以化州同知致仕,携之居巴陵。少......
- 《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席书,字文同,遂宁人。弘治三年进士。授郯城知县。入为工部主事,移户......
- 《卷一百九十六·列传第八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张璁,字秉用,永嘉人。举于乡,七试不第。将谒选,御史萧鸣凤善星术,语之......
- 《卷一百九十五·列传第八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字德辉,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
- 《卷一百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乔宇,字希大,山西乐平人。祖毅,工部左侍郎。父凤,职方郎中。皆以清节......
- 《卷一百九十三·列传第八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费宏,字子充,铅山人。甫冠,举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弘治中,迁......
- 《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八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杨慎,字用修,新都人,少师廷和子也。年二十四,举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七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毛澄,字宪清,昆山人。举弘治六年进士第一。授修撰。预修《会典》成......
- 《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杨廷和,字介夫,新都人。父春,湖广提学佥事。廷和年十二举于乡。成化......
- 《卷一百八十九·列传第七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文祥,字天瑞,麻城人。祖正芳,山西布政使。父〈清见〉,陕西参政。文......
-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刘蒨,字惟馨,涪州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劾户部尚书掞......
-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何鉴,字世光,浙江新昌人。成化五年进士。授宜兴知县。征拜御史,巡宣......
-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韩文,字贯道,洪洞人,宋宰相琦后也。生时,父梦紫衣人抱送文彦博至其家......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初,奉敕抚定贵州蛮......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周洪谟,字尧弼,长宁人。正统十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博闻强记,善文词......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何乔新,字廷秀,江西广昌人。父文渊,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按山东......
-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七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王恕,字宗贯,三原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大理左评事,进左寺......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徐溥,字时用,宜兴人。祖鉴,琼州知府,有惠政。溥,景泰五年进士及第。授......
-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张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七年夏,帝从唐瑜......
-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
-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项忠,字荩臣,嘉兴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从英宗陷......
-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十三年,初会试贡士于行在。帝时欲定都北京......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奉命察蝗灾于河津,授......
-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卫青,字明德,松江华亭人。以蓟州百户降成祖,积功至都指挥佥事,莅中都......
-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史昭,合肥人。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八年充总兵官,镇凉州。土军......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杨洪,字宗道,六合人。祖政,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父璟,战死灵璧。洪嗣......
-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六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出视......
-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王骥,字尚德,束鹿人。长身伟干,便骑射,刚毅有胆,晓畅戎略。中永乐四年......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rd......
-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高谷,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土,授中书舍人。仁宗......
-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陈循,字德遵,泰和人。永乐十三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习朝廷典故......
-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韩观,字彦宾,虹人,高阳忠壮侯成子也。以舍人宿卫,忠谨为太祖所知,授桂......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陶成,字孔思,郁林人。永乐中,举于乡,除交阯凤山典史。尚书黄福知其贤......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邹缉,字仲熙,吉水人。洪武中举明经,授星子教谕。建文时入为国子助教......
-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尹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中进士及第。授修撰,改监察御史。惠帝初......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字日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
-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举于乡,补国子生。使山东平籴,以廉干称......
-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
-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黄宗载,一名垕,字厚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进士。授行人。奉使四方,未......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金纯,字德修,泗州人。洪武中国子监生。以吏部尚书杜泽荐,授吏部文选......
-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吴允诚,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儿,居甘肃塞外塔沟地,官至平章。永乐三年......
-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朝用,兄国兴,并从渡江,皆积功至元帅。攻集庆,国......
-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张辅,字文弼,河间王玉长子也。燕师起,从父力战,为指挥同知。玉殁东昌......
-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宋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人。洪武中,以国子生擢山西按察司佥事,左迁户部......
-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四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董伦,字安常,恩人。洪武十五年以张以宁荐,授赞善大夫,侍懿文太子,陈说......
-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00章 - - 茹瑺,衡山人。洪武中,由监生除承敕郎,历通政使。勤于职,太祖贤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