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傅好礼,字伯恭,固安人。万历二年进士。知泾县,治最,入为御史。尝陈时政,请节游宴,停内操,罢外戚世封,止山陵行幸,又上崇实、杜渐诸疏。语皆剀直。巡按浙江。岁大侵,条上荒政。行部湖州,用便宜发漕折银万两,易粟振饥民。改按山东。泰安州同知张寿朋当贬秩,文选郎谢廷寀用为永平推官,谓州同知六品,而推官七品也。好礼驰疏劾其非制,廷寀坐停俸,寿朋改调。好礼寻谢病归。召进光禄少卿,改太常。时税使四出,海内骚然。二十六年冬,奸民张礼等伪为官吏,群小百十人分据近京要地,税民间杂物,弗予,捶至死。好礼极论其害,因言:“自朝鲜用兵,畿民富者贫,贫者死,思乱已久,奈何又虐征。国家纵贫,亦不当头会箕敛,括细民续命之脂膏;况奸徒所得千万,输朝廷者什一耳,陛下何利为之。”奏入,四日未报,复具疏请。帝大怒,传旨镌三级,出之外。大理卿吴定疏救。帝益怒,谪好礼大同广昌典史,定镌三级,调边方。言官复交章论救,斥定为民。既而帝思好礼言,下其疏,命厂卫严缉,逮礼等二十八人诏狱,其害乃除。好礼之官,未几,请急归。家居十五年卒。天启中,赠太常卿。
姜志礼,字立之,丹阳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历建昌、衢州推官,入为大理评事。三十三年,以囚多瘐死,疏言:“犴狴之间,一日毙十五人。积日而计,亦何纪极!又况海内小民,罹灾寝而转死沟壑,及为矿税所罗织、貂珰所攫噬、含冤毕命者,又复何限!乞亟为矜宥,勿久淹系,且尽除矿税,毋使宵人窃弄魁柄,贼虐丞黎。”不报。历刑部员外,出为泉州知府,迁广东副使,并有声。进山东右参政,分守登、莱。福王封国河南,诏赐田二百万亩,跨山东、湖广境。既之国,遣中贵徐进督山东赋,势甚张。志礼抗疏曰:“臣所辖二郡,民不聊生,且与倭邻,不宜有藩府庄田以扰兹土也明甚。且自高皇帝迄今累十余世,封王子弟多矣,有赐田二万顷,延连数十郡者乎?继此而封,尚有瑞、惠、桂三王也。倘比例以请,将予之乎,不予之乎?况国祚灵长,久且未艾。嗣是天家子姓,各援今日故事以请,臣恐方内土田,不足共诸藩分裂也。”帝大怒,贬三秩为广西佥事。久之,迁江西参议。天启三年,由浙江副使入为尚宝少卿,寻进卿。河南进玉玺,魏忠贤欲志礼疏献之。志礼不可。忠贤怒,令私人劾其衰老,遂乞休。诏加太常少卿致仕,已而削夺。崇祯初,复官。志礼性淳朴,所居多政绩,亦以行谊称于乡。
包见捷,云南临安卫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屡迁都给事中。奸人李本立请采珠广东,帝命中官李敬偕往。见捷极言其害,不听。时小人蜂起言利。千户李仁请税湖口商舟,命中官李道往。主簿田应璧请卖两淮没官余盐,令税使鲁保兼理。见捷等并力争。顷之,令道、保节制有司。见捷又陈不便者数事。皆不报。益都知县吴宗尧劾税使陈增不法,见捷因请尽罢矿税。无已,先撤增还。未几,天津税使王朝死,见捷请勿遣代。忤旨,切责。以马堂代朝。见捷又劾堂、保及浙江刘忠。帝不纳,益遣高寀、暨禄、李凤榷税于京口、仪真、广东,并专敕行事。又以奸人阎大经言,命高淮征税辽东。见捷等累请停罢,至是言:“辽左神京肩臂,视他镇尤重。奸徒敢为祸首,陛下不惩以三尺,急罢开采,则辽事必不可为,而国步且随之矣。”辽东抚按及山海主事吴钟英相继争。皆不纳。时中外争矿税者无虑百十疏,见捷言尤数,帝心衔之。居数日,又率司官极论,乃谪见捷贵州布政司都事,余停俸一年。大学士沈一贯、给事中赵完璧等先后论救,完璧等亦坐停俸。见捷寻引疾去。三十四年,起兴业知县。累迁太仆少卿。久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光宗即位,召拜吏部右侍郎。明年卒官。
田大益,字博真,四川定远人。万历十四年进士。授钟祥知县。擢兵科给事中,疏论日本封贡可虞。又言:“东征之役,在将士,则当据今日之斩馘以论功;在主帅,则当视后日之成败以定议。”时韪其言。母丧除,起补户科。二十八年十月,疏言:“陛下受命日久,骄泰乘之,布列豺狼,殄灭善类,民无所措,靡不蓄怨含愤,觊一旦有事。愿陛下惕然警觉,敬天地,严祖宗,毋轻臣工,毋戕民命,毋任阉人,毋纵群小,毋务暴刻,毋甘怠荒,急改败辙,遵治规,用保祖宗无疆之业。”未几,极陈矿税六害,言:
内臣务为劫夺,以应上求。矿不必穴,而税不必商;民间丘陇阡陌,皆矿也,官吏农工,皆入税之人也。公私骚然,脂膏殚竭。向所谓军国正供,反致缺损。即令有司威以刀锯,只足驱民而速之乱耳。此所谓敛巧必蹶也。
陛下尝以矿税之役为裕国爱民。然内库日进不已,未尝少佐军国之需。四海之人,方反唇切齿,而冀以计智甘言,掩天下耳目,其可得乎!此所谓名伪必败也。
财积而不用,祟将随之。脱巾不已,至于揭竿,适为奸雄睥睨之资。此时虽家给人予,亦且蹴之覆之而不可及矣。此所谓贿聚必散也。
夫众心不可伤也。今天下上自簪缨,下至耕夫贩妇,茹苦含辛、搤諲侧目、而无所控诉者,盖已久矣。一旦土崩势成,家为仇,人为敌,众心齐倡,而海内因以大溃。此所谓怨极必乱也。
国家全盛二百三十余年,已属阳九,而东征西讨以求快意。上之荡主心,下之耗国脉。二竖固而良医走,死气索而大命倾。此所谓祸迟必大也。
陛下矜奋自贤,沈迷不返。以豪珰奸弁为腹心,以金钱珠玉为命脉。药石之言,褎如充耳。即令逢、干剖心,皋夔进谏,亦安能解其惑哉!此所谓意迷难救也。
此六者,今之大患。臣畏死不言,则负陛下,陛下拒谏不纳,则危宗社。愿深察而力反之。
皆不报。明年,疏论湖广税监陈奉,救佥事冯应京。忤旨,切责。时武昌民以应京被逮,群聚鼓噪,欲杀奉,奉逃匿楚府以免。大益因上言:“陛下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衅自上开,愤由怨积,奈何欲涂民耳目,以自解释,谩曰权宜哉!今楚人以奉故,沈使者不返矣,且欲甘心巡抚大臣矣。中朝使臣不敢入境侦缓急,逾两月矣。四方观听,惟在楚人。臣意陛下必且旷然易虑,立罢矿税,以靖四方,奈何犹恋恋不能自割也!夫天下至贵,而金玉珠宝至贱也。积金玉珠宝若泰山,不可市天下尺寸地;而失天下,又何用金玉珠宝为哉!今四方万姓,见陛下遇楚事而无变志,知祸必不解,必且群起为变。此时即尽戮诸珰以谢天下,宁有济耶?”帝怒,留中。
又明年迁兵科都给事中。时两京缺尚书三,侍郎十、科道九十四,天下缺巡抚三、布按监司六十六、知府二十五。大益力请简补,亦不听。
三十一年,江西税监潘相请勘合符牒勿经邮传。巡按御史吴达可驳之,不听。大益复守故事力争,竟如相请。内使王朝尝言,近京采煤岁可获银五千,乃率京营兵劫掠西山诸处。煤户汹汹,朝以沮挠闻。有旨逮治,皆入都城诉失业状。沈一贯等急请罢朝,且拟敕谕抚按,未得命。大益言:“国家大柄,莫重于兵。朝擅役禁军,请急诛,为无将之戒。”御史沈正隆、给事中杨应文、白瑜亦疏谏。帝俱不纳。俄用中官陈永寿奏,乃召朝还。辽东税监高淮拥精骑数百至都城。大益言:“祖制,人臣不得弄兵。淮本扫除之役,敢盗兵权,包祸心,罪当诛。”帝亦不问。
明年八月,极陈君德缺失,言:“陛下专志财利,自私藏外,绝不措意。中外群工,因而泄泄。君臣上下,曾无一念及民。空言相蒙,人怨天怒,妖祲变异,罔不毕集。乃至皇陵为发祥之祖而灾,孝陵为创业之祖而灾,长陵为奠鼎之祖而亦灾。天欲蹶我国家,章章明矣。臣观十余年来,乱政亟行,不可枚举,而病源止在货利一念。今圣谕补缺官矣,释系囚矣,然矿税不撤,而群小犹恣横,闾阎犹朘削,则百工之展布实难,而罪罟之罗织必众。缺官虽补,系囚虽释,曾何益哉!陛下中岁以来,所以掩聪明之质,而甘蹈贪愚暴乱之行者,止为家计耳。不知家之盈者国必丧。如夏桀陨于瑶台,商纣焚于宝玉,幽、厉启戎于荣夷,桓、灵绝统于私鬻,德宗召难于琼林,道君兆祸于花石。覆辙相仍,昭然可鉴。陛下迩来乱政,不减六代之季。一旦变生,其何以托身于天下哉!”居月余,复以星变乞固根本,设防御,罢矿税。帝皆不省。又明年,以久次添注太常少卿,卒官。
大益性骨鲠,守官无他营。数进危言,卒获免祸。盖时帝倦勤,上章者虽千万言,大率屏置勿阅故也。
冯应京,字可大,盱眙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为户部主事。督蓟镇军储,以廉干闻。寻改兵部,进员外郎。二十八年,擢湖广佥事,分巡武昌、汉阳、黄州三府。绳贪墨,摧奸豪,风采大著。税监陈奉恣横,巡抚支可大以下唯诺惟谨,应京独以法裁之。奉掊克万端,至伐冢毁屋,刳孕妇,溺婴儿。其年十二月,有诸生妻被辱,诉上官。市民从者万余,哭声动地,蜂涌入奉廨,诸司驰救乃免。应京捕治其爪牙,奉怒,阳饷食而置金其中。应京复暴之,益惭恨。明年正月,置酒邀诸司,以甲士千人自卫,遂举火箭焚民居。民群拥奉门。奉遣人击之,多死,碎其尸,掷诸途。可大噤不敢出声,应京独抗疏列其十大罪。奉亦诬奏应京挠命,陵敕使。帝怒,命贬杂职,调边方。给事中田大益、御史李以唐等交章劾奉,乞宥应京。帝益怒,除应京名。是时,襄阳通判邸宅、推官何栋如、枣阳县知县王之翰亦忤奉被劾。诏宅、之翰为民,栋如遣逮。俄以都给事中杨应文论救,遂并逮应京、宅、之翰三人。顷之,奉又诬劾武昌同知卞孔时抗拒,孔时亦被逮。
缇骑抵武昌,民知应京获重谴,相率痛哭。奉乃大书应京名,列其罪,榜之通衢。士民益愤,聚数万人围奉廨,奉窘,逃匿楚王府,遂执其斥牙六人,投之江,并伤缇骑;詈可大助虐,焚其府门,可大不敢出。奉潜遣参随三百人,引兵追逐,射杀数人,伤者不可胜计。日已晡,犹纷拏。应京囚服坐槛车,晓以大义,乃稍稍解散。奉匿楚府,逾月不敢出,亟请还京。大学士沈一贯因极言奉罪,请立代还。言官亦争以为请。帝未许。俄江西税监李道亦奏奉侵匿状,乃召还,隶其事于承天守备杜茂。顷之,东厂奏缇骑有死者。帝愠甚,手诏内阁,欲究主谋。一贯言民心宜静,请亟遣重臣代可大拊循,因以侍郎赵可怀荐。帝乃褫可大官,令可怀驰往。未至,可大已遣兵护奉行。舟车相衔,数里不绝。可怀入境,亦遣使护之。奉得迄逦去。
应京之就逮也,士民拥槛车号哭,车不得行。既去,则家为位祀之。三郡父老相率诣阙诉冤,帝不省。吏科都给事中郭如星、刑科给事中陈维春更连章劾奉。帝怒,谪两人边方杂职,系应京等诏狱,拷讯久之不释。应京乃于狱中著书,昕夕无倦。三十二年九月,星变修省。廷臣多请释系囚,于是应京及宅、栋如获释。之翰先瘐死,而孔时系狱如故。
应京志操卓荦,学求有用,不事空言,为淮西士人之冠。出狱三年卒。天启初,赠太常少卿,谥恭节。
何栋如,无锡人。居官守正。既为奉所陷,襄阳人赴阙诉冤,不听。及出狱,削籍归,家居十七年。天启初,始起南京兵部主事。会辽阳陷,时议募兵,栋如自请行。遂赍帑金赴浙江,得六千七百人。甫至而广宁复陷,又自请出关视形势。乃进太仆少卿,充军前赞画。栋如志锐而才疏。初在浙,不能无浮费。所募兵畏出关,多逃亡。及两疏论熊廷弼、王化贞功罪,给事中蔡思充、朱童蒙,御史陈保泰遂交章劾之。栋如疏辨,因请非时考察京官,用清朋党。朝贵大恨,遂下诏狱,榜掠备至。五年秋,坐赃戍滁阳。崇祯初,复官。致仕卒。
王之翰,绛州人。官枣阳。力阻开矿,遂被逮拷死。天启初,赠光禄少卿。
孔时既长系,廷臣救者数十上。帝皆不省。四十一年,万寿节,叶向高复以为言,乃削籍放还。熹宗立,起南京刑部员外郎。
吴宗尧,字仁叔,歙县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益都知县。性强项。中官陈增以开矿至,诬奏福山知县韦国贤阻挠,被逮削籍。守令多屈节如属吏,宗尧独具宾主礼。增党程守训,宗尧邑子也。宗尧恶其奸,不与通。驿丞金子登说增开孟丘山矿,宗尧叱其欺罔。子登惧,构于增。日征千人凿山,多捶死;又诬富民盗矿,三日捕系五百人。二十六年九月,宗尧尽发增不法事。帝得疏意动,持不下。会给事中包见捷极论增罪,请撤还。帝责增,令检下。见捷同官郝敬复请治增罪,帝乃不悦,责宗尧狂逞要名。已而山东巡抚尹应元劾增背旨虐民二十罪。帝遂发怒,切责应元,削宗尧籍。敬复抗疏谏,帝益怒,夺俸一年,并夺应元俸。增遂劾宗尧阻挠矿务,且令守训诬讦之。帝既遣逮治,御史刘景辰、给事中侯庆远争之,不听。使者至,民大哗,欲杀增。宗尧行,民哭声震地。既至,下诏狱拷讯,系经年。礼部郎鲍应鳌等言于沈一贯曰:“南康守吴宝秀已得安居牖下,宗尧何独不然?”一贯揭入,即释为民,未几卒。天启时,赠光禄少卿,赐祭,录一子。
吴宝秀,字汝珍,平阳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历寺正,出为南康知府。湖口税监李道横甚,宝秀不与通。漕舟南还,乘风扬帆入湖口。道欲榷其货,遣卒急追之,舟覆,有死者。道遣吏捕漕卒,宝秀拒不发。道怒,劾宝秀及星子知县吴一元、青山巡检程资阻挠税务,诏俱逮治。给事中杨应文等请下抚按公勘。大学士沈一贯、吏部尚书李戴、国子祭酒方从哲等交章为言,俱不报。宝秀妻陈氏恸哭,请偕行,宝秀不可。乃括余赀及簪珥付其妾曰:“夫子行,以为路费。”夜自经死。宝秀至京,下诏狱。大学士赵志皋上言:“顷臣卧病,闻中外人情汹汹,皆为矿税一事。南康守吴宝秀逮系时,其妻至投缳自尽,阖郡号呼,几成变乱。事关民生向背,宗社安危,臣不敢以将去之身,隐默而不言。”星子民陈英者,方庐墓,约儒士熊应凤等走京师,伏阙讼冤,乞以身代。于是抚按及南北诸臣论救者疏十余上,帝皆不省。一日,司礼田义汇诸疏进御前,帝怒掷地。义从容拾起,复进之,叩首曰:“阁臣跪候朝门外,不奉处分不敢退。”帝怒稍平,取阅阁臣疏,命移狱刑部。皇太后亦闻陈氏之死,从容为帝言。至九月,与一元等并释为民。归家,逾年卒。
初,南康士民建祠,特祀陈氏,后合宝秀祀之。天启中,赠太仆少卿,赐祭,录其一子。
华钰,字德夫,丹徒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荆州推官。税监陈奉仆直驰府署中,钰笞之。奉佯谢,衔之刺骨。奉所受敕止江税,乃故移之市,又倍蓰征之。稍与辨,辄殴击破面。商贾怖匿,负担者不敢出其途。钰白御史严戢,奉益恨。奉欲榷沙市税,沙市人群起逐之,奉疑钰所使。已,欲榷黄州团风镇税,复为镇民所逐,奉又疑经历车任重教之。遂上疏极论钰、任重阻挠罪,并及巡按御史曹楷、襄阳知府李商耕、黄州知府赵文焕、荆门知州高则巽等数十人。帝切责楷,贬商耕等三人官,钰、任重皆被逮。时二十七年八月也。既至,下镇抚狱讯治,俾引御史楷。钰坚不承,系狱中。初,吴宗尧、吴宝秀皆不久即释。帝欲痛折辱以惧之,于是钰与冯应京、王正志等先后十余人悉长系。廷臣论救章数上,皆不报。狱中有鸟,形类鹤而小,怪鸣,则逮者至。一夕,鸟鸣甚哀。钰起坐俟之,则应京至。居久之,语钰以主静穷理之学,日相与研究。三十二年六月,长陵灾,肆赦,钰与任并释为民。家居四年卒。天启中,赠尚宝少卿,赐祭,录一子。
王正志,祥符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除富平知县。二十八年,税使梁永、赵钦肆虐,正志捕其党李英,杖杀之,因极论二人不法罪。钦亦以李英事讦奏,帝怒,命逮之。给事中陈惟春言正志劾钦罪多,宜提讯;钦所劾正志事宜下抚按核实,免其逮系。御史李时华亦言近日所逮吴应鸿、劳养魁、蔡如川、甘学书及正志等,俱宜敕下抚按勘虚实,不得以一人单词枉害良善。皆不报。未几,梁永亦讦正志。帝命诸抗违欺隐者悉指名劾奏,重治之。宦官盆张,长吏皆丧气。正志系诏狱四年,三十一年夏,瘐死。天启时,赠祭,荫子,皆视钰。
自矿税兴,中使四出,跆藉有司。谤书一闻,驾帖立下。二十四年,则辽东参将梁心;二十五年,则山东福山知县韦国贤;二十六年,则山东益都知县吴宗尧;二十七年,则江西南康知府吴宝秀、星子知县吴一元、山东临清守备王炀;二十八年,则广东新会在籍通判吴应鸿,举人劳养魁、钟声朝、梁斗辉,云南寻甸知府蔡如川,赵州知州甘学书及正志;二十九年,则湖广按察佥事冯应京、襄阳通判邸宅、推官何栋如、枣阳知县王之翰、武昌同知卞孔时、江西饶州通判陈奇可;三十年,则凤阳临淮知县林錝;三十四年,则陕西咸阳知县宋时际;三十五年,则陕西咸宁知县满朝荐;三十六年,则辽东海防同知王邦才、参将李获阳;皆幽系诏狱,久者至十余年。炀、应鸿、获阳毙狱中,其他削籍、贬官有差。至士民幽系死亡者,尤不可胜纪也。
赞曰:神宗二十四年,军府千户仲春请开矿助大工,遂命户部锦衣官各一人同仲春开采。给事中程绍言嘉靖中采矿,费帑金三万余,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因罢其役。给事中杨应文继言之。皆不纳。由是卑秩冗僚,下至市井黠桀,奋起言利。而珰使四出,毒流海内,民不聊生,至三十三年乃罢。嗣是军兴征发,加派再三。府库未充,膏脂已竭,明室之亡,于是决矣。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五相关文章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三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貌奇伟,须髯戟张。与人言,声殷墙壁。始为县学......
- 《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朱燮元,字懋和,浙江山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大理评事。迁苏州知......
-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年十四为诸生。御史行部阅武......
-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刘綎,字省吾,都督显子。勇敢有父风,用荫为指挥使。万历初,从显讨九丝......
-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满朝荐,字震东,麻阳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咸宁知县,有廉能声。税......
-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周起元,字仲先,海澄人。万历二十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知浮梁......
-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杨涟,字文孺,应山人。为人磊落负奇节。万历三十五年成进士,除常熟知......
- 《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
-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南......
- 《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周嘉谟,字明卿,汉川人。隆庆五年进士。除户部主事,历韶州知府。万历......
- 《卷二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父朝荣,养利知州。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
- 《卷二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臣,榆林卫人。起行伍,为队长。蹻捷精悍,搏战好陷坚。从千总刘朋守......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
- 《卷二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傅好礼,字伯恭,固安人。万历二年进士。知泾县,治最,入为御史。尝陈时......
- 《卷二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李植,字汝培。父承式,自大同徙居江都,官福建布政使。植举万历五年进......
- 《卷二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王汝训,字古师,聊城人。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万历初,入为刑部......
- 《卷二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卢洪春,字思仁,东阳人。父仲佃,广西布政使。洪春举万历五年进士,授旌......
- 《卷二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姜应麟,字泰符,慈谿人。父国华,嘉靖中进士。历陕西参议,有廉名。应麟......
- 《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魏允贞,字懋忠,南乐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荆州推官。大学士张居正归......
- 《卷二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顾宪成顾允成钱一本于孔兼史孟麟薛敷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顾宪成......
- 《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蔡时鼎,字台甫,漳浦人。万历二年进士。历知桐乡、元城,为治清严。征......
- 《卷二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刘台,字子畏,安福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万历初,改御史。巡......
- 《卷二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魏学曾,字惟贯,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户部主事,迁郎中。中官......
- 《卷二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庞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江西乐平知县。擢御史......
- 《卷二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
- 《卷二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
- 《卷二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严清宋纁陆光祖孙鑨陈有年孙丕扬蔡国珍杨时乔严清,字公直,云南后卫......
- 《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
- 《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谭纶,字子理,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除南京礼部主事。历职方郎......
- 《卷二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举嘉靖二十五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中书......
- 《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万士和,字思节,宜兴人。父吉,桐庐训导,有学术。士和成嘉靖二十年进士......
- 《卷二百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四维,字子维,蒲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隆庆初......
- 《卷二百十八·列传第一百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第一。授修撰。历左庶子,掌......
-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
- 《卷二百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吴山,字曰静,高安人。嘉靖十四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王治,字本道,忻州人。嘉靖三十二年进士。除行人,迁吏科给事中。寇屡......
- 《卷二百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杨博,字惟约,蒲州人。父瞻,御史,终四川佥事。博登嘉靖八年进士,除盩啡......
- 《卷二百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生甫周岁,堕眢井,出三日而苏。五岁从父道括......
- 《卷二百十二·列传第一百》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传......
- 《卷二百十一·列传第九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马永,字天锡,迁安人。生而魁岸,骁果有谋。习兵法,好《左氏春秋》。嗣......
- 《卷二百十·列传第九十八》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桑乔,字子木,江都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十四年冬,由主事改御史,出按山......
- 《卷二百九·列传第九十七》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
- 《卷二百八·列传第九十六》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中,召为南京......
- 《卷二百七·列传第九十五》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邓继曾,字士鲁,资县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世宗即位之四月,以......
- 《卷二百六·列传第九十四》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马录,字君卿,信阳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固安知县。居官廉明,征为御史......
- 《卷二百五·列传第九十三》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朱纨,字子纯,长洲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除景州知州,调开州。嘉靖初,迁......
- 《卷二百四·列传第九十二》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陈九畴,字禹学,曹州人。倜傥多权略。自为诸生,即习武事。弘治十五年......
- 《卷二百三·列传第九十一》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郑岳,字汝华,莆田人。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刑部主事。董天锡......
- 《卷二百二·列传第九十》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廖纪,字时陈,东光人。弘治三年进士。授考功主事,屡迁文选郎中。正德......
-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九》原文翻译 - - 《明史》250章 - - 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铨,进士,陕西右参议。琰举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