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
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午,宪宗兵至阆州之大获城,遣宋降臣王仲入招大渊,大渊杀之。宪宗怒,督诸军力攻,大渊惧,遂以城降。宪宗命诛之,汪田哥谏止,乃免。命以其兵从,招降蓬、广安诸郡,进攻钓鱼山。擢大楫为管军总管,从诸王攻礼义城。己未冬,拜大渊侍郎、都行省,悉以阃外之寄委之。世祖中统元年,诏谕大渊曰:“尚厉忠贞之节,共成康乂之功。”大渊拜命踊跃,即遣兵进攻礼义城,掠其馈运,获总管黄文才、路钤、高坦之以归。二年秋,调兵出通川,与宋将鲜恭战,获统制白继源。秦蜀行省以大渊及青居山征南都元帅钦察麾下将校六十三人有功,言于朝。诏给虎符一、金符五、银符五十七,令论功定官,以名闻。三年春,世祖命出开、达,与宋兵战于平田,复战于巴渠,擒其知军范燮、统制魏兴、路分黄迪、节干陈子润等。
先是,大渊建言,谓取吴必先取蜀,取蜀必先据夔,乃遣其侄文安攻宋巴渠。至万安寨,守将卢埴降。复使文安相夔、达要冲,城蟠龙山。山四面岩阻,可以进攻退守。城未毕,宋夔路提刑郑子发曰:“蟠龙,夔之咽喉,使敌得据之,则夔难守矣,此必争之地也。”遂率兵来争。文安悉力备御。大渊闻有宋兵,即遣侄安抚使文仲将兵往援。宋兵宵遁,追败之。秋七月,诏以大渊麾下将士有功,赐金符十、银符十九,别给海青符二,俾事亟则驰以闻。其后赏合州之功,复赐白金五十两。大渊欲于利州大安军以盐易军粮,请于朝,从之。
冬,大渊入觐,拜东川都元帅,俾与征南都元帅钦察同署事。大渊还,复于渠江滨筑虎啸城,以逼宋大良城,不逾时而就。四年,宋贾似道遣杨琳赍空名告身及蜡书、金币,诱大渊南归。文安擒之以闻,诏诛琳。五月,世祖以大渊及张大悦复神山功,诏奖谕,仍赐蒙古、汉军钞百锭。至元元年,大渊进花罗、红边绢各百五十段。诏曰:“所贡币帛,已见忠勤,卿守边陲,宜加优恤。今后以此自给,俟有旨乃进。”既而大渊擅杀其部将王仲,诏戒敕之,令免籍仲家。冬十月,大渊谍知宋总统祁昌由间道运粮入得汉城,并欲迁其郡守向良及官吏亲属于内地,乃自率军掩袭。遇之于椒坪,连战三日,擒祁昌、向良等,俘获辎重以数千计。明日,宋都统张思广引兵来援,复大破之,擒其将盛总管及祁昌之弟。二年,大渊遣文安以向良等家人往招得汉城,未下。四月,大渊以疾卒。八年,追封大渊阆中郡公,谥肃翼。子文粲,袭为阆蓬广安顺庆夔府等路都元帅。兄子文安。
文安字泰叔,父大全,仕宋守叙州。壬寅,国兵入蜀,大全战死,赠武节大夫、眉州防御使,谥愍忠,官其长子文仲。文安方二岁,母刘氏鞠之,依叔父大渊于阆州。戊午,宪宗以兵攻大获,大渊以郡降,授侍郎、都行省,文仲亦授安抚使。中统元年,授文安监军。攻礼义城,杀伤甚众,夺其粮船,绕出通川,获宋将黄文才、高坦之。二年,复出通川,与宋将鲜恭大战,擒统制白继源。三年,出开、达,战屡胜,擒知军范燮、统制魏兴、黄迪、陈子闰等。授文安开达忠万梁山等处招讨使。军于巴渠,万安寨主卢埴降。遂筑蟠龙城,以据夔、达要路。宋兵来争,相持半月,文仲以兵来援,宋兵宵遁,文安追击,大败之。四年,佩银符,升千户,监军如故,进筑虎啸城,以困大良。至元元年,宋都统张喜引兵攻蟠龙,大战,败之,喜潜师宵遁,出得汉城,文安遣兵追袭,又败之,擒裨将陈亮。复筑方斗城,为蟠龙声援,令裨将高先守之。宋兵攻潼川,行省命文安赴援,败宋师于射洪之纳坝,斩获甚众。宋都统祁昌以重兵运粮饷得汉,且迁其官属于内地,大渊命文安先邀之,昌立栅椒原以守,合兵攻之,连战三日,获祁昌,俘得汉守臣向良家属,以招良,良以城降,以所俘献阙下。
二年,改授金符,仍前职,还攻宋开、达等州,擒其统制张刚、总管伏林。八月,宋兵由开州运粮饷达,文安率奇兵,间道邀击之,获总管方富等。行省上其功,命充夔东路征行元帅,令以前后所俘入见。诏赐黄金、鞍马有差。还,攻夺宋金州断虎隘,杀其将梁富,擒路钤赵贵等。三年春,与千户李吉等略开州之大通,与宋将硬弓张大战,获统制陈德等。冬,总帅汪惟正遣其将李木波等由间道袭开州,文安遣千户王福引兵助之。福先登,破其城,宋将庞彦海投崖死,擒副将刘安仁,留兵戍其地。宋诸路兵来救,围城三匝,筑垒城外,文安密遣人入城,谕以坚守。四年春,行省命文安往援,即率兵断其粮道。宋兵战甚力,飞矢中文安面,拔矢力战,大破之,杀其将张德等。二月,文安以创甚,还蟠龙,宋兵遂复开州。文安乃遣总把马才、杨彪掠达州卢滩峡,与宋兵遇,擒其将蒲德。
五年,文仲卒,诏文安就佩金虎符,充阆州夔东路安抚使军民元帅,仍相副都元帅府事。阆州累遭兵变,户口凋耗,文安乃教以耕桑,鳏寡不能自存,愿相配偶者,并为一户充役,民始复业。冬,遣千户马才、张琪略达州,擒宋将范伸、王德、解明等。六年,遣蔡邦光、李吉、嵇永兴略达州之朱师郑市,擒总管周德新、裨将王迁。秋,遣总把王显略达州之泥坝,擒总管张威。冬,遣兵掠大宁之曲水,擒副将王仁。七年,从严佥省攻重庆,大战于龙坎,败宋兵。攻铧铁寨,擒其将袁宜、何世贤等。捷闻,诏赐白金、宝钞、币帛有差。秋,攻达州之圣耳城,擒宋将杨普、时仲,芟其禾而还。又遣元帅蔡邦光略开州,擒宋将陈俊。冬,文粲入见,帝谕之曰:“汝兄弟宣力边陲,朕所知也。”进文安阶为明威将军。
八年春,遣蔡邦光攻达州,战于圣耳城下,擒其将蒲桂。又战开州之沙平,擒其将王顺。时宋以朱礻异孙帅蜀,礻异孙,阆人也,数遣间谍,动摇人心,文安屡获其谍,阆州竟无虞。秋八月,文安会东川统军匣剌攻达州,三战三捷。寻遣千户嵇永兴攻开州,战于平〈火敖〉、曲水,擒总管王道等。军还,以所俘入见,帝深加奖谕,擢昭勇大将军、东川路征南招讨使,赐金银、宝钞、鞍马、弓矢、币帛有差。
九年秋,领军出小宁,措置屯田,遣韩福攻达州九君山,擒宋将张俊。遣元帅蔡邦光会蓬州兵,邀宋师于永睦,战胜之。复遣嵇永兴、杨彪追袭宋裨将刘威等,破圣耳外城,获寨主杨桂,纵兵焚掠而还。九月,筑金汤城,以积屯田之粮,且以逼宋龙爪城。虑宋兵必来争,遣韩福出兵通川,以牵制之。与宋兵遇于锉耳山,败之,俘总管蔡云龙等。出达州牛门,断宋兵回路,擒总管李牷、李德。宋兵输粮达州,遣兵于卢滩峡邀击之,擒统制孙聪、张顺等。夏,遣元帅李吉略开州,战于泻油坡,擒其提举李贵及石笋寨主雍德。宋兵复由罗顶山输粮开、达,遣蔡邦光、李吉伏兵遮之,擒裨将吴金等,覆其粮船。闰六月,蓬州兵攻拔龙爪城,东川统军司命文安兼领之。时蓬州兵已去,宋都统赵章复来据之,且出兵迎敌,文安与战,破之,擒总管王元而还。秋,宋都统阎国宝、监军张应庚运粮于达州,文安邀之于泻油坡,夺其粮,并擒二将。宋开州守将鲜汝忠邀遮归路,与战败之,获总辖秦兴祖、谭友孙。十一年春三月,文安率军屯小宁,得俘者言,鲜汝忠等将取蟠龙之麦,即遣千户王新德、杨彪等散掠宋境,文安自戍蟠龙以备之。李吉略由山,战于城下,擒其将叶胜。遣蔡邦光、杨彪掠竹山寨,与赵统制战,擒其将郑桂、庄俊。秋,与蒙古汉军万户怯必烈等,攻宋夔东,拔高阳、夔、巫等寨,擒守将严贵、窦世忠、赵兴,因跨江为桥,以断宋兵往来之路,宋兵来争,战却之。还攻牛头城,以火箭焚其官舍民居。十一月,遣蔡邦光略九君山,擒其将孙德、柳荣、赵威。
时宋以鲜汝忠、赵章易镇开、达二州,而汝忠家属尚留开。文安曰:“达未易攻,若先拔开州,俘其家属,以招汝忠,则达可不烦兵而下矣。”乃遣蔡邦光率千户呼延顺等往攻开州,而盛兵驻蟠龙,以为声援。十二年正月,诸军夜衔枚,薄开州城下,遣死士先登,斩关以入,及城中人知,则千户景畴已立旗帜于城之绝顶矣。宋军溃散,擒赵章,而守将韩明父子犹率所部兵巷战,力屈,亦就擒。文安迁汝忠家属于蟠龙,遣元帅王师能持檄往达州招之曰:“降则家属得全,不降则阖城涂炭,汝宜早为计。”汝忠遂遣赵荣来约降,王师能以兵入据其城。汝忠率所部将士诣文安军门降,悉还其妻孥财物。赵章子桂楫,守师姑城,遣兵招之,亦降。独洋州龙爪城守将谢益固守,并力攻之,擒统制王庆,益弃城走。于是遣元帅李吉、嵇永兴,千户王新德等,将兵以鲜汝忠往招由山等处八城,皆望风迎降,凯还。遣经历陈德胜以鲜汝忠、赵桂楫等十余人献捷京师。帝悦,加授文安骠骑卫上将军,兼宣抚使,赐钞一千锭;文粲加授镇国上将军。
文安寻遣其兄子应之,往招都胜、茂竹、广福三城,自将大军,以为声援,皆降之。秋七月,兵至东胜城,宋将蒲济川降。进攻梁山,宋将袁世安坚守。文安焚其外城,梁山军恃忠胜军为固,力攻拔之,杀守将王智,擒部辖景福。围梁山四十日,世安随方备御,竟不降。文安乃移兵攻万州之牛头城,杀守将何威,迁其民,进围万州。守将上官夔战守甚力,文安乃遣监军杨应之、镇抚彭福寿会东川行院兵,出小江口以牵制援兵,果与之遇,战败之,擒总管李皋、花茂实等。万州固守不下,文安乃解围去。攻石城堡,谕降守将谭汝和;攻鸡冠城,谕降守将杜赋;又招石马、铁平、小城、三圣、油木、牟家、下隘等城。冬,进白帝城,夔帅张起岩坚守不出,文安以师老,乃还。宋都统戈德复据开州,文安乃筑城神仙山以逼之,令元帅蔡邦光、万户纪天英屯守。
十三年,进阶金吾卫上将军,赐玉带一。夏,朝廷遣安西王相李德辉经画东川课程,宋梁山守将袁世安遣使约降。文安以白德辉,德辉大喜,即遣文安将兵,奉王旨往招之,世安遂降。秋七月,进军攻万州。遣经历徐政谕守臣上官夔降,夔不从,围之数匝,逾月,攻拔外城。夔守张起岩来救,遣镇抚彭福寿迎击,破之,尽杀其舟师,俘其将宋明。万州夺气,文安复传王旨,谕夔使降,夔终不屈。文安尽锐攻城,潜遣勇士梯城宵登,斩关而入,夔巷战而死。万州既定,遣使招铁檠、三宝两城守将杨宜、黎拱辰降,分兵略施州,擒统制薛忠。会大雪,遣蔡邦光夜攻,杀守帅何艮,夺其城。十四年夏,进兵攻咸淳府,时宋以六郡镇抚使马堃为守,文安与堃同里闬,谕之使降,堃不从,乃列栅攻城。冬十二月,潜遣勇士蹑云梯宵登,斩关纳外兵,堃悉力巷战,达州安抚使鲜汝忠与宋兵力战死。比晓,宋兵大败,堃力屈就擒。十五年,进兵攻绍庆,守将鲜龙迎敌。二月,潜遣勇士,夜以梯冲攻破其北门,鲜龙大惊,收散卒力战,兵败就擒。
蜀境已定,独夔坚守不下。朝廷命荆湖都元帅达海由巫峡进兵取夔州,而西川刘佥院挟夔守将亲属往招之。文安乃遣元帅王师能将舟师与俱,张起岩竟以城降。夏,入觐,文安以所得城邑绘图以献,帝劳之曰:“汝攻城略地之功,何若是多也!”擢四川南道宣慰使,解白貂裘以赐之。
十七年,遣辩士王介谕降散毛诸洞蛮,以散毛两子入觐,因进言曰:“元帅蔡邦光,昔征散毛蛮而死,可念也。”帝曰:“散毛既降而杀之,其何以怀远!”乃擢蔡邦光之子,升为管军总管,佩虎符,赐散毛两子金银符各一,并赐其酋长以金虎符。遥授文安参知政事,行四川南道宣慰使。十九年春,入觐,擢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江西省事,到官逾月,以疾卒。
子艮之,袭佩虎符,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历湖南宣慰副使,岳州路总管,卒。
刘整
刘整,字武仲,先世京兆樊川人,徙邓州穰城。整沉毅有智谋,善骑射。金乱,入宋,隶荆湖制置使孟珙麾下。珙攻金信阳,整为前锋,夜纵骁勇十二人,渡堑登城,袭擒其守,还报。珙大惊,以为唐李存孝率十八骑拔洛阳,今整所将更寡,而取信阳,乃书其旗曰赛存孝。累迁潼川十五军州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整以北方人扞西边有功,南方诸将皆出其下,吕文德忌之,所画策辄摈沮,有功辄掩而不白,以俞兴与整有隙,使之制置四川以图整。兴以军事召整,不行,遂诬构之,整遣使诉临安,又不得达。及向士璧、曹世雄二将见杀,整益危不自保,乃谋款附。中统二年夏,整籍泸州十五郡、户三十万入附。世祖嘉其来,授夔府行省,兼安抚使,赐金虎符,仍赐金银符以给其将校之有功者。俞兴攻泸州,整出宝器分士卒,激使战,战数十合,败之。复遣使以宋所赐金字牙符及佩印入献,请益屯兵、厚储积为图宋计。三年,入朝,授行中书省于成都、潼川两路,赐银万两,分给军士之失业者,仍兼都元帅,立寨诸山,以扼宋兵。同列嫉整功,将谋陷之,整惧,请分帅潼川。七月,改潼川都元帅,宣课茶盐以饷军。四年五月,宋安抚高达、温和进逼成都,整驰援之。宋兵闻赛存孝至,遁去。将捣潼川,又与整遇于锦江而败。至元三年六月,迁昭武大将军、南京路宣抚使。
四年十一月,入朝,进言:“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廷议沮之。整又曰:“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何置一隅不问,而自弃正统邪!”世祖曰:“朕意决矣。”五年七月,迁镇国上将军、都元帅。九月,偕都元帅阿术督诸军,围襄阳,城鹿门堡及白河口,为攻取计。率兵五万,钞略沿江诸郡,皆婴城避其锐,俘人民八万。六年六月,擒都统唐永坚。七年三月,筑实心台于汉水中流,上置弩炮,下为石囤五,以扼敌船。且与阿术计曰:“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耳。夺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军,则事济矣。”乘驿以闻,制可。既还,造船五千艘,日练水军,虽雨不能出,亦画地为船而习之,得练卒七万。八月,复筑外围,以遏敌援。
八年五月,宋帅范文虎遣都统张顺、张贵,驾轮船,馈襄阳衣甲,邀击,斩顺,独贵得入城。九月,升参知河南行中书省事。九年正月,加诸翼汉军都元帅。襄阳帅吕文焕登城观敌,整跃马前曰:“君昧于天命,害及生灵,岂仁者之事!而又龌龊不能战,取羞于勇者,请与君决胜负。”文焕不答,伏弩中整。三月,破樊城外郭,斩首二千级,擒裨将十六人。谍知文焕将遣张贵出城求援,乃分部战舰,缚草如牛状,傍汉水,绵亘参错,众莫测所用。九月,贵果夜出,乘轮船,顺流下走,军士觇知之,傍岸爇草牛如昼,整与阿术麾战舰,转战五十里,擒贵于柜门关,余众尽杀之。十一月,诏统水军四万户。宋荆湖制置李庭芝以金印牙符授整汉军都元帅、卢龙军节度使,封燕郡王,为书,使永宁僧持送整所,期以间整。永宁令得之,驿以闻于朝,敕张易、姚枢杂问。适整至自军,言宋怒臣画策攻襄阳,故设此以杀臣,臣实不知。诏令整复书谓:“整受命以来,惟知督厉戎兵,举垂亡孤城耳。宋若果以生灵为念,当重遣信使,请命朝廷,顾为此小数,何益于事!”时围襄阳已五年,整计樊、襄唇齿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人以栅蔽城,斩木列置江中,贯以铁索。整言于丞相伯颜,令善水者断木沉索,督战舰趋城下,以回回炮击之,而焚其栅。十年正月,遂破樊城,屠之。遣唐永坚入襄阳,谕吕文焕,乃以城降。上功,赐整田宅、金币、良马。
整入朝,奏曰:“襄阳破,则临安摇矣。若将所练水军,乘胜长驱,长江必皆非宋所有。”遂改行淮西枢密院事,驻正阳,夹淮而城,南逼江,断其东西冲。十一年,升骠骑卫上将军、行中书左丞。宋夏贵悉水军来攻,破之于大人洲。十二年正月,诏整别将兵出淮南。整锐欲渡江,首将止之,不果行。丞相伯颜入鄂,捷至,整失声曰:“首帅止我,顾使我成功后人,善作者不必善成,果然!”其夕,愤惋而卒,年六十三。赠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右丞,谥武敏。
子垣,尝从父战败昝万寿于通泉;埏,管军万户;均,榷茶提举;垓,都元帅。孙九人,克仁,知房州。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相关文章
- 《列传第八十七·列女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古者女子之居室也,必有傅姆师保为陈诗书图史以训之。凡左右佩服之......
- 《列传第八十六·隐逸》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古之君子,负经世之术,度时不可为,故高蹈以全其志。使得其时,未尝不欲......
- 《列传第八十五·孝友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庸,字伯常,雄州归信人。事母李氏以孝闻。母有疾,庸夜祷北辰,至叩头......
- 《列传第八十四·孝友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世言先王没,民无善俗。元有天下,其教化未必古若也,而民以孝义闻者,盖......
- 《列传第八十三·忠义四》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普颜不花,字希古,蒙古氏。倜傥有大志。至正五年,由国子生登右榜进士......
- 《列传第八十二·忠义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伯颜不花的斤,字苍崖,畏吾儿氏,驸马都尉、中书丞相、封高昌王雪雪的......
- 《列传第八十一·忠义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桓,字彦威,真定藁城人。父木,知汝宁府,因家焉。桓以国子生释褐,授滑......
- 《列传第八十·忠义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李伯温,守贤之孙,彀之子也。长兄惟则,怀远大将军、平阳征行万户;次伯......
- 《列传第七十九·良吏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耶律伯坚,字寿之,桓州人。气豪侠,喜与名士游。用荐举入官,为工部主事......
- 《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自古国家上有宽厚之君,然后为政者得以尽其爱民之术,而良吏兴焉。班......
- 《列传第七十七·儒学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当唐之季,其先自天台来徙。宋南渡后,以进......
- 《列传第七十六·儒学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前代史传,皆以儒学之士,分而为二,以经艺颛门者为儒林,以文章名家者为......
- 《卷一百八十八·列传第七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董抟霄,字孟起,磁州人。由国子生辟陕西行台掾。时天大旱,从侍御史郭......
-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四》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乌古孙良桢,字干卿,世次见父泽传。资器绝人,好读书。至治二年,荫补江......
- 《卷一百八十六·列传第七十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桢,字约中,汴人。幼刻苦读书,登元统元年进士第,授彰德路录事,辟河南......
- 《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六世祖宗礼,金进士,辽州司户。宗礼生仲堪,亦......
- 《卷一百八十四·列传第七十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都中,字元俞,福之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七十》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守诚,字君实,太原阳曲人。气宇和粹,性好学,从邓文原、虞集游,文辞日......
- 《卷一百八十二·列传第六十九》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五季避地禹城。高祖迪,以元帅右监军权济......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六十八》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元明善,字复初,大名清河人。其先盖拓跋魏之裔,居清河者,至明善四世矣......
- 《卷一百八十·列传第六十七》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耶律希亮,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希......
-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六》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一字举安,小字伯颜,以小字行。尝从许衡学,通经传......
-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梁曾,字贡父,燕人。祖守正,父德,皆以曾贵,赠安定郡公。曾少好学,日记书......
- 《卷一百七十七·列传第六十四》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思明,字士瞻,其先获嘉人,后徙居辉州。思明颖悟过人,读书日记千言。......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
- 《卷一百七十五·列传第六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珪,字公端,弘范之子也。少能挽强命中,尝从其父出林中,有虎,珪抽矢直......
-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姚燧,字端甫,世系见燧伯父枢传。父格。燧生三岁而孤,育于伯父枢。枢......
- 《卷一百七十三·列传第六十》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崔斌,字仲文,马邑人。性警敏,多智虑,魁岸雄伟,善骑射,尤攻文学,而达政术......
- 《卷一百七十二·列传第五十九》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程钜夫,名文海,避武宗庙讳,以字行。其先自徽州徙郢州京山,后家建昌。......
-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五十八》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刘因,字梦吉,保定容城人。世为儒家,五世祖琮生敦武校尉、临洮府录事......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七》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尚文,字周卿,世为祁州深泽人,后徙保定,遂占籍焉。文幼颖悟,负奇志。张......
- 《卷一百六十九·列传第五十六》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贺仁杰,字宽甫,其先河东隰州人,祖种德徒关中,遂为京兆鄠人。父贲,有材......
- 《卷一百六十八·列传第五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陈祐,一名天祐,字庆甫,赵州宁晋人,世业农。祖忠,博究经史,乡党皆尊而师......
- 《卷一百六十七·列传第五十四》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立道,字显卿。其先陈留人,后徙大名。父善,登金进土第。岁壬辰,国兵......
- 《卷一百六十六·列传第五十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綧,高丽王之犹子也,美容仪,慷慨有志略,善骑射,读书通大义,以质子入朝......
- 《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禧,东安州人。父仁义,金末徙家益都。及太宗下山东,仁义乃走信安。......
-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五十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杨恭懿,字元甫,奉元人。力学强记,日数千言,虽从亲逃乱,未尝废业。年十......
-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李德辉,字仲实,通州潞县人。生五岁,父且卒,指德辉谓其家人曰:“......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四十九》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岁乙未,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
- 《卷一百六十一·列传第四十八》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杨大渊,天水人也。与兄大全、弟大楫,皆仕宋。大渊总兵守阆州。岁戊......
- 《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七》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王磐,字文炳,广平永年人,世业农,岁得麦万石,乡人号万石王家。父禧,金末......
- 《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六》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也。性敏悟好学,工词赋。弱冠,领荐书试礼部......
- 《卷一百五十八·列传第四十五》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姚枢,字公茂,柳城人,后迁洛阳。少力学,内翰宋九嘉识其有王佐略,杨惟中......
- 《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四十四》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刘秉忠,字仲晦,初名侃,因从释氏,又名子聪,拜官后始更今名。其先瑞州人......
- 《卷一百五十六·列传第四十三》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
- 《卷一百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二》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系出旺古族。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
- 《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一》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洪福源,其先中国人,唐遣才子八人往教高丽,洪其一也。子孙世贵于三韩......
-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岁壬申,太祖师次山西,敏时年十二,从父母避......
- 《卷一百五十二·列传第三十九》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张晋亨,字进卿,冀州南宫人也。其兄同知安武军节度使事、领枣强令颢......
-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三十八》原文翻译 - - 《元史》200章 - - 薛塔剌海,燕人也,刚勇有志。岁甲戍,太祖引兵至北口,塔剌海帅所部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