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家姓 > 150章 > 温姓氏起源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大蒙学读物。《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并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数量排序,“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章节目录:《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温姓氏起源

书籍:百家姓章节:150章更新时间:2017-02-20
姓氏:温
姓氏祖宗:唐叔虞

姓氏起源:
温氏家族发祥于山西,共有两支主流,一支传自唐叔虞,一支是谷至的后裔。到了南北朝以后,还有不同的外来血液加入,温氏来源复杂。根据《广韵》的记载,温氏是唐叔虞的后代,受封于河内温,子孙因而以此命氏。而《万姓统谱》上说,谷至食采于温,又号温季,后人因此以温为族姓,望族出于太原。《元和姓纂》则记载,温氏是唐叔虞之后,晋国时家族受封河内之温,后代因而以温命氏。另一支温氏,根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是由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改为单姓温氏的。


姓氏郡望:
1、平原郡:西汉时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北部平原县一带。

2、太原郡:战国时秦置郡,治所晋阳,在今山西省太原市。

3、汲郡:晋代时置。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汲县一带。

4、清河郡:汉高帝时置。相当于现在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姓氏堂号:
三公堂:唐朝时,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姓氏迁徙分布:
在今山东省平原县南部。

温姓氏起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