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百家姓 > 200章 > 位姓氏起源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为三大蒙学读物。《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并不依照各姓氏的人口数量排序,“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代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章节目录:《50章》 《100章》 《150章》 《200章》 《250章》 《300章

位姓氏起源

书籍:百家姓章节:200章更新时间:2017-02-20
位姓起源
位姓来源于西汉于阗王位侍之后。据《后汉书》所载,位侍被长兄匈奴王封为纪念他,便以他的名字为氏,称位氏。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第七十八》载:“(莎车王)贤又徙于阗王俞林为骊归王,立其弟位侍为于阗王。岁余,贤疑诸国欲畔,召位侍及拘弥、姑墨、子合王,尽杀之,不复置王,但遣将镇守其国。位侍子戎亡降汉,封为守节侯。”位姓可能即是由位侍之子戎的后人而起。

位姓分布
当代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很多,今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黑龙江、广东、山东、陕西、江苏甘肃等省份均有所见。

位姓姓氏源流
一、位wè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景县、获鹿,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鱼台、平度、东平,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广东之吴川等地均有分布。《续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姓氏考略》据《汉书·西域传》云:“匈奴以其弟位侍为于寘王,其后或有以为氏者。”三国时魏有位居;明代有位安,贡士,任训导。

位姓氏起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