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籍 > 本草纲目 > 谷部 > 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本草纲目》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本草纲目》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本草纲目》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草纲目》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章节目录:《水部》 《火部》 《土部》 《谷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人部》 《草部》 《木部

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

书籍:本草纲目章节:谷部更新时间:2017-02-20

黄大豆

释名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

主治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肿毒。研末,调热水,涂痘后痈。

赤小豆

释名赤豆、红豆,叶名藿

气味

主治

1、水气肿胀。和赤小豆五合、大蒜一颗、生姜五钱、商陆根一条,一起碎破,同水煮烂,去药,空心食豆,慢慢饮汁令尽,肿立消。又方:

用赤小豆一斗煮极烂,取汁五升,乘热浸泡脚和膝。若肿已到腹部,只须吃小豆即可。

2、痢疾。用小豆一合、熔蜡三两,一次服下,有效。

3、肠痔下血。用小豆三升、苦酒五升,煮熟晒干,再浸至酒尽乃止,然后研豆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牙齿疼痛。用赤小豆擦牙吐涎及吹鼻中。一方:加阿青少许。一方:加花咸少许。

5、乳汁不通。用赤小豆煮汁饮之。

6、前疽初作。用赤小豆末调水敷涂。

7、肋颊热肿。用赤小豆和蜜敷涂,一夜即消。或加芙蓉叶末更好。

8、丹毒如火。用赤小豆末调鸡蛋白,随时敷涂。

9、小便频数。用小豆叶一斤,在豉汁中煮成汤吃下。

10、小儿遗尿。用小豆叶捣汁服下。

黄大豆的功效与作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