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
话说郑安平以兵降魏,应侯范睢是个荐主,法当从坐,于是席藁待罪。秦王曰:“任安平者,本出寡人之意,与丞相无干。”再三抚慰,仍令复职。群臣纷纷议论,秦王恐范睢心上不安,乃下令国中曰:“郑安平有罪,族灭勿论,如有再言其事者,即时斩首!”国人乃不敢复言。
秦王赐范睢食物,比常有加,应侯甚不过意,欲说秦王灭周称帝,以此媚之。于是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
再说楚考烈王闻信陵君大破秦军,春申君黄歇无功,班师而还,叹曰:“平原‘合纵’之谋,非妄言也,寡人恨不得信陵君为将,岂忧秦人哉!”
春申君有惭色,进曰:“向者‘合纵’之议,大王为长;今秦兵新挫,其气已夺,大王诚发使约会列国,并力攻秦;更说周王奉以为主,挟天子以声诛讨,五伯之功,不足道矣。”
楚王大喜,即遣使如周,以伐秦之谋告赧王。赧王已闻秦王欲通三川,意在伐周,今日伐秦,正合著《兵法》“先发制人”之语,如何不从?楚王乃与五国定纵约,刻期大举。
时周赧王一向微弱,虽居天子之位,徒守空名,不能号令,韩、赵分周地为二,以雒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以巩附成周为东周,使两周公治之。赧王自成周迁于王城,依西周公以居,拱手而已。
至是,欲发兵攻秦,命西周公签丁为伍,仅得五六千人,尚不能给车马之费,于是访国中有钱富民,借贷以为军资,与之立券,约以班师之日,将所得卤获,出息偿还。
西周公自将其众,屯于伊阙,以待诸侯之兵。
时韩方被兵,自顾不暇;赵初解围,余畏未息;齐与秦和好,不愿同事;惟燕将乐闲,楚将景阳二枝兵先到,俱列营观望。
秦王闻各国人心不一,无进取之意,益发兵助张唐攻下阳城,别遣将军嬴樛,耀兵十万于函谷关之外。燕、楚之兵约屯三月有余,见他兵不集,军心懈怠,遂各班师。
西周公亦引兵归,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富民俱执券索偿,日攒聚宫门,哗声直达内寝,赧王惭愧,无以应之,乃避于高台之上,后人因名其台曰:“避债台”。
却说秦王闻燕,楚兵散,即命嬴樛与张唐合兵,取路阳城,以攻西周。赧王兵粮两缺,不能守御,欲奔三晋,西周公进曰:“昔太史儋言:‘周、秦五百岁而合,有伯王者出。’今其时矣。秦有混一之势,三晋不日亦为秦有,王不可以再辱,不如捧土自归,犹不失宋、杞之封也!”赧王无计可施,乃率群臣子侄,哭于文武之庙。
三日,捧其所存舆图,亲诣秦军投献,愿束身归咸阳。
嬴樛受其献,共三十六城,户三万。
西周所属地已尽,惟东周仅存,嬴樛先使张唐护送赧王君臣子孙入秦奏捷,自引军入雒阳城,经略地界。
赧王谒见秦王,顿首谢罪。秦王意怜之,以梁城封赧王,降为周公,比于附庸。原日西周公降为家臣,东周公贬爵为君,是为东周君。
赧王年老,往来周、秦不胜劳苦,既至梁城,不逾月病死。
秦王命除其国,又命嬴樛发雒阳丁壮,毁周宗庙,运其祭器,并要搬运九鼎,安放咸阳。周民不愿役秦者,皆逃奔巩城,依东周君以居,亦见人心之不肯忘周矣。
将迁鼎之前一日,居民闻鼎中有哭泣之声,及运至泗水,一鼎忽从舟中飞沉于水底,嬴樛使人没水求之,不见有鼎,但见苍龙一条,鳞鬣怒张,顷刻波涛顿作,舟人恐惧,不敢触之。
嬴樛是夜梦周武王坐于太庙,召樛至,责之曰:“汝何得迁吾重器,毁吾宗庙!”命左右鞭其背三百,嬴樛梦觉,即患背疽,扶病归秦,将八鼎献上秦王,并奏明其状。秦王查阅所失之鼎,正豫州之鼎也,秦王叹曰:“地皆入秦,鼎独不附寡人乎?”欲多发卒徒,更往取之,嬴樛谏曰:“此神物有灵,不可复取。”秦王乃止。嬴樛竟以疽死。
秦王以八鼎及祭器,陈列于秦太庙之中,效祀上帝于雍州,布告列国,俱要朝贡称贺,不来宾者伐之。韩桓惠王首先入朝,稽首称臣;齐、楚、燕、赵皆遣国相入贺;独魏国使者,尚未见到。
秦王命河东守王稽引兵袭魏,王稽素与魏通,私受金钱,遂泄其事,魏王惧,遣使谢罪,亦使太子增为质于秦,委国听令,自此六国,俱宾服于秦。时秦昭襄王之五十二年也。
秦王究通魏之事,召王稽诛之,范睢益不自安。
一日,秦王临朝叹息。范睢进曰:“臣闻‘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今大王临朝而叹,由臣等不职之故,不能为大王分忧,臣敢请罪。”
秦王曰:“夫物不素具,不可以应卒。今武安君诛死,而郑安平背叛,外多强敌,而内无良将,寡人是以忧也!”范睢且惭且惧,不敢对而出。
时有燕人蔡泽者,博学善辩,自负甚高,乘敞车游说诸侯,无所遇。至大梁,遇善相者唐举,问曰:“吾闻先生曾相赵国李兑,言:‘百日之内,持国秉政。’果有之乎?”
唐举曰:“然。”
蔡泽曰:“如仆者,先生以为何如?”
唐举熟视而笑,谓曰:“先生鼻如蝎虫,肩高于项,魋颜蹙眉,两膝挛曲,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耳。”
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年。”
蔡泽笑曰:“吾饭梁啮肥,乘车跃马,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揖让人主之前者,四十三年足矣,尚何求乎?”及再游韩、赵不得意。返魏,于郊外遇盗,釜甑皆为夺去,无以为炊,息于树下,复遇唐举。举戏曰:“先生尚未富贵耶?”
蔡泽曰:“方且觅之。”
唐举曰:“先生金水之骨,当发于西。今秦丞相应侯,用郑安平、王稽皆得重罪,应侯惭惧之甚,必急于卸担。先生何不一往,而困守于此?”
蔡泽曰:“道远难至,奈何?”
唐举解囊中,出数金赠之。
蔡泽得其资助,遂西入咸阳。谓旅邸主人曰:“汝饭必白粱,肉必甘肥,俟吾为丞相时,当厚酬汝。”
主人曰:“客何人,乃望作丞相耶?”
泽曰:“吾姓蔡名泽,乃天下雄辩有智之士,特来求见秦王。秦王若一见我,必然悦我之说,逐应侯而以吾代之,相印立可悬于腰下也。”主人笑其狂,为人述之。
应侯门客闻其语,述于范睢。范睢曰:“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莫不闻,众口之辩,遇我而屈,彼蔡泽者,恶能说秦王而夺吾相印乎?”乃使人往旅邸召蔡泽。
主人谓泽曰:“客祸至矣。客宣言欲代应侯为相,今应府相召,先生若往,必遭大辱。”蔡泽笑曰:“吾见应侯,彼必以相印让我,不须见秦王也。”
主人曰:“客太狂,勿累我。”
蔡泽布衣蹑屩,往见范睢。
睢踞坐以待之。蔡泽长揖不拜。范睢亦不命坐,厉声诘之曰:“外边宣言,欲代我为相者是汝耶?”
蔡泽端立于旁曰:“正是。”
范睢曰:“汝有何辞说,可以夺我爵位?”
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退,将来者进。君今日可以退矣!”
范睢曰:“吾不自退,谁能退之?”
蔡泽曰:“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聪明圣智,行道施德于天下,岂非世所敬慕为贤豪者与?”
范睢应曰:“然。”
蔡泽又曰:“既已得志于天下,而安乐寿考终其天年,簪缨世禄传之子孙,世世不替,与天地相终始,岂非世所谓吉祥善事者与?”
范睢曰:“然。”
蔡泽曰:“若夫秦有商君,楚有吴起,越有大夫种,功成而身不得其死,君亦以为可愿否?”
范睢心中暗想:“此人谈及利害,渐渐相逼,若说不愿,就堕其说术之中了。”乃佯应之曰:“有何不可愿也。夫公孙鞅事孝公,尽公无私,定法以治国中,为秦将,拓地千里;吴起事楚悼王,废贵戚以养战士,南平吴、越,北却三晋;大夫种事越王,能转弱为强,并吞劲吴,为其君报会稽之怨。虽不得其死,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
此时范睢虽然嘴硬,却也不安于坐,起立而听之。蔡泽对曰:“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
孝,家之福也。为孝子者,谁不愿得慈父?为贤臣者,谁不愿得明君?比干忠而殷亡,申生孝而国乱,身虽恶死,而无济于君父?何也,其君父非明且慈也。商君、吴起、大夫种亦不幸而死耳,岂求死以成后世之名哉?夫比干剖而微子去,召忽戮而管仲生。微子、管仲之名,何至出比干、召忽之下乎?故大丈夫处世,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传而身死者,其次也;惟名辱而身全,斯为下耳。”
这段话说得范睢胸中爽快,不觉离席,移步下堂,口中称:“善。”
蔡泽又曰:“君以商君、吴起、大夫种杀身成仁为可愿也,然孰与闳夭之事文王、周公之辅成王乎?”
范睢曰:“商君等弗如也。”
蔡泽曰:“然则今王之信任忠良,惇厚故旧,视秦孝公、楚悼王奚若?”
范睢沉吟少顷,曰:“未知何如。”
蔡泽曰:“君自量功在国家,算无失策,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
范睢又曰:“吾弗如。”
蔡泽曰:“今王之亲信功臣,既不能有过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而君之功绩,又不若商君、吴起、大夫种,然而君之禄位过盛,私家之富倍于三子,如是而不思急流勇退,为自全计,彼三子者,且不能免祸,而况于君乎?夫翠鹄犀象,其处势非不远于死,而竟以死者,惑于饵也。苏秦、智伯之智,非不足以自庇,而竟以死者,惑于贪利不止也。君以匹夫徒步知遇秦王,位为上相,富贵已极,怨已雠而德已报矣,犹然贪恋势利,进而不退,窃恐苏秦、智伯之祸,在所不免。语云:‘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择贤者而荐之?所荐者贤,而荐贤之人益重,君名为辞荣,实则卸担。于是乎寻川岩之乐,享乔松之寿,子孙世世长为应侯,孰与据轻重之势,而蹈不可知之祸哉?”
范睢曰:“先生自谓雄辩有智,今果然也,睢敢不受命。”于是乃延之上坐,待以客礼,遂留于宾馆,设酒食款待。
次日入朝,奏秦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臣所见之人甚众,更无其匹,臣万不及也,臣不敢蔽贤,谨荐之于大王。”
秦王召蔡泽见于便殿,问以兼并六国之计,蔡泽从容条对,深合秦王之意,即日拜为客卿,范睢因谢病,请归相印,秦王不准,睢遂称病笃不起。秦王乃拜蔡泽为丞相,以代范睢,封刚成君,睢老于应。
话分两头,却说燕自昭王复国,在位三十三年,传位于惠王;惠王在位七年,传于武成王;武成王在位十四年,传于孝王;孝王在位三年,传于燕王喜;喜即位,立其子丹为太子。燕王喜之四年,秦昭襄王之五十六年也。
是岁,赵平原君赵胜卒,以廉颇为相国,封信平君。燕王喜以赵国接壤,使其相国栗腹往吊平原君之丧,因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资,约为兄弟。
栗腹冀赵王厚贿,赵王如常礼相待,栗腹意不怿,归报燕王曰:“赵自长平之败,壮者皆死,其孤尚幼,且相国新丧,廉颇已老,若出其不意,分兵伐之,赵可灭也。”燕王惑其言,召昌国君乐闲问之,闲对曰:“赵东邻燕,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貊,四野之地,其民习兵,不可轻伐。”
燕王曰:“吾以三倍之众而伐一,何如?”
乐闲曰:“未可。”
燕王曰:“以五倍伐一,何如?”
乐闲不应。燕王怒曰:“汝以父坟墓在赵,不欲攻赵?”
乐闲曰:“王如不信,臣请试之。”
群臣阿燕王之意,皆曰:“天下焉有五而不能胜一者?”
大夫将渠独切谏曰:“王且勿言众寡,而先言曲直,王方与赵交欢,以五百金为赵王寿,使者还报,而即攻之,不信不义,师必无功。”
燕王不以为然,使栗腹为大将,乐乘佐之,率兵十万攻鄗;使庆秦为副将,乐闲佐之,率兵十万攻代;燕王亲率兵十万为中军,在后接应。
方欲升车,将渠手揽王绶,垂泪言曰:“即伐赵,愿大王勿亲往,恐震惊左右。”燕王怒,以足蹴将渠,渠即抱王足而泣曰:“臣之留大王者,忠心也,王若不听,燕祸至矣!”燕王愈怒,命囚将渠于狱,俟凯旋日杀之。
三军分路而进,旌旗蔽野,杀气腾空,满望踏平赵土,大拓燕疆。赵王闻燕兵将至,集群臣问计,相国廉颇进曰:“燕谓我丧败之余,士伍不充,若大赉国中,使民十五岁以上者,悉持兵佐战,军声一振,燕气自夺。栗腹喜功,原无将略;庆秦无名小子,乐闲、乐乘以昌国君之故,往来燕、赵,不为尽力。燕军可立破也!”乃荐雁门李牧,其才可将。
赵王用廉颇为大将,引兵五万,迎栗腹于鄗;用李牧为副将,引兵五万,迎庆秦于代。
却说廉颇兵至房子城,知栗腹在鄗,乃尽匿其丁壮于铁山,但以老弱列营。
栗腹探知,喜曰:“吾固知赵卒不堪战也!”乃率众急攻鄗城,鄗城人知救兵已至,坚守十五日不下,廉颇率大军赴之,先出疲卒数千人挑战,栗腹留乐乘攻城,亲自出阵,只一合,赵军不能抵当,大败而走,栗腹指麾将士,追逐赵军,约六七里,伏兵齐起,当先一员大将,驰车而出,大叫:“廉颇在此!来将早早受缚!”栗腹大怒,挥刀迎敌,廉颇手段高强,所领俱是选的精卒,一可当百,不数合燕军大败,廉颇生擒栗腹,乐乘闻主将被擒,解围欲走,廉颇使人招之,乐乘遂奔赵军。
恰好李牧救代得胜,斩了庆秦,遣人报捷。
乐闲率余众保于清凉山,廉颇使乐乘为书招闲,闲亦降赵,燕王喜知两路兵俱败没,遂连夜奔回中都。
廉颇长驱直入,筑长围以困之,燕王遣使乞和,乐闲谓廉颇曰:“本倡伐赵之谋者,栗腹也。大夫将渠有先几之明,苦谏不听,被羁在狱,若欲许和,必须要燕王以将渠为相国,使他送款方可。”廉颇从其说,燕王出于无奈,即召将渠于狱中,授相印,将渠辞曰:“臣不幸言而中,岂可幸国之败以为利哉?”
燕王曰:“寡人不听卿言,自取辱败,今将求成于赵,非卿不可。”将渠乃受相印。
谓燕王曰:“乐乘、乐闲虽身投于赵,然其先世有大功于燕,大王宜归其妻子,使其不忘燕德,则和议可速成矣。”燕王从之。将渠乃如赵军,为燕王谢罪,并送还乐闲、乐乘家属。
廉颇许和,因斩栗腹之首,并庆秦之尸,归之于燕,即日班师还赵。
赵王封乐乘为武襄君,乐闲仍称昌国君如故。以李牧为代郡守。
时剧辛为燕守蓟州,燕王以剧辛素与乐毅同事昭王,使为书以招二乐。乐乘、乐闲以燕王不听忠言,竟留于赵。将渠虽为燕相,不出燕王之意,未及半载,托病辞印,燕王遂用剧辛代之,此段话且搁过一边。
再说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年近七十,至秋得病而薨,太子安国君柱立,是为孝文王,立赵女为王后,子楚为太子。韩王闻秦王之丧,首先服衰绖入吊,视丧事,如臣子之礼,诸侯皆遣将相大臣来会葬。孝文王除丧之三日,大宴群臣,席散回宫而死。国人皆疑客卿吕不韦欲子楚速立为王,乃重贿左右,置毒药于酒中,秦王中毒而死,然心惮不韦,无敢言者。
于是不韦同群臣奉子楚嗣位,是为庄襄王,奉华阳夫人为太后,立赵姬为王后,子赵政为太子,去赵字单名政。蔡泽知庄襄王深德吕不韦,欲以为相,乃托病以相印让之,不韦遂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不韦慕孟尝、信陵、平原、春申之名,耻其不如,亦设馆招致宾客,凡三千余人。
再说东周君闻秦连丧二王,国中多事,乃遣宾客往说诸国,欲“合纵”以伐秦。
丞相吕不韦言于庄襄王曰:“西周已灭,而东周一线若存,自谓文武之子孙,欲以鼓动天下,不如尽灭之,以绝人望。”秦王即用不韦为大将,率兵十万伐东周,执其君以归,尽收巩城等七邑。
周自武王己酉受命,终于东周君壬子,历三十七王,共八百七十三年,而祀绝于秦,有歌诀为证:
周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终,
以上盛周十二主,二百五十二年逢。
东迁平桓庄釐惠,襄顷匡定简灵继,
景悼敬元贞定哀,思考威烈安烈序。
显子慎靓赧王亡,东周廿六凑成双,
系出喾子后稷弃,太王王季文王昌。
首尾三十有八主,八百七十年零四,
卜年卜世数过之,宗社灵长古无二。
秦王乘灭周之盛,复遣蒙骜袭韩,拔成皋,荥阳,置三川郡,地界直逼大梁矣。秦王曰:“寡人昔质于赵,几为赵王所杀,此仇不可不报!”乃再遣蒙骜攻赵,取榆次等三十七城,置太原郡,遂南定上党,因攻魏高都不拔,秦王复遣王龁将兵五万助战,魏兵屡败。
如姬言于魏王曰:“秦所以急攻魏者,欺魏也;所以欺魏者,以信陵君不在也;信陵君贤名闻于天下,能得诸侯之力。大王若使人卑辞厚币,召之于赵,使其‘合纵’列国,并力御秦,虽有蒙骜等百辈,何敢正眼视魏哉?”
魏王势在危急,不得已从其计,遣颜恩为使,持相印,益以黄金彩币,往赵迎信陵君。遗以书,略曰:
公子昔不忍赵国之危,今乃忍魏国之危乎?魏急矣,寡人举国引领以待公子之归也,公子幸勿计寡人之过。
信陵君虽居赵国,宾客探信,往来不绝,闻魏将遣使迎己,恨曰:“魏王弃我于赵,十年于兹矣。今事急而召我,非中心念我也!”乃悬书于门下:“有敢为魏王通使者死!”宾客皆相戒,莫敢劝其归者,颜恩至魏半月,不得见公子。魏王复遣使者催促,音信不绝,颜恩欲求门下客为言,俱辞不敢通,欲候信陵君出外,于路上邀之;信陵君为回避魏使,竟不出门,颜恩无可奈何。毕竟信陵君肯归魏否?且看下回分解。
秦王赐范睢食物,比常有加,应侯甚不过意,欲说秦王灭周称帝,以此媚之。于是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
再说楚考烈王闻信陵君大破秦军,春申君黄歇无功,班师而还,叹曰:“平原‘合纵’之谋,非妄言也,寡人恨不得信陵君为将,岂忧秦人哉!”
春申君有惭色,进曰:“向者‘合纵’之议,大王为长;今秦兵新挫,其气已夺,大王诚发使约会列国,并力攻秦;更说周王奉以为主,挟天子以声诛讨,五伯之功,不足道矣。”
楚王大喜,即遣使如周,以伐秦之谋告赧王。赧王已闻秦王欲通三川,意在伐周,今日伐秦,正合著《兵法》“先发制人”之语,如何不从?楚王乃与五国定纵约,刻期大举。
时周赧王一向微弱,虽居天子之位,徒守空名,不能号令,韩、赵分周地为二,以雒邑之河南王城为西周,以巩附成周为东周,使两周公治之。赧王自成周迁于王城,依西周公以居,拱手而已。
至是,欲发兵攻秦,命西周公签丁为伍,仅得五六千人,尚不能给车马之费,于是访国中有钱富民,借贷以为军资,与之立券,约以班师之日,将所得卤获,出息偿还。
西周公自将其众,屯于伊阙,以待诸侯之兵。
时韩方被兵,自顾不暇;赵初解围,余畏未息;齐与秦和好,不愿同事;惟燕将乐闲,楚将景阳二枝兵先到,俱列营观望。
秦王闻各国人心不一,无进取之意,益发兵助张唐攻下阳城,别遣将军嬴樛,耀兵十万于函谷关之外。燕、楚之兵约屯三月有余,见他兵不集,军心懈怠,遂各班师。
西周公亦引兵归,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富民俱执券索偿,日攒聚宫门,哗声直达内寝,赧王惭愧,无以应之,乃避于高台之上,后人因名其台曰:“避债台”。
却说秦王闻燕,楚兵散,即命嬴樛与张唐合兵,取路阳城,以攻西周。赧王兵粮两缺,不能守御,欲奔三晋,西周公进曰:“昔太史儋言:‘周、秦五百岁而合,有伯王者出。’今其时矣。秦有混一之势,三晋不日亦为秦有,王不可以再辱,不如捧土自归,犹不失宋、杞之封也!”赧王无计可施,乃率群臣子侄,哭于文武之庙。
三日,捧其所存舆图,亲诣秦军投献,愿束身归咸阳。
嬴樛受其献,共三十六城,户三万。
西周所属地已尽,惟东周仅存,嬴樛先使张唐护送赧王君臣子孙入秦奏捷,自引军入雒阳城,经略地界。
赧王谒见秦王,顿首谢罪。秦王意怜之,以梁城封赧王,降为周公,比于附庸。原日西周公降为家臣,东周公贬爵为君,是为东周君。
赧王年老,往来周、秦不胜劳苦,既至梁城,不逾月病死。
秦王命除其国,又命嬴樛发雒阳丁壮,毁周宗庙,运其祭器,并要搬运九鼎,安放咸阳。周民不愿役秦者,皆逃奔巩城,依东周君以居,亦见人心之不肯忘周矣。
将迁鼎之前一日,居民闻鼎中有哭泣之声,及运至泗水,一鼎忽从舟中飞沉于水底,嬴樛使人没水求之,不见有鼎,但见苍龙一条,鳞鬣怒张,顷刻波涛顿作,舟人恐惧,不敢触之。
嬴樛是夜梦周武王坐于太庙,召樛至,责之曰:“汝何得迁吾重器,毁吾宗庙!”命左右鞭其背三百,嬴樛梦觉,即患背疽,扶病归秦,将八鼎献上秦王,并奏明其状。秦王查阅所失之鼎,正豫州之鼎也,秦王叹曰:“地皆入秦,鼎独不附寡人乎?”欲多发卒徒,更往取之,嬴樛谏曰:“此神物有灵,不可复取。”秦王乃止。嬴樛竟以疽死。
秦王以八鼎及祭器,陈列于秦太庙之中,效祀上帝于雍州,布告列国,俱要朝贡称贺,不来宾者伐之。韩桓惠王首先入朝,稽首称臣;齐、楚、燕、赵皆遣国相入贺;独魏国使者,尚未见到。
秦王命河东守王稽引兵袭魏,王稽素与魏通,私受金钱,遂泄其事,魏王惧,遣使谢罪,亦使太子增为质于秦,委国听令,自此六国,俱宾服于秦。时秦昭襄王之五十二年也。
秦王究通魏之事,召王稽诛之,范睢益不自安。
一日,秦王临朝叹息。范睢进曰:“臣闻‘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今大王临朝而叹,由臣等不职之故,不能为大王分忧,臣敢请罪。”
秦王曰:“夫物不素具,不可以应卒。今武安君诛死,而郑安平背叛,外多强敌,而内无良将,寡人是以忧也!”范睢且惭且惧,不敢对而出。
时有燕人蔡泽者,博学善辩,自负甚高,乘敞车游说诸侯,无所遇。至大梁,遇善相者唐举,问曰:“吾闻先生曾相赵国李兑,言:‘百日之内,持国秉政。’果有之乎?”
唐举曰:“然。”
蔡泽曰:“如仆者,先生以为何如?”
唐举熟视而笑,谓曰:“先生鼻如蝎虫,肩高于项,魋颜蹙眉,两膝挛曲,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蔡泽知唐举戏之,乃曰:“富贵吾所自有,吾所不知者寿耳。”
唐举曰:“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年。”
蔡泽笑曰:“吾饭梁啮肥,乘车跃马,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腰,揖让人主之前者,四十三年足矣,尚何求乎?”及再游韩、赵不得意。返魏,于郊外遇盗,釜甑皆为夺去,无以为炊,息于树下,复遇唐举。举戏曰:“先生尚未富贵耶?”
蔡泽曰:“方且觅之。”
唐举曰:“先生金水之骨,当发于西。今秦丞相应侯,用郑安平、王稽皆得重罪,应侯惭惧之甚,必急于卸担。先生何不一往,而困守于此?”
蔡泽曰:“道远难至,奈何?”
唐举解囊中,出数金赠之。
蔡泽得其资助,遂西入咸阳。谓旅邸主人曰:“汝饭必白粱,肉必甘肥,俟吾为丞相时,当厚酬汝。”
主人曰:“客何人,乃望作丞相耶?”
泽曰:“吾姓蔡名泽,乃天下雄辩有智之士,特来求见秦王。秦王若一见我,必然悦我之说,逐应侯而以吾代之,相印立可悬于腰下也。”主人笑其狂,为人述之。
应侯门客闻其语,述于范睢。范睢曰:“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莫不闻,众口之辩,遇我而屈,彼蔡泽者,恶能说秦王而夺吾相印乎?”乃使人往旅邸召蔡泽。
主人谓泽曰:“客祸至矣。客宣言欲代应侯为相,今应府相召,先生若往,必遭大辱。”蔡泽笑曰:“吾见应侯,彼必以相印让我,不须见秦王也。”
主人曰:“客太狂,勿累我。”
蔡泽布衣蹑屩,往见范睢。
睢踞坐以待之。蔡泽长揖不拜。范睢亦不命坐,厉声诘之曰:“外边宣言,欲代我为相者是汝耶?”
蔡泽端立于旁曰:“正是。”
范睢曰:“汝有何辞说,可以夺我爵位?”
蔡泽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四时之序,成功者退,将来者进。君今日可以退矣!”
范睢曰:“吾不自退,谁能退之?”
蔡泽曰:“夫人生百体坚强,手足便利,聪明圣智,行道施德于天下,岂非世所敬慕为贤豪者与?”
范睢应曰:“然。”
蔡泽又曰:“既已得志于天下,而安乐寿考终其天年,簪缨世禄传之子孙,世世不替,与天地相终始,岂非世所谓吉祥善事者与?”
范睢曰:“然。”
蔡泽曰:“若夫秦有商君,楚有吴起,越有大夫种,功成而身不得其死,君亦以为可愿否?”
范睢心中暗想:“此人谈及利害,渐渐相逼,若说不愿,就堕其说术之中了。”乃佯应之曰:“有何不可愿也。夫公孙鞅事孝公,尽公无私,定法以治国中,为秦将,拓地千里;吴起事楚悼王,废贵戚以养战士,南平吴、越,北却三晋;大夫种事越王,能转弱为强,并吞劲吴,为其君报会稽之怨。虽不得其死,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
此时范睢虽然嘴硬,却也不安于坐,起立而听之。蔡泽对曰:“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
孝,家之福也。为孝子者,谁不愿得慈父?为贤臣者,谁不愿得明君?比干忠而殷亡,申生孝而国乱,身虽恶死,而无济于君父?何也,其君父非明且慈也。商君、吴起、大夫种亦不幸而死耳,岂求死以成后世之名哉?夫比干剖而微子去,召忽戮而管仲生。微子、管仲之名,何至出比干、召忽之下乎?故大丈夫处世,身名俱全者,上也;名可传而身死者,其次也;惟名辱而身全,斯为下耳。”
这段话说得范睢胸中爽快,不觉离席,移步下堂,口中称:“善。”
蔡泽又曰:“君以商君、吴起、大夫种杀身成仁为可愿也,然孰与闳夭之事文王、周公之辅成王乎?”
范睢曰:“商君等弗如也。”
蔡泽曰:“然则今王之信任忠良,惇厚故旧,视秦孝公、楚悼王奚若?”
范睢沉吟少顷,曰:“未知何如。”
蔡泽曰:“君自量功在国家,算无失策,孰与商君、吴起、大夫种?”
范睢又曰:“吾弗如。”
蔡泽曰:“今王之亲信功臣,既不能有过于秦孝公、楚悼王、越王勾践,而君之功绩,又不若商君、吴起、大夫种,然而君之禄位过盛,私家之富倍于三子,如是而不思急流勇退,为自全计,彼三子者,且不能免祸,而况于君乎?夫翠鹄犀象,其处势非不远于死,而竟以死者,惑于饵也。苏秦、智伯之智,非不足以自庇,而竟以死者,惑于贪利不止也。君以匹夫徒步知遇秦王,位为上相,富贵已极,怨已雠而德已报矣,犹然贪恋势利,进而不退,窃恐苏秦、智伯之祸,在所不免。语云:‘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择贤者而荐之?所荐者贤,而荐贤之人益重,君名为辞荣,实则卸担。于是乎寻川岩之乐,享乔松之寿,子孙世世长为应侯,孰与据轻重之势,而蹈不可知之祸哉?”
范睢曰:“先生自谓雄辩有智,今果然也,睢敢不受命。”于是乃延之上坐,待以客礼,遂留于宾馆,设酒食款待。
次日入朝,奏秦王曰:“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臣所见之人甚众,更无其匹,臣万不及也,臣不敢蔽贤,谨荐之于大王。”
秦王召蔡泽见于便殿,问以兼并六国之计,蔡泽从容条对,深合秦王之意,即日拜为客卿,范睢因谢病,请归相印,秦王不准,睢遂称病笃不起。秦王乃拜蔡泽为丞相,以代范睢,封刚成君,睢老于应。
话分两头,却说燕自昭王复国,在位三十三年,传位于惠王;惠王在位七年,传于武成王;武成王在位十四年,传于孝王;孝王在位三年,传于燕王喜;喜即位,立其子丹为太子。燕王喜之四年,秦昭襄王之五十六年也。
是岁,赵平原君赵胜卒,以廉颇为相国,封信平君。燕王喜以赵国接壤,使其相国栗腹往吊平原君之丧,因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资,约为兄弟。
栗腹冀赵王厚贿,赵王如常礼相待,栗腹意不怿,归报燕王曰:“赵自长平之败,壮者皆死,其孤尚幼,且相国新丧,廉颇已老,若出其不意,分兵伐之,赵可灭也。”燕王惑其言,召昌国君乐闲问之,闲对曰:“赵东邻燕,西接秦境,南错韩、魏,北连胡貊,四野之地,其民习兵,不可轻伐。”
燕王曰:“吾以三倍之众而伐一,何如?”
乐闲曰:“未可。”
燕王曰:“以五倍伐一,何如?”
乐闲不应。燕王怒曰:“汝以父坟墓在赵,不欲攻赵?”
乐闲曰:“王如不信,臣请试之。”
群臣阿燕王之意,皆曰:“天下焉有五而不能胜一者?”
大夫将渠独切谏曰:“王且勿言众寡,而先言曲直,王方与赵交欢,以五百金为赵王寿,使者还报,而即攻之,不信不义,师必无功。”
燕王不以为然,使栗腹为大将,乐乘佐之,率兵十万攻鄗;使庆秦为副将,乐闲佐之,率兵十万攻代;燕王亲率兵十万为中军,在后接应。
方欲升车,将渠手揽王绶,垂泪言曰:“即伐赵,愿大王勿亲往,恐震惊左右。”燕王怒,以足蹴将渠,渠即抱王足而泣曰:“臣之留大王者,忠心也,王若不听,燕祸至矣!”燕王愈怒,命囚将渠于狱,俟凯旋日杀之。
三军分路而进,旌旗蔽野,杀气腾空,满望踏平赵土,大拓燕疆。赵王闻燕兵将至,集群臣问计,相国廉颇进曰:“燕谓我丧败之余,士伍不充,若大赉国中,使民十五岁以上者,悉持兵佐战,军声一振,燕气自夺。栗腹喜功,原无将略;庆秦无名小子,乐闲、乐乘以昌国君之故,往来燕、赵,不为尽力。燕军可立破也!”乃荐雁门李牧,其才可将。
赵王用廉颇为大将,引兵五万,迎栗腹于鄗;用李牧为副将,引兵五万,迎庆秦于代。
却说廉颇兵至房子城,知栗腹在鄗,乃尽匿其丁壮于铁山,但以老弱列营。
栗腹探知,喜曰:“吾固知赵卒不堪战也!”乃率众急攻鄗城,鄗城人知救兵已至,坚守十五日不下,廉颇率大军赴之,先出疲卒数千人挑战,栗腹留乐乘攻城,亲自出阵,只一合,赵军不能抵当,大败而走,栗腹指麾将士,追逐赵军,约六七里,伏兵齐起,当先一员大将,驰车而出,大叫:“廉颇在此!来将早早受缚!”栗腹大怒,挥刀迎敌,廉颇手段高强,所领俱是选的精卒,一可当百,不数合燕军大败,廉颇生擒栗腹,乐乘闻主将被擒,解围欲走,廉颇使人招之,乐乘遂奔赵军。
恰好李牧救代得胜,斩了庆秦,遣人报捷。
乐闲率余众保于清凉山,廉颇使乐乘为书招闲,闲亦降赵,燕王喜知两路兵俱败没,遂连夜奔回中都。
廉颇长驱直入,筑长围以困之,燕王遣使乞和,乐闲谓廉颇曰:“本倡伐赵之谋者,栗腹也。大夫将渠有先几之明,苦谏不听,被羁在狱,若欲许和,必须要燕王以将渠为相国,使他送款方可。”廉颇从其说,燕王出于无奈,即召将渠于狱中,授相印,将渠辞曰:“臣不幸言而中,岂可幸国之败以为利哉?”
燕王曰:“寡人不听卿言,自取辱败,今将求成于赵,非卿不可。”将渠乃受相印。
谓燕王曰:“乐乘、乐闲虽身投于赵,然其先世有大功于燕,大王宜归其妻子,使其不忘燕德,则和议可速成矣。”燕王从之。将渠乃如赵军,为燕王谢罪,并送还乐闲、乐乘家属。
廉颇许和,因斩栗腹之首,并庆秦之尸,归之于燕,即日班师还赵。
赵王封乐乘为武襄君,乐闲仍称昌国君如故。以李牧为代郡守。
时剧辛为燕守蓟州,燕王以剧辛素与乐毅同事昭王,使为书以招二乐。乐乘、乐闲以燕王不听忠言,竟留于赵。将渠虽为燕相,不出燕王之意,未及半载,托病辞印,燕王遂用剧辛代之,此段话且搁过一边。
再说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年近七十,至秋得病而薨,太子安国君柱立,是为孝文王,立赵女为王后,子楚为太子。韩王闻秦王之丧,首先服衰绖入吊,视丧事,如臣子之礼,诸侯皆遣将相大臣来会葬。孝文王除丧之三日,大宴群臣,席散回宫而死。国人皆疑客卿吕不韦欲子楚速立为王,乃重贿左右,置毒药于酒中,秦王中毒而死,然心惮不韦,无敢言者。
于是不韦同群臣奉子楚嗣位,是为庄襄王,奉华阳夫人为太后,立赵姬为王后,子赵政为太子,去赵字单名政。蔡泽知庄襄王深德吕不韦,欲以为相,乃托病以相印让之,不韦遂为丞相,封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不韦慕孟尝、信陵、平原、春申之名,耻其不如,亦设馆招致宾客,凡三千余人。
再说东周君闻秦连丧二王,国中多事,乃遣宾客往说诸国,欲“合纵”以伐秦。
丞相吕不韦言于庄襄王曰:“西周已灭,而东周一线若存,自谓文武之子孙,欲以鼓动天下,不如尽灭之,以绝人望。”秦王即用不韦为大将,率兵十万伐东周,执其君以归,尽收巩城等七邑。
周自武王己酉受命,终于东周君壬子,历三十七王,共八百七十三年,而祀绝于秦,有歌诀为证:
周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终,
以上盛周十二主,二百五十二年逢。
东迁平桓庄釐惠,襄顷匡定简灵继,
景悼敬元贞定哀,思考威烈安烈序。
显子慎靓赧王亡,东周廿六凑成双,
系出喾子后稷弃,太王王季文王昌。
首尾三十有八主,八百七十年零四,
卜年卜世数过之,宗社灵长古无二。
秦王乘灭周之盛,复遣蒙骜袭韩,拔成皋,荥阳,置三川郡,地界直逼大梁矣。秦王曰:“寡人昔质于赵,几为赵王所杀,此仇不可不报!”乃再遣蒙骜攻赵,取榆次等三十七城,置太原郡,遂南定上党,因攻魏高都不拔,秦王复遣王龁将兵五万助战,魏兵屡败。
如姬言于魏王曰:“秦所以急攻魏者,欺魏也;所以欺魏者,以信陵君不在也;信陵君贤名闻于天下,能得诸侯之力。大王若使人卑辞厚币,召之于赵,使其‘合纵’列国,并力御秦,虽有蒙骜等百辈,何敢正眼视魏哉?”
魏王势在危急,不得已从其计,遣颜恩为使,持相印,益以黄金彩币,往赵迎信陵君。遗以书,略曰:
公子昔不忍赵国之危,今乃忍魏国之危乎?魏急矣,寡人举国引领以待公子之归也,公子幸勿计寡人之过。
信陵君虽居赵国,宾客探信,往来不绝,闻魏将遣使迎己,恨曰:“魏王弃我于赵,十年于兹矣。今事急而召我,非中心念我也!”乃悬书于门下:“有敢为魏王通使者死!”宾客皆相戒,莫敢劝其归者,颜恩至魏半月,不得见公子。魏王复遣使者催促,音信不绝,颜恩欲求门下客为言,俱辞不敢通,欲候信陵君出外,于路上邀之;信陵君为回避魏使,竟不出门,颜恩无可奈何。毕竟信陵君肯归魏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相关文章
- 《第一百八回 兼六国混一舆图 号始皇建立郡县》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王翦代李信为大将,率军六十万,声言伐楚,项燕守东冈以拒之,见秦兵......
- 《第一百七回 献地图荆轲闹秦庭 论兵法王翦代李信》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荆轲平日常与人论剑术,少所许可,惟心服榆次人盖聂,自以为不及。......
- 《第一百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赵王迁五年,代中地震,墙屋倾倒大半,平地裂开百三十步,邯郸大旱,民......
- 《第一百五回 茅焦解衣谏秦王 李牧坚壁却桓齮》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秦大夫陈忠死后,相继而谏者不止,秦王辄戮之,陈尸阙下,前后凡诛杀......
- 《第一百四回 甘罗童年取高位 嫪毐伪腐乱秦宫》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王翦退军十里,吩咐深沟高垒,分守险阨,不许出战;却发军二万,往助桓......
- 《第一百三回 李国舅争权除黄歇 樊於期传檄讨秦王》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庞煖欲乘败燕之威,‘合纵’列国,为并力图秦之计。除......
- 《第一百二回 华阴道信陵败蒙骜 胡卢河庞煖斩剧辛》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颜恩欲见信陵君不得,宾客不肯为通,正无奈何,适博徒毛公和卖浆薛......
- 《第一百一回 秦王灭周迁九鼎 廉颇败燕杀二将》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郑安平以兵降魏,应侯范睢是个荐主,法当从坐,于是席藁待罪。秦王......
- 《第一百回 鲁仲连不肯帝秦 信陵君窃符救赵》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吕不韦同著王孙异人,辞了秦王,竟至咸阳。先有人报知太子安国君......
- 《第九十九回 武安君含冤死杜邮 吕不韦巧计归异人》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赵孝成王初时接得赵括捷报,心中大喜,已后闻赵军困于长平,正欲商......
- 《第九十八回 质平原秦王索魏齐 败长平白起坑赵卒》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须贾得命,连夜奔回大梁,来见魏王,述范睢吩咐之语,那送家眷是小事......
- 《第九十七回 死范睢计逃秦国 假张禄廷辱魏使》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大梁人范睢字叔,有谈天说地之能,安邦定国之志。欲求事魏王,因家......
- 《第九十六回 蔺相如两屈秦王 马服君单解韩围》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却说赵惠文王宠用一个内侍,姓缪名贤,官拜宦者令,颇干预政事。忽一日......
- 《第九十五回 说四国乐毅灭齐 驱火牛田单破燕》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燕昭王自即位之后,日夜以报齐雪耻为事,吊死问孤,与士卒同甘苦,尊......
- 《第九十四回 冯谖弹铗客孟尝 齐王纠兵伐桀宋》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孟尝君自秦逃归,道经于赵,平原君赵胜出迎于三十里外,极其恭敬。......
- 《第九十三回 赵主父饿死沙邱宫 孟尝君偷过函谷关》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赵武灵王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噣,广鬓虬髯,面黑有光,胸开三尺,气雄......
- 《第九十二回 赛举鼎秦武王绝胫 莽赴会楚怀王陷秦》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楚怀王恨张仪欺诈,愿自献黔中之地,只要换张仪一人。左右忌嫉张......
- 《第九十一回 学让国燕哙召兵 伪献地张仪欺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苏秦既“合纵”六国,遂将纵约写一通,投于秦关,关吏送......
- 《第九十回 苏秦合纵相六国 张仪被激往秦邦》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苏秦、张仪辞鬼谷下山,张仪自往魏国去了,苏秦回至洛阳家中。老......
- 《第八十九回 马陵道万弩射庞涓 咸阳市五牛分商鞅》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庞涓同太子申起兵伐韩,行过外黄,有布衣徐生请见太子。太子问曰......
- 《第八十八回 孙膑佯狂脱祸 庞涓兵败桂陵》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孙膑行至魏国,即寓于庞涓府中,膑谢涓举荐之恩。涓有德色,膑又述......
-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卫人公孙鞅原是卫侯之支庶,素好刑名之学,因见卫国微弱,不足展其......
- 《第八十六回 吴起杀妻求将 驺忌鼓琴取相》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吴起,卫国人,少居里中,以击剑无赖,为母所责,起自啮其臂出血,与母誓......
- 《第八十五回 乐羊子怒啜中山羹 西门豹乔送河伯妇》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赵无恤被豫让三击其衣,连打三个寒噤,豫让死后,无恤视衣砍处,皆有......
- 《第八十四回 智伯决水灌晋阳 豫让击衣报襄子》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智伯名瑶,乃智武子跞之孙,智宣子徐吾之子。徐吾欲建嗣,谋于族人......
- 《第八十三回 诛芈胜叶公定楚 灭夫差越王称霸》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卫庄公蒯瞆因府藏宝货俱被出公辄取去,谋于浑良夫,良夫曰:&ldquo......
- 《第八十二回 杀子胥夫差争歃 纳蒯瞆子路结缨》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周敬王三十六年春,越王勾践使大夫诸稽郢帅兵三千,助吴攻齐,吴王......
- 《第八十一回 美人计吴宫宠西施 言语科子贡说列国》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越王勾践欲访求境内美女,献于吴王,文种献计曰:“愿得王之......
- 《第八十回 夫差违谏释越 勾践竭力事吴》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越大夫文种蒙吴王夫差许其行成,回报越王,言:“吴王已班师......
- 《第七十九回 归女乐黎弥阻孔子 栖会稽文种通宰嚭》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齐侯自会夹谷归后,晏婴病卒。景公哀泣数日,正忧朝中乏人,复闻孔......
- 《第七十八回 会夹谷孔子却齐 堕三都闻人伏法》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齐景公见晋不能伐楚,人心星散,代兴之谋愈急,乃纠合卫、郑,自称盟......
- 《第七十七回 泣秦庭申包胥借兵 退吴师楚昭王返国》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伍员屯兵于随国之南鄙,使人致书于随侯,书中大约言:“周之......
- 《第七十六回 楚昭王弃郢西奔 伍子胥掘墓鞭尸》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沈尹戍去后,吴、楚夹汉水而军,相持数日。武城黑欲献媚于令尹,进......
- 《第七十五回 孙武子演阵斩美姬 蔡昭侯纳质乞吴师》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庆忌临死,诫左右勿杀要离,以成其名。左右欲释放要离,要离不肯行......
- 《第七十四回 囊瓦惧谤诛无极 要离贪名刺庆忌》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费无极心忌伯郤宛,与鄢将师商量出一个计策来,诈谓囊瓦曰:&ldquo......
- 《第七十三回 伍员吹箫乞吴市 专诸进炙刺王僚》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渔丈人已渡伍员,又与饮食,不受其剑,伍员去而复回,求丈人秘密其事......
- 《第七十二回 棠公尚捐躯奔父难 伍子胥微服过昭关》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伍员字子胥,监利人,生得身长一丈,腰大十围,眉广一尺,目光如电,有扛......
- 《第七十一回 晏平仲二桃杀三士 楚平王娶媳逐世子》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齐景公归自平邱,虽然惧晋兵威,一时受歃,已知其无远大之谋,遂有志......
- 《第七十回 杀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齐鲁晋昭公寻盟》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周景王十二年,楚灵王既灭陈、蔡,又迁许、胡、沈、道、房、申六......
- 《第六十九回 楚灵王挟诈灭陈蔡 晏平仲巧辩服荆蛮》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陈哀公名溺,其元妃郑姬生子偃师,已立为世子矣。次妃生公子留,三......
- 《第六十八回 贺祁师旷辨新声 散家财陈氏买齐国》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楚灵王有一癖性,偏好细腰。不问男女,凡腰围粗大者,一见便如眼中......
- 《第六十七回 卢蒲癸计逐庆封 楚灵王大合诸侯》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周灵王长子名晋,字子乔,聪明天纵,好吹笙,作凤凰鸣。立为太子,年十......
- 《第六十六回 杀宁喜子鱄出奔 戮崔杼庆封独相》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殖绰帅选卒千人,去袭晋戍,三百人不勾一扫,遂屯兵于茅氏,遣人如卫......
- 《第六十五回 弑齐光崔庆专权 纳卫衎宁喜擅政》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周灵王二十三年夏五月,莒黎比公因许齐侯岁岁来朝,是月亲自至临......
- 《第六十四回 曲沃城栾盈灭族 且于门杞梁死战》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却说范匄虽遣其子范鞅往迎魏舒,未知逆顺如何,心中委决不下,亲自登城......
- 《第六十三回 老祁奚力救羊舌 小范鞅智劫魏舒》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箕遗正在叔虎家中,只等黄渊到来,夜半时候,一齐发作,却被范鞅领兵......
- 《第六十二回 诸侯同心围齐国 晋臣合计逐栾盈》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尹公佗不信庾公之言,复身来追卫侯,驰二十余里,方才赶著。公孙丁......
- 《第六十一回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 孙林父因歌逐献公》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晋及诸侯之兵,围了偪阳城二十四日,攻打不下,忽然天降大雨,平地水......
- 《第六十回 智武子分军肆敌 偪阳城三将斗力》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周简王十三年夏四月,楚共王用右尹壬夫之计,亲统大军,同郑成公伐......
- 《第五十九回 宠胥童晋国大乱 诛岸贾赵氏复兴》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楚中军元帅公子侧平日好饮,一饮百觚不止,一醉竟日不醒。楚共王......
- 《第五十八回 说秦伯魏相迎医 报魏錡养叔献艺》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晋景公被蓬头大鬼所击,口吐鲜血,闷倒在地,内侍扶入内寝,良久方醒......
- 《第五十七回 娶夏姬巫臣逃晋 围下宫程婴匿孤》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晋兵追齐侯,行四百五十里,至一地,名袁娄,安营下寨,打点攻城。齐顷......
- 《第五十六回 萧夫人登台笑客 逢丑父易服免君》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荀林父用郤雍治盗,羊舌职度郤雍必不得其死,林父请问其说。羊舌......
- 《第五十五回 华元登床劫子反 老人结草亢杜回》原文翻译 - - 《东周列国志》下卷 - - 话说楚庄王大集群臣,计议却晋之事。公子侧进曰:“楚所善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