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
难得糊涂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公的时候,政治、社会,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
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移的定例。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忌的。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人做不到的。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这点大家还可以做得到。但是其实无华、老实平淡、笨笨无能的样子,“其愚不可及也”,这就很难做到了。
这里我们就想到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这也是孔子说宁武子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宁武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很有名的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经历卫国两代的变动,由卫文公到卫成公,两朝代完全不同,宁武子却安然地做卫国的两朝元老。“邦有道则知”,这个邦就是古时国家的别称,国家政治上了正轨,他的智慧、能力、才具发挥出来,了不起!可是后来到了卫成公的时候,政治、社会,一切都非常混乱,情况险恶,他还在朝,也参加了这个政治,可是他在“邦无道”的时候,却表现得愚蠢鲁钝,好像什么都很无知。但从历史上看出他并不笨,他对于当时的政权、社会,在无形之中,局外人看不见的情形下,在努力挽救。表面上好像他碌碌无能,没有什么表现,可是他对于国家、社会真的做了事。所以孔子给他下了一个断语:“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说宁武子那种聪明才智的表现,有的人还可做得到,但处于乱世那种愚笨的表演,就难以学到了。
人们到了社会历史发生变动的时候,尤其是古代帝王政权变乱时,在前一个君王手上,充分表现了政治才能的人,本来是很容易遭忌的。这是政治上千古以来不移的定例。何以如此?有点莫名其妙的,也许是人类心理的通病,能干了会有人妒忌的。为什么妒忌?只能说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我们必须以学问、道德来消磨它。这种妒忌心理,到了事业或利害相对的时候,就忌刻别人。所以学问之道,就要了解自己的心理,把这些罪恶的心理,消磨了、转化了,那才是真正“仁道”之“仁”。所以孔子说到宁武子,当初他的才能表现得那么高,应该遭人家的妒忌;但是到了变乱的时候,他表现很碌碌无能,没人打击他,也没有人仇恨他,这一点修养是别人做不到的。人在得意时,聪明才智很容易露锋芒;“其知可及也”,这点大家还可以做得到。但是其实无华、老实平淡、笨笨无能的样子,“其愚不可及也”,这就很难做到了。
这里我们就想到清朝名士郑板桥,说过几句很了不起的话:“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绝顶聪明的人,不是故意装糊涂,而是把自己聪明的锋芒收敛起来,而转进糊涂,这就更难了。下一句话说待人接物,遇事退一步,把利益权位都让给人家,心里很舒服,并不希望人家事后报答,只要当时心里舒服就好。这也是孔子说宁武子的“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的另一引伸。
上一篇:不如归去
下一篇:想得太过了
难得糊涂相关文章
- 《一乐也的对话》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
- 《不如归去》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下面讲到: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难得糊涂》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
- 《想得太过了》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上面列举出“忠”的榜样和“清”的榜样,接着......
- 《濯足沧浪哪得清》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崔子弑其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 《进退揖让之间》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这里又批评当时历史上另外一个人——令尹子文:子张问曰......
- 《玩物丧志》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接下去,谈到了臧文仲。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我们首先......
- 《名臣的典范》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孔子又批评一个人,是当时春秋时代,比孔子稍稍早一点,郑国有名的首相......
- 《盖棺成定论》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本篇这一节之前,都是讲学生的故事。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
- 《孔门文武事功的二子》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子贡如何的捧孔子,下面便是明证: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
- 《推己及人难又难》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人到无求品自高》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这里讲到另外一个人了。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
- 《手倦抛书午梦长》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下面一个大问题来了: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 《吾爱吾师》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
- 《孔门弟子画像》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讲到这里,来一串总评。同时可看出孔子说话的艺术。孟武伯问:子路仁......
- 《孔子要出国》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老师论评学生的记载到这里,又一转,来一个轻松的题材。子曰:道不行,乘......
- 《立己易 立人难》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漆雕开是孔子学生中专门......
- 《深深海底行》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下面再说一个孔子的学生冉雍,号仲弓,比孔子少二十九岁,是平民出身,但......
- 《高高山顶立》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子贡问曰:赐也如何?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贡看见老师评......
- 《孔子选女婿》原文翻译 - - 《论语别裁》公冶长 - - 这一篇以公冶长为篇名,他是孔子的学生,在《史记》孔门弟子传,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