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是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南怀瑾。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

《论语别裁》章节目录:《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曰

《论语别裁》颜渊

  • 1.交友的艺术》 交友的艺术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交友的艺术其内容如下: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有一天,子贡问孔子交友之道,应该如何?我们知道,有时候交朋友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上论《里仁》篇中子游曾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对上位者如有不对的地方,做干部的,为了尽忠心...
  • 2.樊迟问“知”“仁”》 樊迟问“知”“仁”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樊迟问“知”“仁”其内容如下: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樊迟...
  • 3.修养上的三叉路口》 修养上的三叉路口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修养上的三叉路口其内容如下:下面是讲个人修养的问题: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樊迟是孔子学生。“舞雩”,犹如现代的交谊厅,有一次,他跟孔子在“舞雩之...
  • 4.闻人与贤达》 闻人与贤达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闻人与贤达其内容如下:下面讲到社会思想了: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在这里,第一个要解...
  • 5.风吹草动》 风吹草动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风吹草动其内容如下:下面仍是季康子问政治方面的一个道理,当然这不是在一天之内问的,而是编书的把它连在一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又问孔子说,用以杀止杀的方...
  • 6.上不正下便歪》 上不正下便歪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上不正下便歪其内容如下: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个话大家都很熟,这是我们中国人对“政”这个名称的解释。政就是“正”,所谓政治的道理,就是领导社会走上一个正道。刚才我们讲到真、善、美的哲学观点,现在引用哲学...
  • 7.完美之不易》 完美之不易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完美之不易其内容如下: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子张问个人去从政,担任公家的职务,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八个字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但...
  • 8.理难清》 理难清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理难清其内容如下:由片言折狱,就谈到彼此意见的相争了。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原告被告两方的打官司,这是法律上的常事,是普通的讼事。两方朋友有问题,听双方争执的意见,这也是讼事。我发现假使去做法官将无法下裁决,因为我听甲方说的觉得很有道理,听乙方...
  • 9.能平不平的子路》 能平不平的子路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能平不平的子路其内容如下:下面是对于政治、立身处世、作人做事有关的个人修养: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在尺牍中常常可以看到“片言折狱”这句话。“片言”的来源,就是出自《论语》中孔子的这句话。现代语就是“一句话&rdqu...
  • 10.相对的人为政治》 相对的人为政治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相对的人为政治其内容如下:下面跟着是齐景公问的: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就是中国政治哲学了,从古中国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伦常文化的基础上。就是孔子所讲的“君君、...
  • 11.知人易自知难》 知人易自知难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知人易自知难其内容如下: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是一个大问题。既关系个人的修养(内圣),也关系到领导人的修养(外用)。“崇德”是个名词,“辨惑”也是一个名词...
  • 12.吃饭大如天》 吃饭大如天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吃饭大如天其内容如下: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一段是有关于国家的财政思想,古时候,国家政府的支用,都靠老百姓纳税而来。古代的赋税有个名称叫“彻”,大概是收十分...
  • 13.书画琴棋诗酒花》 书画琴棋诗酒花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书画琴棋诗酒花其内容如下:讲小的方面,个人文与质的关系。有些人有天才,本质很好,可惜学识不够,乃至于写一封信也写不好。在前一辈的朋友当中,我发现很多人了不起。民国建立以后,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各方面有许多人都了不起。讲才具也很大,对社会国家蛮有贡献,文字虽然...
  • 14.继绝传薪》 继绝传薪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继绝传薪其内容如下:由此引伸出来,我们看到,国家民族的兴衰,端赖于文质的均衡发展。现在我们文化的危机当然很严重,以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在继绝存亡之间,去挑起文化传统的责任来。现在的年轻学生,学位很容易拿到,学士、硕士、博士那么多。老实讲,我是很担...
  • 15.历代兴衰的趋势》 历代兴衰的趋势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历代兴衰的趋势其内容如下:回转来看中国每一个朝代文与质的问题。我们提过夏尚质,殷尚忠,周尚文,这三代各有不同。夏禹时代开始建立一个大的农业国家,一切都是质直的、朴素的。到了殷朝的时候,人还是很老实,但是宗教色采比较浓厚。我们文化整体的建立、完成在周代,因为周尚...
  • 16.内外兼修之谓美》 内外兼修之谓美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内外兼修之谓美其内容如下:下面一节,讲到文质之辩。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太羊之鞟?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也是所谓当权派的人物。他的理论,认为一个人只要天性好,有才能,何必要受教育,求知识,学习文化...
  • 17.众志成城》 众志成城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众志成城其内容如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孔子的政治哲学,能不能绝对奉行得通,就要斟酌时代与环境的情势。儒家政治道德的理想非常高,是对...
  • 18.自知者明》 自知者明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自知者明其内容如下: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子张问什么是“明”?孔子就答复他上面的两句话,这是我们要注意的。尤其是年轻朋友们前途无量,更要注意“浸润之谮,肤受之诉。”...
  • 19.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内容如下: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里的答话是子夏说的,不是孔子说的。但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写文章,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rd...
  • 20.司马牛的问题》 司马牛的问题出自文学作品《论语别裁》,司马牛的问题其内容如下: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问仁,孔子的答复又不同了。他说,有仁道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不随便说话。这个“讱”就是后世所谓说话忍一点,慢慢来。由这一句话看来,司马牛可能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