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弃疾资料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_辛弃疾的诗集大全,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 查看详情>>
辛弃疾古诗词作品: 《呈晦翁·见说仙人此避秦》 《呈晦翁·玉女峰前一櫂歌》 《呈晦翁·山上风吹笙鹤声》 《移竹·每因种树悲年事》 《忆李白·当年宫殿赋昭阳》 《咏雪·书窗夜生白》 《信笔再和·春酒频开赤印灰》 《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信笔再和·此心一似篆烟灰》 《闻科诏勉诸子》
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创作背景_作者辛弃疾,其内容如下:《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担任镇江知府期间所写的一首作品。词的上片写大禹当年风尘劳苦,疏浚河道,使人免遭水灾,而鱼亦得游深渊;下片写日落浪东去..
古诗《生查子·题京口郡治尘表亭》注释译文_作者辛弃疾,其内容如下:注释 1、京口郡治尘表亭:宋代镇江府的官署设在京口,故称京口郡治。尘表亭:镇江亭名,今不存。 2、矻矻(kū):勤劳不懈的样子。《史记·夏禹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
辛弃疾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游武夷·见说仙人此避秦》 - - 辛弃疾- -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 2. 古诗《重叶梅·百花头上开》 - - 辛弃疾- -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 3. 古诗《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 辛弃疾- -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 4. 古诗《定风波·莫望中州叹黍离》 - - 辛弃疾- - 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
- 5. 古诗《即事·野人日日献花来》 - - 辛弃疾- - 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高下参差无次序,要令不似俗亭台。
- 6. 古诗《多丽·叹飘零》 - - 辛弃疾- -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飞光浅,青童语款,丹
- 7. 古诗《夜游宫·几个相知可喜》 - - 辛弃疾- - 几个相知可喜。才厮见、说山说水。颠倒烂熟只这是。怎奈向,一回说,一回美。有个尖新底。说底话、非名即利。说得口乾罪过你。且不罪,俺略起,去洗耳。
- 8. 古诗《好事近·云气上林梢》 - - 辛弃疾- - 云气上林梢,毕竟非空非色。风景不随人去,到而今留得。老无情味到篇章,诗债怕人索。却笑近来林下,有许多词客。
- 9. 古诗《生查子·梅子褪花时》 - - 辛弃疾- - 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烟雨几曾开,一春江里活。富贵使人忙,也有闲时节。莫作路旁花,长教人看杀。
- 10. 古诗《好事近·春意满西湖》 - - 辛弃疾- - 春意满西湖,湖上柳黄时节。濒水雾窗云户,贮楚宫人物。一年管领好花枝,东风共披拂。已约醉骑双凰,玩三山风月。
辛弃疾的名句翻译赏析
-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 - - 辛弃疾 - - -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
-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 - - 辛弃疾 - - - 《贺新郎·听琵琶》
-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 - - - 辛弃疾 - - - 《满江红·暮春》
- 逸气轩眉宇。似王良、轻车熟路,骅骝欲舞。我觉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龙云雨 - - - 辛弃疾 - - -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 - - 辛弃疾 - - - 《生查子·重叶梅》
- 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 - - 辛弃疾 - - -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 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诗句到梅花。春风十万家 - - - 辛弃疾 - - - 《菩萨蛮·和卢国华提刑》
- 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 - - 辛弃疾 - - -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 - - 辛弃疾 - - - 《瑞鹤仙·赋梅》
- 散发披襟处,浮瓜沈李杯。涓涓流水细侵阶。凿个池儿,唤个月儿来 - - - 辛弃疾 - - - 《南歌子·新开池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