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蒋捷的诗 >贺新郎·甚矣君狂矣原文及翻译赏析

贺新郎·甚矣君狂矣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更新时间:2018-03-31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又一似、杨家风子。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住樊笼里。这一错,铁难铸。
濯溪雨涨荆溪水。送君归、斩蛟桥外,水光清处。世上恨无楼百尺,装着许多俊气。做弄得、栖栖如此。临别赠言朋友事,有殷勤、六字君听取。节饮食,慎言语。

作者蒋捷资料

蒋捷

蒋捷的诗词全集_蒋捷的诗集大全,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 查看详情>>

蒋捷古诗词作品: 《秋夜雨·髹车转急风如噎》 《浪淘沙·明露浴疏桐》 《浪淘沙·人爱晓妆鲜》 《行香子·红了樱桃》 《阮郎归·雪飞灯背雁声低》 《解佩令·春晴也好》 《花心动·春入南塘》 《一翦梅·小巧楼台眼界宽》 《高阳台·霞铄帘珠》 《如梦令·夜月溪篁鸾影

贺新郎·甚矣君狂矣原文及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甚矣君狂矣》注释译文_作者蒋捷,其内容如下:注释⑴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二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读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一百十六字,前后片各六仄..

查看详情>>

古诗《贺新郎·甚矣君狂矣》创作背景_作者蒋捷,其内容如下:《贺新郎·甚矣君狂矣》是南宋词人蒋捷所作的一首词。词人的一位同乡好友,由于狂放不羁而触怒了当权者,被加上“莫须有”的罪,遣返回乡。词人为之愤愤不平,特意..

查看详情>>

古诗《贺新郎·甚矣君狂矣》赏析_作者蒋捷,其内容如下:词的上片着重写题中的“以狂得罪”。开头“甚矣君狂矣”即点出了这位同乡的特点:狂。而且这“狂”不是一般的狂,而是特别的狂,故以一“甚&..

查看详情>>

蒋捷的诗词大全

  • 1. 古诗《高阳台·宛转怜香》 - - 蒋捷- - 宛转怜香,徘徊顾影,临芳更倚苔身。多谢残英,飞来远远随人。回头却望晴檐下,等几番、小摘微薰。到而今、独袅鞭梢,笑不成春。愁吟未了烟林晓,有垂杨夹路,也为轻嚬。今夜山窗,还□□绕
  • 2. 古诗《贺新郎·浪涌孤亭起》 - - 蒋捷- - 浪涌孤亭起。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翬、掷向虚空里。但留得,绛虹住。五湖有客扁舟舣。怕群仙、重游
  • 3. 古诗《虞美人·听雨》 - - 蒋捷- -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4. 古诗《步蟾宫·绿华翦碎娇云瘦》 - - 蒋捷- - 绿华翦碎娇云瘦。剩妆点、菊前蓉後。娟娟月也染成香,何况、纤罗襟袖。秋窗一夜西风骤。翠奁锁、琼珠花镂。人间富贵总腥膻,且和露、攀花三嗅。
  • 5. 古诗《花心动·春入南塘》 - - 蒋捷- - 春入南塘,粉梅花、盈盈倚风微笑。虹晕贯帘,星球攒巷,遍地宝光交照。涌金门外楼台影,参差浸、西湖波渺。暮天远,芙蓉万朵,是谁移到。鬒鬓双仙未老。陪玳席佳宾,暖香云绕。翠簨叩冰,银
  • 6. 古诗《贺新郎·甚矣君狂矣》 - - 蒋捷- - 甚矣君狂矣。想胸中、些儿磊磈,酒浇不去。据我看来何所似,一似韩家五鬼。又一似、杨家风子。怪鸟啾啾鸣未了,被天公、捉住樊笼里。这一错,铁难铸。濯溪雨涨荆溪水。送君归、斩蛟
  • 7. 古诗《喜迁莺·晴天廖廓》 - - 蒋捷- - 晴天廖廓。被孤云画出,离愁消索。玉局弹棋,金钗翦烛,芳思可胜摇落。镜妆为慵迟晚,笙曲缘愁差错。倒纤指,□从头细数,年时同乐。寂寞。花院悄,昨夜醉眠,梦也难凭托。车角生时,马蹄方後
  • 8. 古诗《瑞鹤仙·玉霜生穗也》 - - 蒋捷- - 玉霜生穗也。渺洲云翠痕,雁绳低也。层帘四垂也。锦堂寒早近,开炉时也。香风递也。是东篱、花深处也。料此花、伴我仙翁,未肯放秋归也。嬉也。缯波稳舫,镜月危楼,釂琼ⅲ也。笼莺睡
  • 9. 古诗《永遇乐·清逼池亭》 - - 蒋捷- - 清逼池亭,润侵山阁,雪气凝聚。未有蝉前,已无蝶後,花事随逝水。西园支径,今朝重到,半碍醉筇吟袂。除非是、莺身瘦小,暗中引雏穿去。梅檐溜滴,风来吹断,放得斜阳一缕。玉子敲枰,香绡落翦
  • 10. 古诗《大圣乐·笙月凉边》 - - 蒋捷- - 笙月凉边,翠翘双舞,寿仙曲破。更听得艳拍流星,慢唱寿词初了,群唱莲歌。主翁楼上披鹤氅,展一笑、微微红透涡。襟怀好,纵炎官驻伞,长是春和。千年鼻祖事业,记曾趁雷声飞快梭。但也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