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别周尚书赏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出自:重别周尚书 更新时间:2017-06-05

诗的开头写自己独留长安不得南返的悲哀。阳关,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庾信在这里是借用,因为阳关已成了“大道”的代称,如同我们把“阳关道”与“独木桥”对举。诗中的“阳关万里道”是喻指长安与金陵之间的交通要道。下旬“不见一人归”的“一人”指庾信自己而言,这二句说在长安至金陵的阳关大道上,有多少南北流离之士已经归还故国了。只有我一人不能归故土,这是令人伤心的事。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河边雁”喻指友人周弘正,这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一种虚拟,是庾信的内心感觉借助外物的一种表现形式。前已指出,庾、周分别是在早春,这时不可能出现秋雁南飞的实景,即使九尽春回,也只能看到鸿雁北去的景象。这两句诗有两层含义:一是把周弘正的返陈比作南归之雁,大有羡慕弘正回南之意;二是鸿雁秋去春来,来去自由,而自己却丧失了这种自由,以见自己不如鸿雁。沈德潜评这首诗说“从子山时势地位想之,愈见可悲。”这是知人论世之见,于诗歌鉴赏尤为重要。

此诗表现手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借代手法,开头即用“阳关万里道”借指长安至金陵的交通大道。此种手法增加了诗的含蓄美。另一艺术手法是虚拟,“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两句便是虚拟的景物,这种带象喻性的虚拟,使诗歌形象的含蕴更加丰富。可以想见,庾信在长安看到秋去春来的大雁已经二十多个春秋了,他自己不如大雁来去自由的感受已经隐藏多年了。送友人南归时,这种多年积淀在心头的情感一触即发,其内涵非三言两语所能说尽。只有细味庾信的良苦用心,才能欣赏此诗谋篇遣词之妙。

重别周尚书: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9996.html

庾信: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4.html

《梅花》,是庾信所作的咏梅抒怀诗。这是一首咏梅诗。满树含苞待放的梅花已经是今春的新梅,而倒映新梅的池塘却不肯跟着梅花的新生而起什么变化。此情此景,唤起了诗人对往年的回忆,他想起了往年的梅,往年的人。短短四句,有今有昔,有人有景,有感叹有回忆,诗人借咏梅来抒发怀人之情。

庾信是齐、梁著名宫体诗人庚肩吾之子,自幼聪敏博学,先后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讲读,并与徐摛、徐陵父子同任梁简文帝萧纲的东宫抄撰学士,出入宫廷,写了不少轻薄绮丽的宫体诗陚。侯景之乱时令,建康失守,全军溃退,潜逃江陵。梁元帝萧绎时,他奉命出使西魏。西魏陷江陵,他被扣留长安。北周代魏,虽历官清显,但亡国之痛,乡关之思,屈仕西魏、北周忍诟含耻的遭际,使他痛心疾首,念念不忘。由于环境和心情的变化,随之在创作的内容和风格上,也与前期迥异其趣。这首咏梅诗也有所体现。

作者庾信资料

庾信

庾信的诗词全集_庾信的诗集大全,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 查看详情>>

庾信古诗词作品: 《道士步虚词·凝真天地表》 《正旦上司宪府诗》 《赋得荷诗》 《昭君辞应诏》 《见征客始还遇猎诗》 《拟咏怀诗·畴昔国士遇》 《咏树诗》 《见游春人诗》 《暮秋野兴赋得倾壸酒诗》 《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

古诗《重别周尚书》的名句翻译赏析

《重别周尚书》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