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北风凉行鉴赏
此篇在《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辞》。郭茂倩说:“鲍照《北风凉》、李白《烛龙栖寒门》,皆伤北风雨雪,而行人不归。”开篇二句,出自《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极写风狂雪虐的自然环境,构成一个凄冷迷茫的背景。在这背景上,先泛写京洛女儿盛妆入时、风姿绰约的群象,进而呼出一位妍丽可爱而独自悲伤的闺中少妇,展示她寂寞凄伤的心绪。离群索居的她,在闺房帷帐之中,沉吟不语,恍惚怅惘,若有所失。她低回默念,沉吟不语,思念远行在外的夫婿:你如今滞留何方?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身旁?你音书杳然,真让我苦思苦想,难遣忧伤!岁月流逝,一年将尽,时光催人老,红颜不常驻,叫我怎能不忧伤?纵然你总有回家的一天,夫妻恩爱如初;可我的青春却是一去不回还!这遗憾是难以弥补的啊!细味女主人公一再感叹的悲伤和忧虑,分析她精神生活的深层,可知她的沉吟不语,实因触景生情、触目惊心,一时思绪万千,难以为情所致。北风雨雪纷飞不能不引起她思想感情的波动。“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陆机《文赋》)逝者如斯,被岁月长河卷去的青春,一去难返。“年年岁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这朴素而强烈的感悟,自然使她产生了虚掷青春的悲伤和不平。这样看来,此篇的意蕴应是对人生旅途中美丽的青春年华的珍惜,对人生应有的爱情、幸福的渴望。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美,未必有韵,美而有情,然后韵矣。美易臻,美而浮之以韵,乃难能耳。”他还举《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一首为例说,“前半篇写得静美,后半篇透出情韵。”(《朱光潜美学论文集》)鲍照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可谓艳而有情,心海澎湃而沉吟不语,极饶耐人回味的情韵。
在人生的诸般体验中,最属于个人的痛苦,乃是爱情的痛苦。“沉吟不语若为忘”,由真入神,形神兼备,像浮雕一般,矗立读者眼前。虽“沉吟不语”,却比呼天喊地的呼号,如火如荼的痛哭,更引人遐想,荡激人的心海。它像一支轻柔的小夜曲,仿佛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在你的耳际萦回,大有绕梁三日之韵致。这种俚而不俗,质中见丽的清新风格,是鲍杂言乐府的一个重要特色,对唐代诗人如李白的歌行创作,影响十分明显。宋人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称“鲍照之诗,华而不弱”,以此诗证之,诚然。
代北风凉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0619.html
鲍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6.html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作者鲍照资料
鲍照的诗词全集_鲍照的诗集大全,鲍照(412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ldqu..... 查看详情>>
鲍照古诗词作品: 《送从弟道秀别诗》 《登庐山诗·访世失隐沦》 《代白纻舞歌词·池中赤鲤庖所捐》 《数名诗·一身仕关西》 《赠故人马子乔诗·寒灰灭更燃》 《代朗月行》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赠故人马子乔诗·种橘南池上》 《中兴歌·白日照前窗》 《从过旧宫诗》
古诗《代北风凉行》的名句翻译赏析
- 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 - - 鲍照 - - 《代北风凉行》
- 北风凉,雨雪雱。京洛女儿多严妆 - - 鲍照 - - 《代北风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