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创作背景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南朝诗人谢朓的代表诗作。此诗写登山临江所见到的春晚之景以及遥望京师而引起的故乡之思。全诗十四句,前两句交代离京的原因和路程,领起望乡之意;中六句写景,描绘登山所望见的景色;后六句写情,抒发人生感慨。其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首诗应作于齐明帝建武二年(495年),谢朓出为宣城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写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0650.html
谢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7.html
注释
⑴三山:山名,在今南京市西南。还望:回头眺望。京邑:指南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
⑵灞(bà)涘(sì)望长安:借用汉末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诗意。灞,水名,源出陕西蓝田,流经长安城东。
⑶河阳:故城在今河南梦县西。京县:指西晋都城洛阳。
⑷丽:使动用法,这里有“照射使……色彩绚丽”的意思。飞甍(méng):上翘如飞翼的屋脊。甍:屋脊。
⑸参差:高下不齐的样子。
⑹馀:今写作“余”。绮:有花纹的丝织品,锦缎。
⑺澄江:清澈的江水。练:洁白的绸子。
⑻“喧鸟”句:形容鸟儿众多。覆:盖。杂英:各色的花。
⑼甸:郊野。
⑽方:将。滞淫:久留,淹留。
⑾怀:想念。
⑿佳期:指归来的日期。怅:惆怅。
⒀霰(xiàn):小雪珠。
⒁鬒(zhěn):黑发。
白话译文
我像王粲与潘岳那样怀着眷恋之情,傍晚登上三山回头眺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草遍地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想到何日才能回到家乡,不由得令人惆怅悲伤流下雪珠般的眼泪。
凡是有情之人无不望乡而悲痛,谁能够不为此而白了头发呢!
作者谢朓资料

谢朓的诗词全集_谢朓的诗集大全,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 查看详情>>
谢朓古诗词作品: 《祀敬亭山庙诗》 《奉和随王殿下诗·肃景游清都》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作乐顺动》 《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诗》 《酬王晋安德元诗》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文教已肃》 《将游湘水寻句溪诗》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高殿弘敞》 《奉和随王殿下诗·怆怆绪独兴》 《移病还园示亲属诗》
古诗《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名句翻译赏析
-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 - 谢朓 - -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