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秦诗人 > 佚名的诗 > >注释译文的意思

鲁仲连义不帝秦注释译文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出自: 更新时间:2017-06-15

注释

1、鲁仲连:齐国的高士。姓鲁名连。一生不做官,好为人排难解纷。义:根据正义;坚持正义。不帝秦:不肯尊称秦王为帝。帝,用作动词。这里所记的事件也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邯郸(hándān):赵国首都,在今河北省邯郸市。魏安釐王(釐xī):魏国国君,魏昭王的儿子,信陵君无忌的异母兄,名圉(yǔ)。公元前276年至前243年在位。晋鄙:魏国的大将。晋鄙救赵的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荡阴:当时赵、魏两国交界的地方,在今河南汤阴县。

3、客将军:别国人在魏国做将军称为客将军。辛垣衍:人名,辛垣是复姓。间人(jiàn):趁围困不紧时偷偷地进入。因:经由;通过。平原君:赵氏,名胜,封平原君。他是赵孝成王的叔父,赵武王的儿子。战国时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当时任赵相。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公元前265年至前245年在位。

4、“前与”三句:按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齐闵王称东帝,秦昭王称西帝。后来苏代说服齐闵王废除帝号,闵王从之,秦国也随着取消帝号。已而,不久,过后。归帝,归还帝号。指秦取消帝号。以齐故,因为齐王不称帝的缘故。因苏代劝齐闵王先取消了帝号,秦昭王因之也跟着取消了帝号,所以说“以齐故”。

5、今齐闵王益弱: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同楚、韩、魏、燕、赵五国伐齐,齐国大败,齐闵王也在这次战争中死去。到了秦围邯郸时,齐闵王已死了二十余年。吴师道认为这句可解释为“今之齐,视闵王已益弱”。意思是说“今天的齐国比起闵王时已更加衰弱”。方今:现在。雄:称雄。

6、诚:真。这里作“假设”解。秦昭王:秦王赢则,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去:离去,离开。指离开邯郸。

7、适:正巧,恰在这时。会:正巧碰上,正好遇上。乃:就,于是。奈何:怎么办。

8、百万之众折于外:这句指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在今山西高平县西北),坑杀赵降卒四十余万。事见《史记·赵世家》。百万,是夸大的说法。折,损伤。内:深入国内。去:离开。这里指退兵。

9、其:那个,指示代词。是:此,这里。指示代词。

10、始:当初。乃:这才。

11、梁:即魏。魏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又称梁。安在:在哪里。安,哪里,疑问代词。

12、责:责备;斥责。归之:使之归,即叫他回去。

13、召:呼唤,召唤。见之(xiàn):使之见。

14、遂:就,于是。东国:指齐国。因齐在赵的东方,故称东国。

15、高士:道德品行高尚而不做官的读书人。

16、人臣:做臣的。

17、泄:泄露。这里是“告诉”的意思。鲍彪注:“泄,言已白之。”之:指辛垣衍到赵国这件事。

18、许诺:答应。

19、曷为(hé):为什么,为何故。曷,何,疑问代词。

20、“世以”句:大意是说世人中凡是认为鲍焦由于心地狭隘而死的那些人都不对。鲁连说这句话,在于说明他自己不是为个人打算的。以,以为,认为。鲍焦,周时隐士,相传他不愿为诸侯帝王效忠,以采樵及拾橡实为生,后抱木饿死。无从容,指心地狭隘。从容,指胸襟宽大,有度量。

21、彼:那个。上首功:即崇尚战功。上,同“尚”,崇尚,注重。“上”前原选本无“而”字,今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汇校本补。首功,斩首之功。当时以斩杀敌人首级的数目多少计算战功。秦国的制度,分爵位二十级,作战时斩得敌人的头颅越多爵位越高。权:权诈。士:有知识的人。虏:奴隶。肆然:放肆地,无所忌惮地。过:进一步。正:同“政”,指用政治力量控制。有:含“只有”的意思。赴:奔向。

22、固:本来。

23、以:以为。

24、若乃:至于。恶(wū):怎么。

25、使:假如。

26、齐威王:田氏,名婴齐,一作因齐。桓公的儿子。在位三十六年(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改革政治,国力渐强。为仁义:行仁义。微:弱小。

27、居岁余:过了一年多的时问。周烈王:名喜,在位七年(公元前375年至前369年)。崩:封建时代帝王死的专称。

28、赴:同“讣”。使人奔告丧事,即报丧。天崩地坼(chè):比喻天子死。坼,裂开。天子:指继承烈王的新君显王(名扁)。下席:古时孝子守孝时,要离开宫室,寝于苫(草名)席之上。

29、东藩:位于东方的藩国。指齐国。“藩”的本义是“篱笆”,引申为“屏蔽”的意思。古代封建诸侯,为的是屏藩王室,所以称诸侯为藩国。齐国在东方,故称东藩。田婴齐:齐威王的姓名。斫:砍,斩。

30、勃然:因生气而变脸色的样子。叱嗟(chìjiē):怒斥声。而:汝,你。婢:侍婢。这句是齐威王骂周王的话。卒:终于。为:介词,表被动。

31、生:指周烈王活着的时候。朝:朝拜。死:指周烈王死了以后。叱:骂。忍:忍受。求:苛求。

32、固然:本来这样。其: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

33、独:用于反问句,表示语气。仆:奴仆。

34、宁:难道。若:及。

35、于:与,同。若:像。

36、然:这里等于说“是的”。

3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烹:煮。醢(hǎi):剁肉成酱。烹、醢都是古代的酷刑。

38、怏然(yàng):郁郁不欢的样子。嘻:惊叹声。“亦太甚”二句:主语部分是“先生之言”,谓语部分是“亦太甚”。谓语前置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

39、固:本来如此,当然。

40、“昔者”句:鬼侯、鄂侯、文王都是纣王封的三公。鬼侯的封地在今河南临漳县境。鄂侯的封地在今山西中阳县境。文王就是周文王,他的封地在今陕西鄂县一带。公:这里指诸侯。

41、子:指女儿。在上古时代,“子”本是男女的通称。好:貌美。入:进献;献纳。恶(è):丑。

42、辨:通“辩”。疾:急。脯(fǔ):乾肉。这里用作动词,作成肉乾。

43、喟然(kuì):叹气的样子。牖里(yǒu):一作“羡里”,古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北。库:监牢。

44、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这两句是说,梁和秦本来都是称王的平等国家,现在梁国为什么要自居卑下受人宰割呢?曷,何。人,指秦。

45、齐闵王将之鲁:齐闵王四十年,燕将乐毅合五国之兵破齐,闵王逃到卫国,因态度傲慢没有被接纳,于是离开卫国要到鲁国去。夷维子:齐人,以邑为姓。夷维,地名,今山东潍县。子,男子的美称。策:马鞭。子:你们。何以:用什么。以,用,介词。

46、太牢:牛羊猪各一称太牢。十太牢,就是牛羊猪各十只。这是款待诸侯的礼节。

47、安取礼:何取礼,即选用什么礼节。安,疑问代词,哪里。因夷维子要鲁人用天子的礼节来款待闵王,所以表示不满,提出质问。

48、巡狩(shòu):天子到各诸侯国视察。诸侯辟舍:天子到诸侯国中巡狩时,诸侯要离开自己的正殿不居。辟,同“避”,回避,离开。原选本作“避”,今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战国策》排印本改。舍,指正房。纳:交纳。管键:钥匙。避舍、纳管键,是表示诸侯因天子在自己国中,自己在此期间不敢以一国之主自居。摄:持,提起。衽(rèn):衣襟。抱:捧。几:矮或小的桌子。视膳:伺候别人吃饭。·已:完毕。而听退朝:当作“退而听朝”。

49、鲁人投其筲:鲁人闭关下锁,不接纳齐王入境。筲,同“钥”。投筲,下锁。果:表示事情和预料或期望相合。常与“不”连用表示否定。纳:使入。

50、薛:古国名。任姓,祖先奚仲做夏代的车正,传为车的创造者,居于薛(今山东滕县南)。一度迁于邳(今山东微山西北)。春秋后期薛国迁到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薛成为齐邑。假:借。涂:通,“途”。邹:小国名。在今山东邹县。

51、孤:父亲死了,儿女叫孤。这里指邹国的新君。吊:哀悼死者,慰问丧家。倍殡柩:把灵柩移到相反的方向就是移到南面。古代以坐北向南为正位。灵柩本来坐北朝南,因为天子下吊必须朝南,因此要把灵柩掉过头来,设一个向北的灵堂。倍,同“背”。殡,停丧。柩,已盛尸体的棺材。

52、伏剑而死:用剑自刎而死。这是委婉的说法,实际是表示坚决拒绝。伏,受。

53、事养:侍奉,供养。饭含:把米放在死人口中叫饭,把玉放在死人口中叫含。“生则”四句的意思是:邹、鲁国势已很微弱,国君生时,臣子们不能侍奉供养,国君死后,也不能行饭含之礼;然而当齐国叫他们向齐国行天子的礼节时,还是行不通。邹、鲁两国的臣子们还是有骨气的。

54、万乘之国:能出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是大国。交:互相;彼此。

55、三晋:韩、魏、赵三国是由晋国分裂而成的诸侯国,故称韩、赵、魏为三晋。这里主要指赵、魏而言,特别是指辛垣衍。仆妾:指臣子。

56、无已:没有止境。帝:用作动词,称帝。且:将。变易:更换,撤换。予:给。

57、子女:这里偏指女。谗妾:善于进谗言、毁贤嫉能的妾妇。处:住。晏然:平安地。

58、故宠:旧日的尊荣地位,指魏王对辛垣衍原有的宠幸。

59、庸人:平凡的人。

60、却军:退兵。

61、适会:恰巧赶上。公子无忌:即信陵君,魏昭王的少子,安嫠王的异母弟,战国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托魏王的爱妾如姬盗出兵符,假传魏王的命令,杀了晋鄙,夺得晋鄙的军队,击退秦军,救了赵国。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引:退却。

62、三:表示多次。

63、置酒:设置酒宴。前:走到……面前。以:用。为鲁连寿:祝鲁连长寿。

64、排:排除。释:消除。解:解开。

65、即:假如。是:此。商贾(gǔ):商人的统称。古代以贩卖货物者为商,藏货代卖者为贾。

作品译文

赵孝成王时,秦王派白起在长平前后击溃赵国四十万军队,于是,秦国的军队向东挺进,围困了邯郸。赵王很害怕,各国的救兵也没有谁敢攻击秦军。魏安釐王派出将军晋鄙营救赵国,因为畏惧秦军,驻扎在汤阴不敢前进。魏王派客籍将军辛垣衍,从隐蔽的小路进入邯郸,通过平原君的关系见赵王说:“秦军所以急于围攻赵国,是因为以前和齐湣王争强称帝,不久又取消了帝号;如今齐国更加削弱,当今只有秦国称雄天下,这次围城并不是贪图邯郸,他的意图是要重新称帝。赵国果真能派遣使臣尊奉秦昭王为帝,秦王一定很高兴,就会撤兵离去。”平原君犹豫不能决断。这时,鲁仲连客游赵国,正赶上秦军围攻邯郸,听说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奉秦昭王称帝,就去进见平原君说:“这件事怎么办?”平原君说:“我哪里还敢谈论这样的大事!前不久,在国外损失了四十万大军,而今,秦军打到国内围困邯郸,又不能使之退兵。魏王派客籍将军辛垣衍让赵国尊奉秦昭王称帝,眼下,那个人还在这儿。我哪里还敢谈论这样的大事?”鲁仲连说:“以前我认为您是天下贤明的公子,今天我才知道您并不是天下贤明的公子。魏国的客人辛垣衍在哪儿?我替您去责问他并且让他回去。”平原君说:“我愿为您介绍,让他跟先生相见。”于是平原君见辛垣衍说:“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如今他就在这儿,我愿替您介绍,跟将军认识认识。”辛垣衍说:“我听说鲁仲连先生,是齐国志行高尚的人。我是魏王的臣子,奉命出使身负职责,我不愿见鲁仲连先生。”平原君说:“我已经把您在这儿的消息透露了。”辛垣衍只好应允了。

鲁仲连见到辛垣衍却一言不发。辛垣衍说:“我看留在这座围城中的,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而今,我看先生的尊容,不像是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还长久地留在这围城之中而不离去呢?”鲁仲连说:“世人认为鲍焦没有博大的胸怀而死去,这种看法都错了。一般人不了解他耻居浊世的心意,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那秦国,是个抛弃礼仪而只崇尚战功的国家,用权诈之术对待士卒,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百姓。如果让它无所忌惮地恣意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跳进东海去死,我不忍心作它的顺民,我所以来见将军,是打算帮助赵国啊。”辛垣衍说:“先生怎么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要请魏国和燕国帮助它,齐、楚两国本来就帮助赵国了。”辛垣衍说:“燕国嘛,我相信会听从您的;至于魏国,我就是魏国人,先生怎么能让魏国帮助赵国呢?”鲁仲连说:“魏国是因为没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才没帮助赵国。假如魏国看清秦国称帝的祸患后,就一定会帮助赵国。”

辛垣衍说:“秦国称帝后会有什么祸患呢?”鲁仲连说:“从前,齐威王曾经奉行仁义,率领天下诸侯而朝拜周天子。当时,周天子贫困又弱小,诸侯们没有谁去朝拜,唯有齐国去朝拜。过了一年多,周烈王逝世,齐王奔丧去迟了,新继位的周显王很生气,派人到齐国报丧说:‘天子逝世,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大事,新继位的天子也得离开宫殿居丧守孝,睡在草席上,东方属国之臣田婴齐居然敢迟到,当斩。’齐威王听了,勃然大怒,骂道:‘呸!您母亲原先还是个婢女呢!’最终被天下传为笑柄。齐威王所以在周天子活着的时候去朝见,死了就破口大骂,实在是忍受不了新天子的苛求啊。那些作天子的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也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辛垣衍说:“先生难道没见过奴仆吗?十个奴仆侍奉一个主人,难道是力气赶不上、才智比不上他吗?是害怕他啊。”鲁仲连说:“唉!魏王和秦王相比魏王像仆人吗?”辛垣衍说:“是。”鲁仲连说:“那么,我就让秦王烹煮魏王剁成肉酱?”辛垣衍很不高兴不服气地说:“哼哼,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先生又怎么能让秦王烹煮了魏王剁成肉酱呢?”鲁仲连说:“当然能够,我说给您听。从前,九侯、鄂侯、文王是殷纣的三个诸侯。九侯有个女儿长得娇美,把她献给殷纣,殷纣认为她长得丑陋,把九侯剁成肉酱。鄂侯刚直诤谏,激烈辩白,又把鄂侯杀死做成肉干。文王听到这件事,只是长长地叹息,殷纣又把他囚禁在牖里监牢内一百天,想要他死。为什么和人家同样称王,最终落到被剁成肉酱、做成肉干的地步呢?齐湣王前往鲁国,夷维子替他赶着车子作随员。他对鲁国官员们说:‘你们准备怎样接待我们国君?’鲁国官员们说:‘我们打算用于副太牢的礼仪接待您的国君。’夷维子说:‘你们这是按照哪来的礼仪接待我们国君,我那国君,是天子啊。天子到各国巡察,诸侯例应迁出正宫,移居别处,交出钥匙,撩起衣襟,安排几桌,站在堂下伺候天子用膳,天子吃完后,才可以退回朝堂听政理事。’鲁国官员听了,就关闭上锁,不让齐湣王入境。齐湣王不能进入鲁国,打算借道邹国前往薛地。正当这时,邹国国君逝世,齐湣王想入境吊丧,夷维子对邹国的嗣君说:‘天子吊丧,丧主一定要把灵枢转换方向,在南面安放朝北的灵位,然后天子面向南吊丧。’邹国大臣们说:‘一定要这样,我们宁愿用剑自杀。’所以齐湣王不敢进入邹国。邹、鲁两国的臣子,国君生前不能够好好地侍奉,国君死后又不能周备地助成丧仪,然而想要在邹、鲁行天子之礼,邹、鲁的臣子们终于拒绝齐湣王入境。如今,秦国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魏国也是拥有万辆战车的国家。都是万乘大国,又各有称王的名分,只看它打了一次胜仗,就要顺从地拥护它称帝,这就使得三晋的大臣比不上邹、鲁的奴仆、卑妾了。如果秦国贪心不足,终于称帝,那么,就会更换诸侯的大臣。他将要罢免他认为不肖的,换上他认为贤能的人,罢免他憎恶的,换上他所喜爱的人。还要让他的儿女和搬弄事非的姬妄,嫁给诸侯做妃姬,住在魏国的宫廷里,魏王怎么能够安安定定地生活呢?而将军您又怎么能够得到原先的宠信呢?”

于是,辛垣衍站起来,向鲁仲连连拜两次谢罪说:“当初认为先生是个普通的人,我今天才知道先生是天下杰出的高士。我将离开赵国,再不敢谈秦王称帝的事了。”秦军主将听到这个消息,为此把军队后撤了五十里。恰好魏公子无忌夺得了晋鄙的军权率领军队来援救赵国,攻击秦军,秦军也就撤离邯郸回去了。

于是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最终也不肯接受。平原君就设宴招待他,喝道酒酣耳热时,平原君起身向前,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杰出之士之所以被天下人崇尚,是因为他们能替人排除祸患,消释灾难,解决纠纷而不取报酬。如果收取酬劳,那就成了生意人的行为,我鲁仲连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于是辞别平原君走了,终身不再相见。

鲁仲连义不帝秦:https://www.gushicidaquan.com/wenyanwen/198.html

佚名: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91.html

从总体看,题中“义”字领起全文.一贯到底,是全文之“眼”。《孟子》中说:仁在内不在外,义在外不在内。义是仁的外化,是仁的具体实践。则鲁仲连的”义”,不仅在于“不帝秦”的义举上,也在于辞封爵的高行上。李白诗云:“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这是对鲁仲连品质精神的极好概括。[8]

在艺术上,这篇短文塑造了数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鲁仲连的见义勇为、镇定沉着、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自然不必说,就是次要人物平原君的惊慌失措,优柔寡断,辛垣衍的鄙陋猥琐、鼠目寸光,都无不表现得鲜明生动、呼之欲出。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通过及其个性化的语言来完成。如平原君数言“我哪里敢谈论这事呢”,活脱脱地勾出他于危急时刻焦急万分却又手足无措、丧尽权臣威风的模样。而辛垣衍自比于仆妾,以及在鲁仲连指明帝秦与他自身的利害关系时怦然心动的话语,都足见出他的识见短浅、心胸鄙俗不堪。文章还通过人物性格的冲突与对比来塑造形象。平原君在无助的境地中徒叹奈何,鲁仲连由此直斥之为徒具虚名,非贤公子。在三言两语叙写的冲突中,前者的无策,后者的荡然肆志、毫无顾忌,却历历如在目前。鲁仲连与辛垣衍的唇枪舌剑、正面交锋是全文的重头戏。两人一人热,一人冷,一人扬眉张目,一人垂头丧气,一人眼光深邃、志节高远,一人鼠目獐头,畏葸怯懦,于矛盾冲突中双方性格都无不曲尽其妙。[8]

鲁仲连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观察天下大势,其见识就更加清楚、透彻。在劝说辛垣衍时首先举出周朝隐士。鲍焦”来自喻,指出我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不是为个人打算的。阐明自己义不帝秦的态度,顺理成章地进入了谈论的主题。指出暴秦的本质是:弃礼义、上首功、权虏士民。并指出自己的坚定立场“义不帝秦”。又以丰富的事例、史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尊帝”的历史教训:敬畏反被残害。齐王朝周反遭辱,鬼侯献子反被醢(剁成肉酱),鄂侯进谏反被脯(制成肉干),文王喟叹反被掏,这四个事例说明不可帝秦。其次“不尊帝”的典型例子:齐湣王曾自尊为帝,对别国提出无理要求,结果。鲁人投其钥(闭关落镇),不果纳(没有被接纳),不得人于鲁”;邹人欲“伏剑而死”来拒绝齐滑王,结果不敢入于邹。这两个事例说明不能帝秦。要反抗才有出路。再次。帝秦”的后果和危害。如果同为万乘之国却要尊秦为帝。那么秦王就会变换诸侯王的姬妾为自己的内线。变易诸侯的大臣。安插自己的亲信,辛垣衍就会失去魏王对自己的宠信,从而危及自己的切身利益。这就说明六国应该坚持不肯帝秦的立场。在驳斥辛垣衍的“帝秦论”的一段中,鲁仲连缘古观今,以“贫且微”的周王室尚使人“不忍其求”说明尊秦为帝的危害。又以辛辣激烈的语句,刺激辛垣衍的自尊心,同时以鲁、邹不纳齐闵王的故事,嘲讽辛垣衍的自比于仆妾的卑微心理。最后,鲁仲连指出尊秦为帝对于辛垣衍的切身利益的危害。从而终于使辛垣衍主动求去,“不敢复言帝秦”。鲁仲连的辩词时而引经据典,时而据理力争,时而晓以利害,时而动以情感。时而大气磅礴,时而机锋层出。通篇慷慨激昂,不失凛然之正气,其锋芒令辛垣衍辈不敢直视。在这场论辩中,鲁仲连紧紧抓住辛垣衍在长平之战失利的余悸下。忘掉万乘大国的实力和合纵的有利条件而帝秦的心理。说明六国帝秦之后的危害。指出其严重后果,彻底断绝他的退缩之路。说服辛垣衍放弃帝秦的打算而走向六国合纵的道路,迫使秦国退兵而去。[8] [9]

而文末鲁仲连的洒然一笑,更表现了其大义卓识、不畏强暴、富有远见,功高不居,不慕荣利。[10]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鲁连卖谈笑,所顾非千金”……后世诗人的吟咏传唱,证明这位“折卿相之权”的一代高士在历史上留下了放荡不羁,奇伟倜傥的千古美名。

作者佚名资料

佚名

佚名的诗词全集_佚名的诗集大全,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 查看详情>>

佚名古诗词作品: 《弹铗歌》 《莱人歌》 《成人歌》 《采葛妇歌》 《河激歌》 《夏人歌》 《楚人谣》 《齐人歌》 《相和歌》 《松柏歌

《鲁仲连义不帝秦》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