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潇潇冷雨洒轻尘注释译文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出自:夜雨·潇潇冷雨洒轻尘 更新时间:2017-06-23

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夜雨·潇潇冷雨洒轻尘: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3379.html

黄景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54.html

好像以前跟大家说过,清诗很少有写得好的,但是量特别大,只要是个识文断字的,都要写诗。你看全唐诗只有四万多首,而光乾隆皇帝一个人就写了四万多首,所以你可以看到《全唐诗》《全宋词》,就是看不到《全清诗》,因为这工作没法做。我发现现在出语文题有这样一个倾向,就是选一些特别冷僻的诗,你不理解这首诗,你在网上,在任何人的鉴赏文集里面,根本找不到对这种诗的鉴赏和分析。以前出语文题,选一首名家的作品,你只要在网上一搜,关于分析这首诗的文章铺天盖地,我们就省去了好多麻烦。而这种冷僻的诗只有自己去分析了,但我们只要一分析,就是原创。

下面我们试着一起把这首诗分析一下,看这首冷僻的诗作,究竟好不好。首先看题目叫“夜雨”,好不好?真的不好吗?那你有没有想过白天下雨和晚上下雨它有什么区别,给你的感觉一样不一样?对,是不一样。那白天下雨感觉是什么样的?我们都现在变得对周围的环境不太敏感了,也不像古人那样多愁善感了。但如果夜晚下雨,你一定会有点感觉,是吗?你有没有发现古代诗人写的雨往往是在晚上下的,他大清早下雨的比较少。你看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什么要在晚上下雨呢?雨也自己不会挑选时间啊,是不是把雨下在晚上更加适合抒发一种情感?你看“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诗意就来了,那种凄冷的感觉,那个孤独的背影,跃然纸上。另外,古代诗歌里面的雨它下在晚上往往有一种声响,因为是在晚上,这种声响就更加突出。而且这些冰冷的雨滴一般会滴落在梧桐叶上,芭蕉叶上,而很少会滴落在榆树叶上,这是为什么?对,叶子大,容易发出更大的声响,而且诗人一直在听雨声能说明什么呀?没睡着嘛!为啥没睡着啊?对,心情不好。而且这雨声,有时候会响到天亮,“空阶滴到明”,这是写雨吗?他在写自己呢,写自己彻夜未眠。当然,我们把话不能说得太绝对,杜甫也写夜雨,写《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雨写得像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人一样。这就是杜甫,他容易为老百姓考虑啊。

所以我们解诗,得从细处入手。你看简简单单一个题目,只有两个字,我们就可以分析出这么多的信息来。

咱们先看第一句,“潇潇冷雨洒轻尘”。现在我要问你,“潇潇声”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个世界有好多声音让你去听,你得准备好一个特别敏感的心,才能感悟各种各样的声音。比如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萧萧声。那你有没有注意到“潇潇声”和“萧萧声”它有什么区别?陶渊明提前给自己写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他写在万怐肃杀的深秋九月,荒草茫茫,白杨萧萧,送行他的队伍,就走在这样的环境里。联系到杜甫写落木萧萧,陶渊明写白杨萧萧,那你认为萧萧声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嗯,是秋天的声音,是听了以后让你心里很难受的冰冷的让你浑身抽紧的声音。当然,除了草木摇动的悲凉之声以外,萧萧声还可以是别的声音。李白写“萧萧班马鸣”,杜甫写“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可见马叫声也是萧萧声,是马嘶鸣的声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风的悲鸣声。总之,萧萧声是带了凄凉冰冷悲壮的感觉的。那加个三点水就成了潇潇声,是不是好听的声音呢?也不是,不过它跟雨关了。柳永写“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李涉写“暮雨潇潇江上村”,李清照写“潇潇微雨闻孤馆”,这声音就不是雨声,而是自己的一怀愁绪啊。可见你要写愁啊,一定要把环境营造得特别冰凉才是。

先看一二两句。

“萧萧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这里一开始写“潇潇冷雨”,就已经给你奠定了一个情感基础。这个作者黄景仁他夜晚不好好睡觉,谢潇潇雨声,心情好不好?不好。一个特别敏感的人,听到夜雨潇潇,心情马上会低落下来。如果你客身在外,你听到这样的声音,你还会安然睡去吗?但后面几个字忽然转了,叫“洒轻尘”,这什么情况?这一定是白天天气不好,有雾霾,一场细雨,把这一切全都扫荡了,整个世界变得通透干净冰凉,这是好的感觉,是吧?但第二句马上又一转,“僵卧空斋”,僵卧是一个很不好的状态,陆游不是也写了“僵卧孤村”嘛。陆游僵卧在孤村,可见这僵卧的处所也是个问题啊。作者僵卧在哪里?对,空斋!空斋能说明什么呀,一个人,孤独,寂寞,寂寥。一个人客身在外内心充满孤独感的时候,最怕听到的声音就是潇潇雨声!那是揪心的声音,不想听见的声音,而且又是在夜晚。所以他告诉你,现在的情况是百感杂陈。不过他又用一个“新”字来做总结,这个新我们想它既有着刚下完雨以后整个环境它变得耳目一新的这种感觉,另外还有,因为这场冷雨,他自己的各种情绪现在变得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再看第二联。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咱们先问,这两句是实写还是虚写?当然虚写。因为这是设想中的事。大家在这里的体会可能不是很深刻,因为大家没有种过庄稼。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劳作了那么长的时间,结果最后因为干旱而颗粒无收,那种灰心和失望,我们是体会不到的。一年的生计,就是一场雨的事儿。所以久旱逢雨,会给人带来欣喜若狂的感觉。但下了雨毕竟有泥,而且以前没有柏油路,遇上天阴雨湿,路就不好走。这就有了作者下面的担心,泥深恐阻寄书人。这里担心收不到书信,就让我们想到前面他说说的僵卧空斋,也找到了之所以孤独寂寞无聊的一个原因了,就是他在这里有所期待,期待一封书信的到来。但是他在期待谁的信呢?我们又不知道。这就让作者在面对这场雨的时候,心情就比较矛盾了。

第三联。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第三联按照律诗的常理要转嘛,怎么转呢?他忽然有一种担心,担心这雨在后半夜会变成雨夹雪,第二天柴火肯定要涨价了。那他替谁担心呢?或许是自己家,或许是心忧天下呢。这都有可能啊,可是往往这样,就像杜甫自家住不起房子,还在高声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都是诗人的担当意识。现在看来,这首诗的情感就更复杂了,甴孤独寂寞到坦心再到深深的担忧。

第四联。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岁暮柴门,天阴雨湿,凄凄惨惨戚戚,客身在外的作者最后直呼想家,想家,特别想家!

这又给这首诗加了另外一种情感,就是思乡之情。

作者黄景仁资料

黄景仁

黄景仁的诗词全集_黄景仁的诗集大全,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 查看详情>>

黄景仁古诗词作品: 《颍口·宾鸿迎已尽》 《九月初二日晓雪》 《怀梦殊·尹范同衣日》 《铙歌·惊藏釜底剩游魂》 《病中杂诗·梦北医难觅》 《平金川铙歌》 《僧舍客感·借得蒲团坐上方》 《渡钱唐怀蔡芝山剡中》 《戏题酒家·前度词人今白头》 《怅然赋·谁知踪迹亦飘讽

《夜雨·潇潇冷雨洒轻尘》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