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赏析
春天本应该是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的,然而,军阀的统治吞噬了美好的春天,人们仿佛生活在茫茫黑夜之中。“惯于”既是反话,更是愤激之语。“挈妇将雏鬓有丝”展现了作者携妻带子辗转奔波的艰苦生活;夜茫茫、路漫漫,多少惊涛骇浪,多少悲愤忧愁,已使他鬓发染霜。“梦里依稀慈母泪”,慈母们日夜担心受怕,眼中充盈着擦不干的泪水。军阀们却你争我夺,征战不休。但不管谁上台,他们对革命者的屠杀却一样凶残。甚至于,城头每变换一次大王旗,就屠杀一批革命者,也就意味着又增加了多少慈母的伤心泪。面对战友们一个个被杀害,鲁迅没有徒然地伤感悲戚,而是横眉立目向敌人的屠刀丛中吟诵正气凛然的诗篇。尾联“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诗人由对敌人的愤激回到眼前现实,他痛切地意识到: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社会里,在国民党的统治下,诗人的笔是找不到落脚点的,唯有如水的月光,仿佛善解人意,清冷地照在悲郁徘徊的诗人身上,照在诗人庄严肃穆的黑袍上。
全诗以“长夜”为背景,以“爱憎”为线索,巧妙而严谨地把“长夜”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编织在一起,展示了一幅旧中国的“长夜”画。
首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全家的艰难处境。一个“惯”字串起两句,既概写了作者长期辗转的战斗生涯,又揭露了国民党的凶残本质,并体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极度蔑视与愤恨之情。
颔联写“长夜”气氛下,人民的深重苦难。一个“变”字,成为该联的枢纽。既概括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所遭受的苦难生活,又揭示了造成这种苦难的根本原因。
颈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积郁在胸的万丈怒火。一个“怒”字,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推向高峰。既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又激发了作者面对敌人的刀丛剑树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豪情。
尾联写“长夜”气氛下,作者的愤慨之情。一个“照”字,寓意深刻。尽管旧中国长夜漫漫,但可告慰死难的烈士,明媚的“春光”总有一天会照耀着祖国的大地。这一联有着浓烈的艺术魅力,拓展了无限遐思,余味无穷。
全诗构思严密,意境深沉,语言凝炼,用词精当,真切感人。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5900.html
鲁迅: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743.html
《赠日本歌人》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了时间、地点、人物和赠诗的事由,表达了惜别之情。后两句既描写了当时上海滩戏剧界的状况,又契合友人剧评家的身份。
全诗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从描写剧坛、文坛状况,既而间接描写了政坛和社会乱状,具有讽刺意义。
这首诗写于1931年3月。据《鲁迅日记》1931年3月5日载:“午后为升屋、松藻、松元各书自作一幅,文录于后......”。赠诗的条幅上并有附记:“辛未三月送升屋治三郎兄东归。”此诗发表于1934年7月20日出版的《人间世》半月刊第八期上。
作者鲁迅资料
鲁迅的诗词全集_鲁迅的诗集大全,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查看详情>>
鲁迅古诗词作品: 《无题·故乡黯黯锁玄云》 《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 《赠蓬子》 《别诸弟·梦魂常向故乡驰》 《别诸弟三首庚子二月·从来一别又经年》 《赠人·秦女端容理玉筝》 《教授杂咏》 《哀范君三章·把酒论当世》 《惜花四律》 《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
古诗《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名句翻译赏析
-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 - 鲁迅 - -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 - 鲁迅 - -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 - 鲁迅 - -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 - 鲁迅 - -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