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庞参军·衡门之下赏析
此诗共分六章,章章相连,层层相生,气象声响,宛如《诗三百》。诗中既写出幽居之乐,交情之厚,又写出赠别之意。
首章写诗人幽居之乐。这里有似《归去来兮辞》中环境起居的描写:偃卧衡门之下,琴书相伴,无人事之劳,但有灌园劳碌之欢欣。之所以这样开头,是因为庞参军尽管身在官场,但十分仰慕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第二至三章由幽居转写与庞参军的交情。二人德相尚,酒共饮,作诗唱和,志趣相同,故能彼此亲近,“欢心孔洽,栋宇惟邻”。二人所居“惟邻”为其接近创设了便利条件,然若无相志趣,所居虽近而无益,故此“邻”恐所谓“与心为邻”。庞参军出使上都后仍要回到江陵供职,而诗人在三十七岁前后曾在江陵为官,对江陵感情很深,所以下章说“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第四章写离别之痛楚,此等痛楚不仅仅是“衔觞无欣”的惨淡之情,更是知心者远去,“良话曷闻”的揪心。
第五章道出此次离别的原委,是“王事靡宁”,庞参军依然不得已要从命而去。这章四句仿《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忧悲词句,以渲染离情别绪。
末章乃赠别之意,希望友人身处此世,敬始善终,“以保尔躬”,表现出对友人殷殷的勖勉之情。这章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刘宋中央政权君臣相残、危机四起的特点。因此诗篇结尾忠告友人“保躬”。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51009.html
陶渊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73.html
《乞食》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记叙了诗人一次由于饥饿而出门借贷,并得人遗赠、留饮的活动。前四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内心状态,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心情;中间六句写受到主人的盛情款待,由“谈谐”而“情欣”,由酣饮而赋诗的情景;末四句对主人表示感激之情,写得悲愤而寄慨遥深。全诗语言平淡无华,却蕴发着人性美丽的光辉。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此诗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陶渊明六十二岁,体弱多病,常饥寒困顿,而又赶上灾年,不得不向人乞食,诗人根据乞食的真实经历,写下此诗。一说此诗作于陶渊明青年时期,大约在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陶渊明二十一岁,当天不过是到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家蹭了一顿饭吃,他们在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
作者陶渊明资料
古诗《答庞参军·衡门之下》的名句翻译赏析
-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我求良友,实靓怀人。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
-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僵蓬庐 - - 陶渊明 - - 《答庞参军·衡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