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小渡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出自:三江小渡 更新时间:2017-10-13

杨万里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六年授赣州司户参军,绍兴二十九年调任永州零陵县丞,隆兴元年赴调临安因张浚之荐除为临安府教授,乾道三年赴临安上政论《千虑策》,乾道六年除为隆兴府奉新知县,乾道六年因虞允文之荐除为国子博士,淳熙元年除知漳州,淳熙四年除知常州,皆不在吉水,唯有隆兴二年至乾道二年因其父之病西归吉水及其父逝世为父丁忧与淳熙元年至三年养病期间,居于吉水,故此诗应作于此二时期其中之一。又《诚斋集(江湖集)卷二》有诗《甲申(隆兴二年)上元前闻家君不伏西归见梅有感二首》于本诗之前,《诚斋集(江湖集)卷三》有诗《丙戍(乾道二年)上元和昌英叔李花》于本诗之后,故此诗断然不可能作于淳熙元年至三年养病期间,而只能作于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至乾道二年(一一六六),杨万里因其父之病西归吉水及其父逝世为父丁忧期间。

隆兴二年正月,杨万里因其父之病西归吉水。同年八月四日,杨万里之父逝世,杨万里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丁父忧时期。在此之前,杨万里方才于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及第,开始初次进入南宋官场,并由地方小吏一步步入职京城(因张浚之荐除为临安府教授),这正是一个读书人可以借机施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好时机。忽闻其父之病,出于孝道,不得已放弃大好机会,西归故里,这在政治上对于杨万里来说不吝于一个打击。同时,对于杨万里来说,其父之病,在亲情上对于杨万里也不吝于一个打击。然而西归故里吉水之后,同年八月杨万里之父的逝世对于杨万里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根据封建礼法的要求,父母之死皆应为之守孝三年,对于一个适才走上宦途不久,又有一定前途的读书人来说,这三年是极为艰难的,以前在官场上的一切都将归于破灭,一时前功尽弃,极易生出失意之感,对于杨万里来说更是这样。同时,杨万里之父的逝世在亲情上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古代讲求孝道,父母之死,特别是父亲之死,对于其子女来说是沉痛的,是失怙般的痛楚,这极易造成一种愁苦的心情。

在这般官场失意、亲人离去的愁苦心情中,却又是为友人送别之时,在三江小渡口,杨万里作了本诗。此诗一二两句诗人着意写景,营造了一种送别友人,依依不舍的氛围。三四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对于友情天长地久,不为风浪所阻的期盼。通首采用对比手法。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交情”比做“山溪渡”,并使用自然界的“风波”象征社会风浪,然后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深刻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三江小渡: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0429.html

杨万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318.html

《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共两首。第一首写寂寞无聊,第二首写思乡盼归。两首诗联系密切。由于寂寞无聊,所以产生思乡盼归之念;也正由于深感寂寞无聊,所以思乡盼归之念也愈切。

作者是吉州人,吉州在临安之西。公元1167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杨万里由于张浚的推荐,任临安府教授。临安府即今浙江杭州,为南宋首都。开始还称临安府为“行在”,表示不忘故都汴梁。后来便直称为都城,故此诗题曰“都下”。而“无忧馆”则是作者给自己寓所起的名号。

南宋时代,最高统治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总的情况看,投降派在政府中占着主导地位,整个官场中的风气是沉闷、消极、得过且过的。杨万里正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很难有所作为。加以他是学官,似乎事情也不多,不过读读书会会客而已。

作者杨万里资料

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_杨万里的诗集大全,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 查看详情>>

杨万里古诗词作品: 《郡圃小梅一枝先开》 《和子上第春雹》 《黄司法妻欧阳氏孺人挽诗》 《海棠坞·细雨初怜湿翠裳》 《近岸·十日都无一日晴》 《湖上·旧腊缘多雪》 《送吴盬丞季行知简州》 《东园花发·桃蹊李径旧分栽》 《除夜张功父惠诗索荆溪集次韵送往》 《铜雀砚·摸索陶泓不忍研

《三江小渡》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