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赋松上鸥鉴赏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出自:昭君怨·赋松上鸥 更新时间:2017-10-13

题目《赋松上鸥》说明,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作者静坐书室,意外地听窗外松树上有沙鸥前来投宿,十分惊喜。“偶听松梢扑鹿”,“偶”字意即偶然地,或者说是意料之外地,“扑鹿”是象声词。首句说,他偶然听到门前松树梢上有飞鸟拍打翅膀的“扑鹿”声,凭着生活经验,他“知是沙鸥来宿”。首二句无丝毫的渲染与夸饰,似乎是简单地平铺直叙,但只要稍稍揣摩,便不难发现,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静,又写出了树上鸥鸟的活动,从字面看,人未见形,鸥未露体,而在读者的意念中,却分明“看”到作者凝神谛听的神态,“听”到沙鸥抖动翅膀的扑扑鹿鹿的声音,这足以说明,这两句近似口语的话,并非随意信手写来,而是经过认真推敲锤炼而得,因此颇为传神。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沙鸥前来投宿,作者无限欣喜,他小心翼翼地向正在玩耍的孩子们示意,告诫他们不要吵闹,恐怕惊吓了鸥鸟。这两句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沙鸥这种鸟儿非常喜欢,同时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而且增加了本词的生活气息。“莫”字和“恐”字表达出作者对沙鸥由衷的喜爱。

下片写鸥鸟远飞,词人不免怅然若有失,进而将鸥鸟人格化,与之沟通思想,借以抒发心志。“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作者正因为沙鸥落在“诚斋”门前松树上高兴,转瞬间沙鸥忽然振翅远飞,作者深感失望,先前的激情顿时冷落下来。“不知何处”说明作者对鸥鸟十分记挂,面对一片空虚的茫茫夜空,他万分焦虑,却又无可如何。两句中“飞去”二字重复使用,这种手法在现代修辞学上称为“顶真”,因为用得恰切自然,所以读起来丝毫没有重复的感觉。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结尾两句,作者和盘托出心志,把自己辞官归隐的事告诉沙鸥,表述了他期望求得沙鸥“理解”的心情。据《宋史》记载,杨万里长期被贬,愤而辞官家居,临终前曾有“韩佗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的话,说明他因为报国无门,又不被人理解,忧愤至死。本词把沙鸥视为“知己”,寄托自己的感情,其意也在于排解内心的苦闷。

昭君怨·赋松上鸥: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0437.html

杨万里: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318.html

《秋山二首》是清代文学家顾炎武创作的组诗作品。记述清兵南渡后,南明将领坚守嘉定等城抗击清兵的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南明覆亡的痛楚和复国的决心。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南明弘光王朝灭亡。七月,苏州、昆山等地沦陷,请军对江南地区,尤其是嘉定进行了三次大屠杀,作者的生母、嗣母及两个弟弟均死于难中。江阴、嘉定、松江等地人民奋起反抗,遭到清兵的残酷屠掠,故作者创作这两首诗。

作者杨万里资料

杨万里

杨万里的诗词全集_杨万里的诗集大全,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 查看详情>>

杨万里古诗词作品: 《登清心阁·秋夜真成书》 《送彭元忠司户》 《宿青山市·近看青山却朗然》 《兰溪解舟·日开五色暖征裘》 《题吴江三高堂范蠡》 《豫章光华馆苦雨》 《谢赵行之惠霜柿》 《垂丝海棠盛开》 《舟过桐庐·後面山无数》 《胡平一·说似行人且细听

《昭君怨·赋松上鸥》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