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代诗人 > 苏轼的诗 > 韩干马十四匹 >创作背景的意思

韩干马十四匹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出自:韩干马十四匹 更新时间:2017-11-02

《韩干马十四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前十二句分写十六匹马(诗题为十四匹,有意),时分时合,夹叙夹写,穿插转换,错落有致。写了十六匹马,然后点题。第十三句“画马真是马”,得马之神,是对韩干的高度赞同。第十四句是自赞,作者对自己的诗作充满了信心。作者自赞之意在引出末二句议论:世无伯乐、韩干,则虽有韩干画马之才,虽有为韩干画马之才之人题诗传神之功力之人,亦将无所得其用,可作多种联想。

这首诗于熙宁十年(1077)三月作于徐州的这首七言古体诗。韩干,相传年少时曾为酒肆雇工,经王维资助学画,与其师曹霸皆以画马著名,杜甫在《丹青引》里曾经提到他。他的《照夜白图》等作品尚存,而苏轼题诗的这幅画,却不复可见。

诗题说是“马十四匹”,画中的马,却不止此数。南宋楼钥在《攻媿集·题赵尊道渥洼图序》里说:他看见的这幅渥洼图,是李公麟所临摹的韩干画马图。“马实十六,坡诗云‘十四匹’,岂误耶?”楼钥因而题苏轼诗于图后,自己还作了一首‘次韵’诗。李公麟临摹那幅画,当属可信。临摹本中的马是“十六匹”,也很值得注意。王文诰“据公诗,马十四匹,楼所见并非临本也”的案语,是缺乏根据的。按苏轼这首题画诗中的细节,那些说“据公诗,马十四匹”的人,漏数了一匹,搞混了一匹,实际上是十六匹,和李公麟所临摹的画相符。

韩干马十四匹: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99414.html

苏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86.html

注释

⑴韩干:大梁人,官太府寺丞。善画人物,尤工鞍马。初师曹霸。天宝中召入供奉,悉图宫中名马。

⑵攒:并接。一说四蹄聚集在一起。

⑶宛颈:弯颈。鬃尾齐:指马鬃和马尾一样高,一样齐。

⑷任前:把全身的重量放在前两条腿上。举后:举起后蹄去踢。

⑸却避:退避。

⑹老髯:长着胡子的老头。奚官:王十朋注引程季长:“奚官,养马之役者。”即马佚。

⑺前身作马:上辈子曾经是马。换句话说,是马脱生的。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⑻微流赴吻:细微的流水流向马嘴。若有声:似能听到马喝水的声音。

⑼既济:已经渡过溪水。出林鹤:像飞出树林的鹤一样伸着脖子站立。

⑽涉:涉水,指经过溪水。鹤俯啄:像鹤一样低头啄食。

⑾马中龙:最好的一匹马。

⑿尾摇风:尾巴摇动而产生了风。

⒀韩生:指韩干。

⒁苏子:指苏轼。

⒂伯乐:古代善相马者,秦穆公时人。一说为赵简子之臣。

白话译文

两马并驾八只蹄子并接一起,两马弯下颈马鬃和马尾一样高。前马后蹄踢着后马重量压在前蹄,后马往后退避长声嘶鸣。长胡子的看马老头向后看去,上辈子是马能听懂马语。后边的八匹有行走的有饮水的,细微流水流向马嘴似能听到水流声。前马渡过河水像飞出树林的鹤伸长着脖子,后马想要渡河像鹤低头啄食一样。最后一匹是马中之龙,不嘶鸣身也不动尾巴摇出了风。韩干画马如同真马,苏子作诗如画作一般。世上没有伯乐也没有善于画马的韩干,这些诗这些画谁能看懂?

作者苏轼资料

苏轼

苏轼的诗词全集_苏轼的诗集大全,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 查看详情>>

苏轼古诗词作品: 《和陶始经曲阿》 《和穆父新凉·家居妻儿号》 《次韵张昌言喜雨》 《题小诗·烟火动村落》 《园中草木·我归自南山》 《丙子重九·三年瘴海上》 《调笑令·渔父》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癸丑春分后雪》 《饮酒·芙蓉在秋水

《韩干马十四匹》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