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人欲天从竟不疑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出自:人欲·人欲天从竟不疑 更新时间:2020-05-25
诗写诗人气愤填膺,以怒不可遏的笔触,戳穿天从人欲、上天无私的骗局,指斥朝廷听信谗言,陷害忠良。言词激烈哀怨极深。李商隐长期在外做幕僚,备受艰辛,日日思归,望眼欲穿,怨恨无极,君亦无知,天亦无公,故有此诅咒之辞,或者也是在为被贬斥和遭迫害的会昌将相鸣不平,未必是针对某人某事而发。
一二句谓自古以来都说天随人愿,世人竟然深信不疑,其实大谬不然也;勿言苍天最公道,天亦有私心也。天地本无私,人类则一定有私,人类之中的君主,自然难免有私。作者之意本想要说君主有私,却未便明说,便只好说“莫言圆盖便无私”。
三四句谓秦地之乌早已白头,人尽知之,而君王昏昏然竟不知也。李商隐用燕太子丹的事迹来反衬自己的境遇,上天是听到了燕丹的请求,确实是符合“人欲天从”的说法。但是李商隐的头发早已花白,上天却为何不让他这充满道德才学的人,为皇帝所知晓,成为辅弼之臣。这样看来,“人欲天从”的说法不过是虚妄而已。
此诗包含了激烈的政治讽刺之意,也蕴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天是无意识的,认为“天”是有意识的存在是人认识能力处在较为原始阶段的看法。李商隐从个人的遭际出发,否定了这种说法。但是,不能就此简单否定“人欲天从”的说法实际上,所谓的“天”代表的是客观规律的存在,而人民意志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治学意义上的“客观规律”。如果统治者不呼应人民的愿望,那么百姓就会揭竿而起推翻他的统治。李商隐的错误在于以“个人意志”代替“大众意志”,这是他不能获得“上苍”垂青的缘由。

人欲·人欲天从竟不疑: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3798.html

李商隐: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0.html

《巴江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五言绝句。前两句倾笔于柳色,流露出不尽喜爱之情,并借巴江柳自喻,自惜寄居东川之地。后两句由柳色想到柳荫,畅言巴江柳的辉煌前程,借历史典故,抒自我心志,希望通过杜悰引荐入朝。这首咏物诗,不离不即,既切合于江柳,又在咏柳中表现自己的情思,全诗借柳写入,以虚衬实,景中含情,意在言外。
大中六年(852)四月,西川节度使杜悰调任淮南节度使。李商隐奉柳仲郢之命,备办饩牵(米面牛羊)亲往渝州(今重庆市)及界首迎送,诗当作于此时。此诗题为《巴江柳》,实际它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李商隐早年被王茂元招赘为婿,由此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虽有绝世香艳之才,却长期沉沦幕府,落魄江湖,不得重用。但他仍痴心不泯,期望着有朝一日能跻身朝廷,施展自己的才干和抱负。联系李商隐的身世看,这首诗显然是借咏柳来抒发用世之情的。

作者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词全集_李商隐的诗集大全,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楚宫·复壁交青琐》 《无题·照梁初有情》 《张恶子庙》 《马嵬二首其二》 《南潭上亭宴集以疾后至因而抒情》 《柳·为有桥边拂面香》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 《富平少侯》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碧城三首其一

《人欲·人欲天从竟不疑》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