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洛阳愁绝创作背景
《清平乐·洛阳愁绝》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此乃惜别之作,写以洛阳为背景的都城之别。上阕交待时间地点,主要描绘折柳送别的情景;下阕生动具体地描绘离别的场面,抒写离别之愁苦。此词悲壮而有风骨,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在众多的咏别词中别具一格。
温庭筠存《清平乐》小令两阕,此乃惜别之作。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凄切,而此词却别具一种阳刚之美,因此有人猜测可能“作于被贬之时”(见《唐五代四大名家词》)。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洛阳:最早为东周都城,此后后汉、西晋、北魏、隋等朝均建都于此。唐时为东都。
恣(zì)攀折:任意攀折。恣,一作“争”。
离觞(shāng):饯别之酒。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平原年少:泛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远行的人。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邑,即今山东省平原县。
白话译文
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杨花柳絮飘舞着如漫天飞雪。远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桥下的流水时时都在呜咽,唱不完送别的悲歌。
上马时朋友争劝送别的酒。我最怕那南浦的莺啼,声声都是断肠的歌喉。燕赵儿郎也伤愁,挥不尽千行泪,又回头。
温庭筠存《清平乐》小令两阕,此乃惜别之作。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凄切,而此词却别具一种阳刚之美,因此有人猜测可能“作于被贬之时”(见《唐五代四大名家词》)。
清平乐·洛阳愁绝: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591568318395985.html
温庭筠: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72.html
注释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洛阳:最早为东周都城,此后后汉、西晋、北魏、隋等朝均建都于此。唐时为东都。
恣(zì)攀折:任意攀折。恣,一作“争”。
离觞(shāng):饯别之酒。
南浦: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平原年少:泛指贵族子弟,这里指远行的人。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邑,即今山东省平原县。
白话译文
当我辞别洛阳的时候,春暮的景色更使我伤心欲绝,杨花柳絮飘舞着如漫天飞雪。远行的人天天折走柳枝,桥下的流水时时都在呜咽,唱不完送别的悲歌。
上马时朋友争劝送别的酒。我最怕那南浦的莺啼,声声都是断肠的歌喉。燕赵儿郎也伤愁,挥不尽千行泪,又回头。
作者温庭筠资料
温庭筠的诗词全集_温庭筠的诗集大全,温庭筠(约812-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但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 查看详情>>
温庭筠古诗词作品: 《寄崔先生》 《思帝乡·花花》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 《洞户二十二韵》 《送北阳袁明府》 《杏花·红花初绽雪花繁》 《酒泉子·罗带惹香》 《早春浐水送友人》 《赠隐者·茅堂对薇蕨》 《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古诗《清平乐·洛阳愁绝》的名句翻译赏析
-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 - 温庭筠 - - 《清平乐·洛阳愁绝》
-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 - 温庭筠 - - 《清平乐·洛阳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