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万人冢·兵罢淮边客路通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张蠙 出自:吊万人冢·兵罢淮边客路通 更新时间:2020-07-28
这首诗以景托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颇具艺术感染力。首句“兵罢淮边客路通”,落笔便写出诗人客游河淮地区的时间是在“兵罢”之后;“客路通”三字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于战乱暂时结束的欣喜之情。
次句“乱鸦来去噪寒空”,承上而来,在刚刚振起的欢悦情感上兜头泼来一盆冷水——一路之上,人烟灭迹,黑鸦聒噪,从而使诗歌画面陡然涂上了一层恐怖荒凉的色调。“乱”字写出了黑鸦遮天蔽日之多;乌鸦以食腐肉为生,万人冢上空乌鸦的狂欢乱舞,愈显出战乱中死人之众,使天空弥漫着一片凄寒之气,给人思绪上增添了悲切感。第三句“可怜白骨攒孤冢”,是以情驭景的妙笔,它以特写式的镜头拍下了“千里无鸡鸣,白骨蔽平原”的现实场景,一个“孤”字蕴含了对枉死者离乡背井、惨死他乡的无限同情,令人容易从枉死者联想到战争给幸存者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和心灵创伤。
句首冠之以“可怜”二字,为诗情向高潮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足以表达出诗人的强烈同情心。末句“尽为将军觅战功”是全诗的高潮。可以说,前三句所展示的都主要是事物的现象及结果,而这最后一笔才是探究问题之本质的所在。“尽为”写出了造成生灵涂炭原因的独一性,“觅战功”则点破了朱温之流发动战争的目的性和自私性。这是全诗中关键的飞跃,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和认识高度。但这一感情的飞跃,却正是踏着前三句景物描写而达成了水到渠成的升华;没有前三句景的铺陈,第四句的宕出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首诗在思想上与曹松《己亥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及杜荀鹤《再经胡城县》中“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由于它选材典型,构思别具一格,所以,历来为读者所喜爱。

吊万人冢·兵罢淮边客路通: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32705.html

张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29.html

注释
1.书事:记叙当前所见之事。
2.望岁:盼望收成好。切:迫切。
3.耕夫:农民。尽把弓:指被征当兵。把弓,持弓,谓当兵打仗。
4.“千家”二句:这两句说,千家只剩了几个人在(因为都被抓去服兵役),征一次税就使得农民家里十年贫穷(极言捐税苛重)。言人少税重,受剥削之深。
5.没阵:阵亡,战死。
6.飞章:奏章如飞地传送。西蜀:成都一带。当时皇帝避难入蜀。《旧唐书·本纪》卷十九载:“中和元年六月,车驾幸成都府。”
7.明诏:皇帝的诏书,古代封建文人称皇帝所发的命令叫“明诏”。殊功:极大的功劳。
白话译文
尽管眼看着今年是个好年成,农民们心中却只能空自焦急,所有的丁壮劳动力都被强征去当兵了。
千户人家中只剩下了几个人,官府一次征税就足以使农民家中贫困十年。
士兵们纷纷战死,战场上风沙漫卷,昏暗无比。城头燃起了大火,冲天的火焰,映红了水面和陆地。
领兵将领的奏章迅速地传送到四川成都,皇帝随即下诏称誉嘉奖他们劳苦功高。

作者张蠙资料

张蠙

张蠙的诗词全集_张蠙的诗集大全,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查看详情>>

张蠙古诗词作品: 《乱中寄友人》 《言怀·十载声沉觉自非》 《朔方书事》 《伤贾岛·生为明代苦吟身》 《送徐州薛尚书》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送友人归武陵》 《过萧关·出得萧关北》 《送缙云尉》 《边庭送别

《吊万人冢·兵罢淮边客路通》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