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州还诗赏析

朝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出自:同州还诗 更新时间:2020-09-18
公元579年九月,庾信作此诗记载了宣帝的一次同州之行。在这首诗里,庾信对灿烂耀目的皇家仪仗表面下所潜伏的危机表达了深刻的忧虑。
穰侯是秦昭王的舅父。心被任命为丞相的范雎劝说秦昭王削减穰侯的权利,秦昭王听信了范雎之言,命穰侯离京就藩。周宣帝在579年二月任命杨坚为四位首相之一,同年六月命众叔父就藩,庾信诗的第二联被认为是对这一事件的指称。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前面提到的一个观点:能否在一个比较深的层面解读庾信诗文中的典故,有赖于读者对庾信引用文本的熟悉程度;唯有对诗人引用的文本之上下文了如指掌,我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理解诗文的潜台词。就以“穰侯、范雎”的典故而言,《史记》在记叙穰侯被免职和放归封地之后,太史公发表了下面的感慨:“穰侯,昭王亲舅也。
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侯,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向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谥,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太史公的这段话,是庾信诗句的“亚文本”。我们可以意识到,诗人对时事貌似十分客观的记述之下,掩藏着他对宣帝决策的深切不满;不仅如此,太史公议论的最后一句话“况于羁旅之臣乎?”更是了解诗人此时此刻心情的关键。当宣帝沙齐王,又将欣赏和厚待的庾信的滕王和赵王遣归封地,庾信不由得要担心自己的命运了,因为他就恰是一位“羁旅之臣”。游猎本是北朝贵族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这样的一种政治背景之下,突然显得充满了危机感,仿佛成了不详的象喻。当野雉和狐狸四处奔窜、寻求护蔽,诗人亦在考虑退出公众生活。

同州还诗: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0040.html

庾信: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574.html

庾信在此诗里,以隐士的心境,抒写了他在春天来临之时的愉悦自得之情。
诗一开头 就自称为久已陆沉的山人。《庄子》说:“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陆沉是指人中隐者,违世离俗,譬如无水而沉。庚信在北朝官至荣显,固然不能称为隐士,但他心如槁木死灰,无意于富贵荣华,只愿适闲居之志,实际上是与世相违之人。因而自称久已陆沉,也并非矫情之语。
当然,即使是枯木,逢春时也会萌发出欣欣生机。诗人在苦闷寂寞的生涯中,蓦然感受到春天已然降临在园中深幽的小径上,他那枯涩的心田亦会滋生出一点春意的。所以他开始整治自己的小园了:决开水渠,移动水碓,准备迎接降雨;打开院门,清扫竹林,便可以理出小径。小桥已经倾斜,而且早已断了半边;崩塌的河岸开始一点点被谁侵蚀了。园子本来“数亩敝庐”,加上一冬天没有整治,愈发显得荒凉破败。然而越是如此,越有一种清寒的野趣,能使诗人渴求离世远遁的心灵得到慰藉。因而,在这里用细笛吹起短歌,古琴弹出低低的泛音,一种优雅古朴之趣,是富贵乡中人所无法领略的。而小园的好处也正在这里:钱刀之祸不能相及,可以深自耕种,与世事无涉。钱刀,本是古代一种刀形的钱币,这里泛指钱。《风俗通》说:“钱刀,俗说利旁有刀,言治生得金者,必有刀钱之祸。”这里指贪图利禄而招致灾难。“耕种”虽是代指隐居的一般常用语,但也正扣住“值春”的时令。
末二句用陈皇后以黄金百斤求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一典,但立意与一般用法不同。这一典故向来接指遭到君王冷落或遗弃的后妃,或比喻被皇帝疏远的臣子。这里却是借喻庚信本人虽有相如之才,却因在此幽居,无人以黄金相求。与“钱刀不相及”句意思相同。实际上,庚信在北朝身受皇帝宠遇,王公大臣慕其名而争相结交,以黄金求赋之事并不少。结尾这样说,不过是表示自己不愿与贵戚交游的心思罢了。
这首诗写小园值春的景象,并不细致刻画园中各处景物的形貌,而是随诗人的兴致所至,漫笔勾画出小园荒芜失修的状况,以及诗人悠闲自得的意趣。“陆沉”、“幽径”、“低声”、“且须深”等词汇,形成一种幽细深婉的韵调。全诗正是籍着这种意象内涵的语感,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春临小园时诗人淡淡的喜悦和幽独低回的情味。

作者庾信资料

庾信

庾信的诗词全集_庾信的诗集大全,庾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 查看详情>>

庾信古诗词作品: 《拟咏怀诗·白马向清波》 《昭君辞应诏》 《经陈思王墓诗》 《代人伤往诗·杂树本唯金谷苑》 《拟咏怀诗·被甲阳云台》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 《赠周处士诗》 《道士步虚词·归心游太极》 《拟咏怀诗·倐忽市朝变》 《山斋诗

《同州还诗》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