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清代诗人 > 朱彝尊的诗 > 云中至日 >创作背景的意思

云中至日创作背景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出自:云中至日 更新时间:2020-10-10
《云中至日》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今昔的对比;颔联感叹冬至之际孤身饮酒;颈联寓情于景,由眼前的萧瑟之景联想到塞外边地的荒冷;尾联遥想故园美景,与眼前之景形成对照。写景笔调雄健,写情细腻婉曲。诗人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感情的发展为经纬,故令诗意跌宕,格调沉郁,颇有唱叹之致。
这首诗写冬至在云中郡(今山西大同)过节的所见所闻。康熙三年(1664年),诗人往谒山西按察副使曹溶,居住于大同的万物同春亭。冬至这天本应与家人团圆,身处天涯的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云中至日: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42376.html

朱彝尊: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642.html

注释
1.云中:古郡名,今山西大同市。至日:冬至节。
2.缙云岭:又名仙都山,在今浙江缙云县境。
3.白登台:即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汉高祖被匈奴围困处。
4.日至:日南至,即冬至。
5.何意:何曾想到。灭涯:远方。数:屡次。
6.角:军中吹的号角。雁塞:即雁门塞,又名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7.“关寒”句:说雁门关一带因天寒而变得如同马色的灰暗斑驳,且远接塞外荒凉的沙漠。关: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北部,为长城要塞之一。马色:《唐书·回纥传》:“马色皆驳。”这里疑指地有积雪,现出斑驳之色。龙堆:亦称白龙堆,在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古代为西域交通要道。
8.愁说:指怕提起故乡风物。细细开:形容花枝繁盛,花时长久。语本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嫩蕊商量细细开。”
白话译文
我去年就登临了缙云山,今年又置身于这风雪弥漫的白登山。
可怜我在冬至还在他乡为客,何曾想到会在此天涯举杯消愁。
傍晚边城响起的号角声直通雁门关,关外积雪呈现出斑驳之色,延伸到白龙堆沙漠。
遥想家乡在远方的江村之中,却又怕说起此时梅花已经盛开了。

作者朱彝尊资料

朱彝尊

朱彝尊的诗词全集_朱彝尊的诗集大全,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查看详情>>

朱彝尊古诗词作品: 《迈陂塘·题其年填词图》 《逢庐州守张·伍胥门外泊斋舲》 《东坡引·纤罗轻似葛》 《夏日西湖同曹学士余山人汎舟待曹侍郎不至有感旧游怆然于怀作诗》 《题朱梅花手卷》 《棹歌·桃花新水涌吴艚》 《鸳鸯湖棹歌·槛边花外尽重湖》 《鸳鸯湖棹歌·织成锦衾碧间红》 《滩行口号·白鹭洲前动客愁》 《挽诗·含玉遗孤在

《云中至日》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