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烈庙注释译文
注释
1。昭烈庙:刘备的庙宇。备死后,谥曰昭烈皇帝。
2。“飘泊”句:刘备起事之初,未有尺寸之地,曾先后依陶谦、依曹操、依袁绍,均不得志。及曹操破袁绍,南击刘备,备乃使糜竺、孙乾与刘表取得连系。表亲自郊迎,待以上宾之礼并增强其兵力,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多归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间关”句:益州牧刘璋遣法正等以四千人迎刘备,前后赂遗以巨万计。法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备乃留诸葛亮、关羽据荆州,自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间关,犹言道路难行,崎岖展转而至。
4。“中原”句:言广大的中原地区,已无刘氏的政权。社稷,土神和谷神,土地和粮食乃立国的要素,因以社稷作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5。峡路:长江三峡的道路。楚:古国名辖境约有湖北、湖南及江西、安徽的一部分。
6。岷江:江名,在四川省中部。源出岷山北部的羊膊岭,南流经松潘县至灌县,分为内外二江,至江口复合,至乐山流入大渡河,至宜宾并入长江。秦:古国名,奄有今陕西地。
7。翠华:用翠羽饰于旗竿顶上的旗,为皇帝的仪仗,因以代指皇帝。此指庙宇前的旗竿。
白话译文
刘备漂泊无依,曾投靠荆州刘表,之后又西进,道路崎岖,辗转而至益州。
时曹魏代汉,中原已无全国的统一政权,在乱世中刘备却有竭忠为君之臣。
三峡的道路通向楚国故地,岷江之水不流向古秦国。
这一座昭烈祠庙,在寂寞的空山旷野中,显得如此的萧条寂莫。
首联按着时间顺序,叙刘备创业之艰。汉灵帝末年,刘备在军阀混战中曾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而至荆州依刘表,实属权宜之计。“间关”有崎岖展转之意,刘备因得荆州而力量始壮,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终于成都,故言“间关”。颔联承上而发议论,东汉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汉帝国已彻底瓦解,在这乱世中,唯有刘备能尽臣之职,诸葛亮能竭忠为君。叙事简扼,议论则既正统又耿直。颈联借四川地形生发。“峡”“岷江”皆是四川境内之地形特征。刘备入川后,诸葛亮制定的基本国策是东联东吴,北拒曹操。所以诗中用“元通”“不向”二词,概括了这一国策,与三峡、岷江紧密相扣。而刘备最终错误地兴兵伐吴,大败而归,使得汉朝复国无望,所以诗人在尾联中生出感叹,将历史的苍茫感置于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之中,以满目苍翠掩映下的空山古祠寄托自已的兴怀。
这首诗中,诗人感叹刘备历尽了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才在蜀中找到了安身立业之地,然不幸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待诸葛亮死后,汉祚遂亡,以至使三峡中的刘备之昭烈祠庙,在寂寞的空山旷野中,显得多么的萧条冷漠。杜甫所说的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的哀伤之情,在这首诗中不禁油然而生,使人感到叹息、惋惜不已。
1。昭烈庙:刘备的庙宇。备死后,谥曰昭烈皇帝。
2。“飘泊”句:刘备起事之初,未有尺寸之地,曾先后依陶谦、依曹操、依袁绍,均不得志。及曹操破袁绍,南击刘备,备乃使糜竺、孙乾与刘表取得连系。表亲自郊迎,待以上宾之礼并增强其兵力,使屯新野,荆州豪杰多归之。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3。“间关”句:益州牧刘璋遣法正等以四千人迎刘备,前后赂遗以巨万计。法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备乃留诸葛亮、关羽据荆州,自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见《三国志·蜀书·先主传》。间关,犹言道路难行,崎岖展转而至。
4。“中原”句:言广大的中原地区,已无刘氏的政权。社稷,土神和谷神,土地和粮食乃立国的要素,因以社稷作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5。峡路:长江三峡的道路。楚:古国名辖境约有湖北、湖南及江西、安徽的一部分。
6。岷江:江名,在四川省中部。源出岷山北部的羊膊岭,南流经松潘县至灌县,分为内外二江,至江口复合,至乐山流入大渡河,至宜宾并入长江。秦:古国名,奄有今陕西地。
7。翠华:用翠羽饰于旗竿顶上的旗,为皇帝的仪仗,因以代指皇帝。此指庙宇前的旗竿。
白话译文
刘备漂泊无依,曾投靠荆州刘表,之后又西进,道路崎岖,辗转而至益州。
时曹魏代汉,中原已无全国的统一政权,在乱世中刘备却有竭忠为君之臣。
三峡的道路通向楚国故地,岷江之水不流向古秦国。
这一座昭烈祠庙,在寂寞的空山旷野中,显得如此的萧条寂莫。
昭烈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5512033415504.html
何景明: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821.html
这首五律是一首怀古之诗。诗人作此诗时,已是诗人一生短暂的三十九年旅程的最后几年了,该经历的都经历了,对历史、人生、社会的理解和表述也绝不再会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因而此诗避免了一般感怀古事之诗情辞太滥而缺乏甄陶之力量的通病,显得清峻脱俗。首联按着时间顺序,叙刘备创业之艰。汉灵帝末年,刘备在军阀混战中曾先后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而至荆州依刘表,实属权宜之计。“间关”有崎岖展转之意,刘备因得荆州而力量始壮,旋又夺取益州和汉中终于成都,故言“间关”。颔联承上而发议论,东汉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来,汉帝国已彻底瓦解,在这乱世中,唯有刘备能尽臣之职,诸葛亮能竭忠为君。叙事简扼,议论则既正统又耿直。颈联借四川地形生发。“峡”“岷江”皆是四川境内之地形特征。刘备入川后,诸葛亮制定的基本国策是东联东吴,北拒曹操。所以诗中用“元通”“不向”二词,概括了这一国策,与三峡、岷江紧密相扣。而刘备最终错误地兴兵伐吴,大败而归,使得汉朝复国无望,所以诗人在尾联中生出感叹,将历史的苍茫感置于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之中,以满目苍翠掩映下的空山古祠寄托自已的兴怀。
这首诗中,诗人感叹刘备历尽了千难万险,好不容易才在蜀中找到了安身立业之地,然不幸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待诸葛亮死后,汉祚遂亡,以至使三峡中的刘备之昭烈祠庙,在寂寞的空山旷野中,显得多么的萧条冷漠。杜甫所说的那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的哀伤之情,在这首诗中不禁油然而生,使人感到叹息、惋惜不已。
作者何景明资料
何景明的诗词全集_何景明的诗集大全,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查看详情>>
何景明古诗词作品: 《秋日杂兴·寒皦啼断槿园空》 《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八月二十八日子容过对菊》 《西郊秋兴·严风日以发》 《平坝城南村·沉沉古陂水》 《发京邑·驱车出郊门》 《长安柳·三月长安柳》 《送杨太常归省·闻道西京寇》 《拟古·圆如天上月》 《送崔氏·飘飘山上葛》
古诗《昭烈庙》的名句翻译赏析
- 峡路元通楚,岷江不向秦。空山一祠宇,寂寞翠华春 - - 何景明 - - 《昭烈庙》
- 漂泊依刘计,间关入蜀身。中原无社稷,乱世有君臣 - - 何景明 - - 《昭烈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