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出郭随吾适赏析

朝代:明代 作者:李攀龙 出自:出郭·出郭随吾适 更新时间:2020-12-02
首联“出郭随吾适,人家杜曲边。”写诗人离开了就职的城郭,顺着自己的心意游走,来到杜曲看到几户人家坐落在樊川、御宿二水交汇处,别是一番“小桥流水人家”!
出郭,既是点题,又一语双关。诗人离开了浮华的城市,也走出了心灵的樊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人的轻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颔联“溪流萦去马,山路入鸣蝉。”写途中之景。回环的溪流潺潺,幽深的山路弯弯,热闹的鸣蝉阵阵,骑马的行人悠悠远去,好一幅幽静恬淡的山村乡野图。运用反衬的手法绘景,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突出描绘了山村田园的清幽怡人,诗人心中不禁生出喜爱之情!
颈联“禾黍殷秋作,茅茨入昼眠。”主要写农人的活动。深秋季节,田里的禾黍长势喜人,丰收在即,农夫们正在忙碌。茅草屋虽然简陋,对于劳累的农人却足以小憩酣眠,你看,他们午觉睡得多香呀!农夫们安然自乐、心无羁绊、顺意而为的生活已令诗人心向往之!
尾联“可能祛物役,归买汶阳田。”抒写自己的心志。陶潜有诗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令公因心灵被外物所役使而失意惆怅。“物役”,为外物所役使,指为功名利禄而为官。诗人看到农人们的洒脱无羁,不禁产生了归隐之意。“归买汶阳田”借用闵子骞的典故抒情言志。《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后以“汶阳田”寓意归隐。诗人借此典故抒发了自己胸臆——归隐田园。
全诗借景抒情,人家、溪水、山路、鸣蝉、禾黍、茅屋这些田园意象,无不透露着恬静安闲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尔虞我诈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闲适自由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之情!

出郭·出郭随吾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6911178418624.html

李攀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930.html

《杪秋登太华山绝顶》是明朝诗人李攀龙所写的一首诗。全诗意境开阔,写景抒情,豪放而含蓄,颇能表现新颖的面目。诗的首联没有正面描写出山势的高耸,峰峦的多奇,而用一反诘语,烘托出山势雄伟壮观,运用了现实与神话,渲染和比拟相结合的写法。尾联直抒登临揽胜之情,用抑扬对照的方法赞叹了自然界的伟力。

作者李攀龙资料

李攀龙

李攀龙的诗词全集_李攀龙的诗集大全,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 查看详情>>

李攀龙古诗词作品: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挽王中丞》 《戏呈郭子坤》 《十五夜谢山人同李明府见过得宵字》 《重别李户曹》 《塞上曲送元美》 《徐汝思见过林亭》 《寄许殿卿》 《送子相归广陵》 《按察李公诞子公蜀人先以中书舍人为御史

《出郭·出郭随吾适》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