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一览楼创作背景
《九日登一览楼》是明代诗人陈子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首联写登高远望,追怀古之屈原以明志,颔联暗示赏景中时间的飞逝,颈联写因光阴似箭而引起的内心忧虑,尾联感叹自己虽有屠龙之术,可惜报国无门。整首诗虚实结合,诗风豪放激昂,体现出诗人壮志难酬、壮心不已的慷慨与悲凉。
这首诗作于清顺治三年(1647),是重阳日登高纵目时的感慨之作。
顺治二年,清兵下江南,南明小朝廷的首都南京失守,陈子龙联合一批抗清志士,在闰六月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江南抗清起义,失败后陈子龙侥幸逃脱,来到嘉善的“水月庵”中避难。其时,明“唐王”在黄道周、郑成功父子的拥戴下,于福州继皇帝位,改元隆武。明“鲁王”在张国维等的拥戴下,也在浙江绍兴“监国”。在东南一隅,同时出现了两个明朝皇帝,对于忠于朱明王朝的江南士大夫阶层来说,此时的局面恰是“双飞日月”。陈子龙诗中的“双飞日月”,指的就是残明出了两个朝廷,两个皇帝的局面。诗人写此诗时已是山河破碎的明亡之后,长江以北大片土地沦丧时。
1.一览楼:位于作者家乡松江城内。
2.危:高。
3.樽(zūn)酒:杯酒,此指代借酒抒怀。
4.蒹(jiān)葭(jiā):原意指芦苇,《诗经》中有《蒹葭》一篇,此指代思念南明政权。
5.云麓(lù):云山之意。
6.青海: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诗词中常用来代称边地。青海雾:以西北青海之雾代指满清势力已占领了半
个江山。
7.赤城:山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又称“烧山”、“消山”,此代指扶明抗清之决心。
8.屠龙:比喻有本领,有绝技,代指身怀绝艺而无用武之处。
白话译文
高楼上我借酒抒怀,遥望云水相隔的那一方。
云间山峰依稀笼罩着大海的雾气,岸边的红枫远映着赤城山的殷红。
双飞的日月显得那么的神采奕奕,破碎的山河等待着补天的女娲。
我白白学了屠龙的本领,如今却束手无策,可是我的宝剑却在跳跃, 并闪烁出冰冷的寒光。
这首诗作于清顺治三年(1647),是重阳日登高纵目时的感慨之作。
顺治二年,清兵下江南,南明小朝廷的首都南京失守,陈子龙联合一批抗清志士,在闰六月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江南抗清起义,失败后陈子龙侥幸逃脱,来到嘉善的“水月庵”中避难。其时,明“唐王”在黄道周、郑成功父子的拥戴下,于福州继皇帝位,改元隆武。明“鲁王”在张国维等的拥戴下,也在浙江绍兴“监国”。在东南一隅,同时出现了两个明朝皇帝,对于忠于朱明王朝的江南士大夫阶层来说,此时的局面恰是“双飞日月”。陈子龙诗中的“双飞日月”,指的就是残明出了两个朝廷,两个皇帝的局面。诗人写此诗时已是山河破碎的明亡之后,长江以北大片土地沦丧时。
九日登一览楼: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607671434421038.html
陈子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1148.html
注释1.一览楼:位于作者家乡松江城内。
2.危:高。
3.樽(zūn)酒:杯酒,此指代借酒抒怀。
4.蒹(jiān)葭(jiā):原意指芦苇,《诗经》中有《蒹葭》一篇,此指代思念南明政权。
5.云麓(lù):云山之意。
6.青海:古代少数民族聚居地,诗词中常用来代称边地。青海雾:以西北青海之雾代指满清势力已占领了半
个江山。
7.赤城:山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又称“烧山”、“消山”,此代指扶明抗清之决心。
8.屠龙:比喻有本领,有绝技,代指身怀绝艺而无用武之处。
白话译文
高楼上我借酒抒怀,遥望云水相隔的那一方。
云间山峰依稀笼罩着大海的雾气,岸边的红枫远映着赤城山的殷红。
双飞的日月显得那么的神采奕奕,破碎的山河等待着补天的女娲。
我白白学了屠龙的本领,如今却束手无策,可是我的宝剑却在跳跃, 并闪烁出冰冷的寒光。
作者陈子龙资料
古诗《九日登一览楼》的名句翻译赏析
- 学就屠龙空束手,剑锋腾踏绕霜花 - - 陈子龙 - - 《九日登一览楼》
- 双飞日月驱神骏,半缺河山待女娲 - - 陈子龙 - - 《九日登一览楼》
- 云麓半涵青海雾,岸枫遥映赤城霞 - - 陈子龙 - - 《九日登一览楼》
- 危楼樽酒赋蒹葭,南望潇湘水一涯 - - 陈子龙 - - 《九日登一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