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离肠宛转赏析
此词以委婉细腻的笔触,描述女主人公的相思情,表现了她内心孤寂愁闷与期盼的复杂情感。上片前二句上句写她为离愁缠绕而焦灼缭乱的心态,下句写情郎远去后,她愁肠欲断,衣带渐宽,郎不归,无心思梳妆打扮,乃至颜色憔悴。接下二句写她登楼盼望音信,所见却是一对雏燕飞来飞去,呢喃娇啼,软语欢歌,自由嬉戏,这更触动女主人的孤苦心灵,更添孤独寂寞之情。下片写时当暮春,细雨潺潺,轻寒似秋,身处其境,倍觉凄凉满怀。其中,“小雨珊珊”和“帘幕轻寒”刻画了主人公心理的独特感受,映照出她心头郁积而难以排遣的孤单和离愁,景随情迁,雨声和帘幕本来的声响和色彩,在主人公的心理上都改变了原来的质态,加重了主人公的愁苦。末二句杜鹃声中春去,春光不再,行人未归;收尾凭窗远望,“树头无数青山”,正所谓“行人更在青山外”。
全词先抒情,后写景,抒情则情中有景,写景则景中有情,通篇情景交融,流畅柔婉,语言清丽,韵味隽永。
此外,在艺术上,此词有三大特色。
首先是观察点的选择运用。词的开头两句,交代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点明相思题旨。读者可以看到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慵倦无聊,形容憔悴。接着下的描写,全以女主人公为观察点,用电影术语说就是“主观镜头”。下片由室内转向室外,隔着帘幕,看到珊珊的小雨,细细的雨丝,织成一片迷惘的愁绪。绣有海棠花图案的帘幕随风飘动。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叫,循声望去,不见郎踪,只有平林外的一抹青山,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种主观的观察点,如同一根潜隐的情丝,把一个个意象连成一体,读者次第读来,会不自觉地移就主人公,更直接而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那孤独冷清的心理氛围。
其次是即景传情。这首词除开头一句外,几乎全是写景。然而由于主观镜头的运用,以“我”观物,故景物皆着女主人公之情绪色彩。暮春微雨,孤独庭院,是婉约词的典型意境。一个年轻的女子,独处闺房,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成双的燕子飞来飞去,更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凄凉。杜鹃是历来词人倾注情感最多的一种生灵,因为关于它有那美丽伤感的传说,因为它那悲切的啼叫,也因为它总是在花事凋零的暮春时节出现。词人利用这些积淀着特定情感的审美意象,使相思之情,见于言外。末尾两句使用了骈句,使词更为传神。
最后是文心的细腻,这和所要表现的细腻的情思是相应的。女主人公因相思而消瘦,容光顿减,铅华盖不住黯然之色,故曰:“瘦觉妆痕浅。”听燕子呢喃而想问讯郎君行踪,正足以见出女子的一片痴情。结尾的“树头无数青山”一句,显然是楼上远眺之景。词人对空间的准确把握使读者如临其境,增强了全词的真切感。
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元好问因服母丧而闲居河南内乡白鹿原。接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守将移剌瑗(即移剌粘合)的征召文书,聘用他为幕僚。因当时正在对蒙古抗战,因此军中征召迅速,诗人也不得不星夜起程,途中,写下该诗。
全词先抒情,后写景,抒情则情中有景,写景则景中有情,通篇情景交融,流畅柔婉,语言清丽,韵味隽永。
此外,在艺术上,此词有三大特色。
首先是观察点的选择运用。词的开头两句,交代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点明相思题旨。读者可以看到孤独寂寞的女主人公,慵倦无聊,形容憔悴。接着下的描写,全以女主人公为观察点,用电影术语说就是“主观镜头”。下片由室内转向室外,隔着帘幕,看到珊珊的小雨,细细的雨丝,织成一片迷惘的愁绪。绣有海棠花图案的帘幕随风飘动。远处传来杜鹃的啼叫,循声望去,不见郎踪,只有平林外的一抹青山,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种主观的观察点,如同一根潜隐的情丝,把一个个意象连成一体,读者次第读来,会不自觉地移就主人公,更直接而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那孤独冷清的心理氛围。
其次是即景传情。这首词除开头一句外,几乎全是写景。然而由于主观镜头的运用,以“我”观物,故景物皆着女主人公之情绪色彩。暮春微雨,孤独庭院,是婉约词的典型意境。一个年轻的女子,独处闺房,其心情是可想而知的。那成双的燕子飞来飞去,更衬托出她的孤独与凄凉。杜鹃是历来词人倾注情感最多的一种生灵,因为关于它有那美丽伤感的传说,因为它那悲切的啼叫,也因为它总是在花事凋零的暮春时节出现。词人利用这些积淀着特定情感的审美意象,使相思之情,见于言外。末尾两句使用了骈句,使词更为传神。
最后是文心的细腻,这和所要表现的细腻的情思是相应的。女主人公因相思而消瘦,容光顿减,铅华盖不住黯然之色,故曰:“瘦觉妆痕浅。”听燕子呢喃而想问讯郎君行踪,正足以见出女子的一片痴情。结尾的“树头无数青山”一句,显然是楼上远眺之景。词人对空间的准确把握使读者如临其境,增强了全词的真切感。
清平乐·离肠宛转: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70330.html
元好问: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2017.html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首联写接文书的情况;颔联写诗人的心情;颈联写对农村生活的眷恋;尾联写诗人自己只适合在农村躬耕自食。全诗通过对一次征召赴任行程的描写,抒发了诗人为国事奔忙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和对于田园生活的留恋之情。该诗未脱宋人以散文为诗的风气,但有所创新,平淡清远,饶有风趣。金哀宗正大七年(1230),元好问因服母丧而闲居河南内乡白鹿原。接到邓州(今河南邓州)守将移剌瑗(即移剌粘合)的征召文书,聘用他为幕僚。因当时正在对蒙古抗战,因此军中征召迅速,诗人也不得不星夜起程,途中,写下该诗。
作者元好问资料
元好问的诗词全集_元好问的诗集大全,元好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 查看详情>>
元好问古诗词作品: 《杂著·六朝琼树掌中春》 《倦绣图·香玉春来困不胜》 《清平乐·小桥流水》 《阳兴砦·乱石通樵径》 《鹧鸪天·只近浮名不近情》 《鹧鸪天·效朱希真体》 《满江红·枕上吴山》 《点绛唇·红袖凭阑》 《为鲜于彦鲁赋十月菊》 《龙门杂诗》
古诗《清平乐·离肠宛转》的名句翻译赏析
- 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 - - 元好问 - - 《清平乐·离肠宛转》
- 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飞去飞来双语燕。消息知郎近远 - - 元好问 - - 《清平乐·离肠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