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赏析

朝代:宋代 作者:郑思肖 出自: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 更新时间:2017-12-29

这首自题《寒菊》图诗,集中表现了郑思肖的思想品格和胸怀襟抱。诗从晚香着笔:百花在春光明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郑接着,诗人又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立于疏篱旁,意趣无穷。这里的“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诗句融入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此中有真意”的意趣。范成大在《范村菊谱序》里提到“以菊比君子”的说法,云:岁华晼晚,草木变衰,乃独晔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范成大序文与郑思肖诗句的题旨是相同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领悟郑思肖诗歌意象的深刻内蕴。

后两句诗意深转一层。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这两句诗有所本,宋代朱淑真《菊花》诗:“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郑思肖略事点化,使诗的意蕴更为深化,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郑思肖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一,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56438.html

郑思肖: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699.html

《蝶恋花·小雨初晴逥晚照》是宋代词人王诜创作的一首触景抒怀、感慨生平的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全词以盎然的自然景物与黄昏夕阳反衬着写作者的衰老心情,有着强烈的对比色彩,表达了作者流落异地、老大无成之悲慨与不幸遭贬的苦闷压抑之心情。词的主旨至末句方才跃出,结句既总括全词,又有点题之妙,透露出作者的一种空洞迷茫、时光流逝的失落感。

王诜约与苏轼等同时代,官做得很大,曾任左卫将军、驸马都尉。但在元丰二年(1079年),曾因罪贬谪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后移颍州安置,直到元祐元年(1086年),才复任登州刺史、驸马都尉。从词中“流落归来”、“更添得朱颜老”等句看,此词可能是他官复原位后所作。

作者郑思肖资料

郑思肖

郑思肖的诗词全集_郑思肖的诗集大全,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 查看详情>>

郑思肖古诗词作品: 《竹林七贤图》 《杜子美骑驴图》 《郊行即事·云禁江城昼色阴》 《庄子梦蝶图》 《醉乡·红潮初上玉船空》 《沈东老遇吕洞宾图》 《毛女图·六国倾城辇入秦》 《夷齐西山图》 《严子陵垂钓图》 《狄仁杰白云亲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