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红蓼花繁创作背景
《满庭芳·红蓼花繁》是宋代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当作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秦观谪处郴州(今属湖南)时。上片侧重写景,描绘楚江月夜独钩的情景,犹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下片侧重写人,写楚江月夜独醉之事,着意刻画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全词如诗如画,淡素雅洁,清丽恬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此词当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当时秦观谪处郴州(今属湖南)。秦观在宋元丰元年(1078年)落第后,曾受到世俗的讥笑。这让他感到甚为痛苦,常借助饮酒麻痹自己的心灵。此时谪处郴州,这种痛苦心情依然萦绕于其心头。
满庭芳·红蓼花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189630.html
秦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921.html
注释
⑴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
⑵红蓼(liǎo):草名。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⑶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玉露,指秋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
⑷霁天:晴朗的天空。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⑸楚江:楚境内的长江。唐李白《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⑹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郁春华于石岸,赩夏彩于沙汀。”
⑺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⑻忘形:不拘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⑼生涯:生活。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⑽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因以“泛梗”喻漂泊。
⑾尘劳事:佛家语。谓扰乱身心的俗事。《圆觉经疏钞》:“尘是六尘,劳谓劳倦,由尘成劳,故名‘尘劳’。”[1] [2]
白话译文
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劳之事,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作者秦观资料

秦观的诗词全集_秦观的诗集大全,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 查看详情>>
秦观古诗词作品: 《海康书事·卜居近流水》 《越王·越王念吴役》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过六合水高怀裴博士次韵》 《江月楼·仙翁看月三百秋》 《赠女冠畅师》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 《次韵裴秀才上太守向公》 《陈承事挽词》 《和显之长老·禅子观因缘》
古诗《满庭芳·红蓼花繁》的名句翻译赏析
-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 - 秦观 - - 《满庭芳·红蓼花繁》
- 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 - 秦观 - - 《满庭芳·红蓼花繁》
- 时时,横短笛,清风浩月,相与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 - 秦观 - - 《满庭芳·红蓼花繁》
-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 - 秦观 - - 《满庭芳·红蓼花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