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注释译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煜 出自: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更新时间:2018-03-14

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遥夜:长夜,深夜。亭皋(gāo):水边的亭子。皋,水边地。信步:随意行走,漫步。

⑶乍过:刚过,才过。一作“才过”。

⑷渐觉:一作“早觉”。春暮:春日晚暮。

⑸约:约束,约住。住:遮拦住。

⑹澹月:不太明亮的月亮或月光。云来去:指云彩飘浮不定。

⑺桃李:桃花和李花,一作“桃杏”。《诗·召南》中有:“何彼矣,华如桃李。”之句。后因以“桃李”形容人的容貌姣美。依依:形容鲜花盛开的样子。春暗度:指春光在不知不觉之中悄然而过。

⑻秋千:运动和游戏用具,架子上系两根长绳,绳端拴一块板,人在板上前后摆动。

⑼芳心:即花蕊。这里指女人的心。

⑽安排:安置排解。

白话译文

漫漫长夜池水岸边闲散步,刚过清明,渐渐伤心春色暮。几点雨声被风约束住,朦胧淡月云间自来去。桃李挽春,春却俏俏去,谁荡秋千,笑声夹杂低声语。一片春心涌起闲愁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放地。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02021.html

李煜: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html

词的上片写主人公信步闲情、伤春感怀的情形。开篇起句点明时间(“遥夜”)、地点(“亭皋”)和活动(“闲信步”),简约而明白,一个月夜无眠、独自水边散步的主人公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闲”字有深意,看起来是闲逸、闲适,而其实是心中烦闷、长夜难眠、独自伤怀的无以自解,只好无聊、无奈地信步游走,是闲极而烦之意。这也正好引出二、三句作解:清明刚过,却已春去。“乍过”与“早觉”相对,笔意相承而词意相反,表现出主人公的心境与现实情景的反差和对立。“春暮”不是实景,而是心境,关键在一“伤”字,伤春即是伤己,所以“闲信步”和“伤春景”等等,都是主人公自伤无奈心情的客观映照,“伤”字一出,有动感,有情怀,片景皆活。后二句是以主人公视听之觉来写景,以情见景,以景映情,十分形象。雨随风往,风卷云收,作者以“约住”状之;云散月出,云拢月淡,作者用“朦胧”画之。极生动、极形象,而又极具神韵,尤其从中可见主人公心随风雨、情如云月的伤春情怀,淡雅有致而又曲意绵延,直为情语。

词的下片写主人公感慨春去、无以自慰的悲愁情怀。“桃李依依”本是明媚春光,但春却已溜走。正仿佛人生中岁月流逝总是无可挽回,一个“暗”字,依恋之情俱在,无奈之怀别出,含蓄委婉,曲笔有致。可惜此景稍寂,于是作者笔锋一转,“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以活动的景色与上句形成对比,借以昭示主人公欲静不能的心情。这种对比和反差是如此巨大,春光虽好却偏要溜走,他人欢情而唯我独伤,相映见意,别具深韵。最后二句“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直抒胸臆,张口即出,语尽而情不绝,言收而意更进,主人公千愁万恨在心头,无人能解无处平的情怀喷薄涌出,无以自收。

全词多用白描手法,信笔画之,信手拈之,但一切景语皆为情语,这是李煜词作的基本风格。这首词写愁情春恨,多用对比,多造反差,实是用心去见景,用情去感物,其中作者的心境总与现实景象有极大的对立,因此也才有人指出词为李煜晚期的作品,不无道理。总看全词,质朴无华,淡雅疏朗,含蓄悠远,有“疏而能深,淡而能远”的艺术风格。

作者李煜资料

李煜

李煜的诗词全集_李煜的诗集大全,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 查看详情>>

李煜古诗词作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九月十日偶书·晚雨秋阴酒乍醒》 《病中书事》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梅花·殷勤移植地》 《挽辞》 《长相思·一重山》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虞美人·春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