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赏析
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在月下与她相见——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许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在流泪的姑娘!“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偷匀”二字,中含几许辛酸。“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继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其实,淡薄的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词人所“恨”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未得亲近,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悲伤。上片着力在“泪”字与“颦”字。歌女的凄凉身世,痛苦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在这里表达出来了。如俞陛云所说的:“不过回忆从前,而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宋词选释》)
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过片两句,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在春天更换枝叶。“垂杨”,在旧体诗词中,往往有着各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习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联想到别离;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联想到身世的飘泊无依。“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青春。”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在词中说青春几回更换,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倦客红尘”,犹言红尘中之倦客,词人自谓。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红尘”对照“楼中”,“倦客”对照“粉泪人”。“楼中粉泪人”。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05656.html
晏几道: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981.html
《蝶恋花·碧落秋风吹玉树》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是一首七夕词。上片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下片则着重描写“人间”的七夕活动,把神话故事和风俗民情糅合在一起,富有人情味,读来很感动亲切。全词想象瑰丽奇特,艺术构思巧妙,富有人文气息。
作者晏几道资料

晏几道的诗词全集_晏几道的诗集大全,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 查看详情>>
晏几道古诗词作品: 《少年游·雕梁燕去》 《武陵春·绿蕙红兰芳信歇》 《鹧鸪天·小令尊前风玉箫》 《临江仙·旖旎仙花解语》 《清平乐·心期休问》 《一斛珠·鸾孤月缺》 《清平乐·沈思暗记》 《玉楼春·玉真能唱朱帘静》 《清平乐·可怜娇小》 《浣溪沙·小杏春声学浪仙》
古诗《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的名句翻译赏析
-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 - 晏几道 - -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香看未真 - - 晏几道 - -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 创作背景 - - 晏几道
- 古诗《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 赏析 - - 晏几道
- 古诗《清平乐·留人不住》- -创作背景 - - 晏几道
- 古诗《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创作背景 - - 晏几道
- 古诗《浣溪沙·浦口莲香夜不收》- -鉴赏 - - 晏几道
- 古诗《玉楼春·旗亭西畔朝云住》- -鉴赏 - - 晏几道
- 古诗《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鉴赏 - - 晏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