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鉴赏
少年姜夔在目睹江淮一带地方生产凋敝、风物荒凉,曾发出“徘徊望神州,沉叹英雄寡”(《昔游诗》)的慨叹,扬州慢、凄凉犯一类词也颇有“禾黍之悲”,而在这首诗里,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了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杨万里极喜诵之,或是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之心境契合,但仅如此不足以跳出李白《苏台览古》的窠臼,此诗妙处实在一、二句。起句疏宕,不涉题旨,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山川依然,说景微妙,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况味,怀古伤今之情纡徐委折。景物的渲染与感慨的抒发相得益彰,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更加厚重,此诗兴味深厚而笔致飘逸,具蕴藉空灵之美。姜夔《诗说》云:“韵度欲其飘逸。”这首怀古伤今之作不滞于情,不役于物,饶有远韵。近人缪钺《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云:“白石之诗气格清奇,得力江西;意襟隽澹,本于襟抱;韵致深美,发乎才情。受江西诗派影响者,其末流之弊,为枯涩生硬,而白石之诗独饶风韵。”
这首绝句可以和李白的《苏台览古》作个比较:“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李白在诗中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从而抒发出今昔盛衰的感慨。而姜夔则借不变的姑苏夜景,暗寓变化的人事,并借古讽今,给偏安一隅的小朝廷以冷嘲,立意要高出一筹。这两首绝句都写到柳,以之寄托兴亡盛衰的感慨。但姜夔笔下的柳更富有活力,因为柳被姜夔拟人化了,带上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并赋予柳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所以也比韦庄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来得空灵、活脱。不同的是李白诗中的柳相当于姜夔诗中“星”、“鹭”,而姜夔诗中的柳则相当于李白诗中的“月”。所以,这两首诗的后两句在构思上颇为相似。不同的是前两句,李白以旧苑荒台春色依旧寄寓感慨,而姜夔则以江山永恒暗含人世沧桑。
作者将昔日的愤懑和忧虑化作淡淡的惆怅,仿佛若有所失,起句欲抑先扬,写晚云悠闲,白鹭自适,星斗灿烂,相形之下怅望苏台柳,就流露出了一种苦涩的滋味。怀古伤今之情迂回曲折。后两句使人愀然动色,其中蕴涵的历史沧桑感和某种个人情愫的积淀与心境契合,景物的渲染与感慨抒发得相得益彰。
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10728.html
姜夔: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3999.html
《一萼红·古城阴》是南宋词人姜夔的词作。词是作者写自己客居长沙时登高所见。上阕纪游,描写作者与友人在早春的寒冷中赏梅、登临的雅兴,生动有致。下阕感慨羁旅游荡,开头“南去北来何事”紧承上阕游览,而引发出以下“伤心”。“朱户”、“金盘”又接“空叹”,流露备受压抑的忿懑。词是一篇登临观览、羁旅伤怀之作,全篇以伤春作结,使人嗟叹伤感。词铺叙衍展,写景融情;写寒梅冷翠,造句奇丽;抒念远怀旧,深婉从容。
据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这首词“托兴梅柳,以梅起柳结”当是继《浣溪沙》(客山阳)之后第二篇记合肥情事的词章,为淳熙十三年(1186年)客居长沙游岳麓山时所作。
作者姜夔资料
姜夔的诗词全集_姜夔的诗集大全,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 查看详情>>
姜夔古诗词作品: 《归天台·迎风吹白发》 《听为韵·英英白龙孙》 《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 《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桂花·空山寻桂树》 《题杨冠卿客亭类稿》 《灯词·灯已阑珊月色寒》 《翠楼吟·月冷龙沙》 《卜算子·象笔带香题》 《观灯口号·市楼歌鼓太喧哗》
古诗《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的名句翻译赏析
-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 - 姜夔 - - 《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
-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 - 姜夔 - - 《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
《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相关古诗翻译赏析
- 古诗《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 - 鉴赏 - - 姜夔
- 古诗《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 - 创作背景 - - 姜夔
- 古诗《姑苏怀古·夜暗归云绕柁牙》- - 注释译文 - - 姜夔
- 古诗《淡黄柳·空城晓角》- -创作背景 - - 姜夔
- 古诗《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 -赏析 - - 姜夔
- 古诗《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赏析 - - 姜夔
- 古诗《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 -赏析 - - 姜夔
- 古诗《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创作背景 - - 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