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闺思注释译文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出自:点绛唇·闺思 更新时间:2018-03-26
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此调因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有“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取名。双调四十一字。上阕四句,下阕五句。
⑵“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柔:《续选草堂诗余》作“愁”。
⑶催花雨:即春雨。
⑷阑干:同“栏杆”。
⑸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⑹“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芳草:《花草粹编》、《古今名媛汇诗》作“衰草”;《草堂诗余续集》注“一作‘衰’,误”;《词综》、《历代诗余》、《历朝名媛诗词》、四印斋本《漱玉词》作“芳树”。
白话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寸的柔肠却要容下千丝万缕的愁绪。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雨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在这寂寞暮春里,倚遍了每一寸阑干,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轻问一声:“良人呵,你在何处?”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蔓延着良人必经的道路。

点绛唇·闺思: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12167.html

李清照: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09.html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
开篇处词人将一腔愁情尽行倾出,将“一寸”柔肠与“千缕”愁思相提并沦,这种不成比例的并列使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仿佛看到了驱不散、扯不断的沉重愁情压在那深闺中孤独寂寞的弱女子心头,使她愁肠欲断,再也承受不住的凄绝景象。“惜春”以下两句,虽不复直言其愁,却在“惜春春去”的矛盾中展现女子的心理活动。淅沥的雨声催逼着落红,也催逼着春天归去的脚步。惟一能给深闺女子一点慰藉的春花也凋落了,那催花的雨滴只能在女子心中留下几响空洞的回音。人的青春就是这样悄悄地逝去的。惜春、惜花,也正是惜青春、惜年华的写照,因此,在“惜春春去”的尖锐矛盾中,正在酝酿着更为沉郁凄怆的哀愁。
下片写凭栏远望。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倚栏”表示人物心情悒郁无聊。这里词人在“倚”这个动词后面缀以“遍”字,就把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鲜明地点染了出来;下句中又以“只是”与“倚遍”相呼应,托出了因愁苦而造成的“无情绪”,这就有力地表现了愁情之深,之重,之无法排解。结尾处,遥问“人何处”,这一方面点明了女子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只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是思念远出的良人。然而望到尽头,惟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这凄凉的画面就是对望眼欲穿的女子的无情回答。寂寞、伤春,已使她寸肠生出千缕愁思;望夫不归,女子的愁情那将会是更深,更重,更浓。这自然就意在言外了。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全面地,层层深人地表现了女子心中愁情沉淀积累的过程。到煞尾处,感情已积聚达到最高峰,全词也随之达到了高潮。

作者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

李清照的诗词全集_李清照的诗集大全,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查看详情>>

李清照古诗词作品: 《一翦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咏史·两汉本继绍》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忆秦娥·临高阁》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行香子·天与秋光

《点绛唇·闺思》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