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创作背景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出自: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 更新时间:2018-03-29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从赏桂入手,听风而愁花落,作者由季节、夕阳、山色、月亮想到自己之年届暮日,表达了孤寂无倚的悲叹。
词题中的“蓬莱阁”,在今浙江绍兴。此词当作于吴濳帅越之时,即公元1249年(淳祐九年)吴文英入吴濳幕之时。

西江月·登蓬莱阁看桂:https://www.gushicidaquan.com/gushi/213459.html

吴文英:https://www.gushicidaquan.com/shiren/4013.html

《西江月》,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取名自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诗句。清季敦煌发现唐琵琶谱,犹存此调,但虚谱无词。调见《尊前集》,又名《江月令》、《步虚词》、《壶天晓》、《白苹香》、《玉炉三涧雪》。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两平韵,结句各叶一仄韵。沈义父《乐府指迷》:“《西江月》起头押平声韵,第二、第四句就平声切去,押仄声韵。如平声押‘东’字,仄声须押‘董’字、‘冻’字方可。”此首《西江月》词为定格。
“清梦”两句,写重游赏桂。此言词人重游绍兴卧龙山的蓬莱阁并观赏阁四周的桂花飘香的胜景。到了这儿真如梦游到了广寒宫一般,只感到桂花香不断从树梢高处涌了过来。“箫声”两句,承上,听风致幻。此言词人耳闻呜咽风声,就形成一种幻想:这恐怕是处在重重深宫中的广寒仙子吹出来的凄切的箫声吧。它似乎在哀叹高处风急桂花易落,花香难永的结局。“三十六”,喻多,故“三十六宫”应理解为重重深宫。“高处”,既指蓬莱阁前桂树,也可指广寒宫前“高处不胜寒”的月中桂。上片赏桂花,兴感叹。
“客路”一句,为下片的总述。此言自己如今生活困顿,至老仍奔波在他乡,羁旅行役,可不一叹!“阑干”三句,是触景生情的悲叹。此处是说:栏干外面夕阳西坠,这景色虽美,然而已是至暮,所以我能不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悲叹!再看看阁四周的山色虽然仍是浓绿可爱,但天气却即将由秋入冬,更使人起老之将至的悲叹。又从眼前的桂子想到嫦娥孤守月宫,定会因思凡而消瘦不堪,但她的消瘦身影,究竟又有谁见到过?那么她心中的哀思更是无人能知。然而旁观者(词人)却代为设想,了解得清清楚楚,不能不再兴悲叹。下片重在引外物而兴悲叹。

作者吴文英资料

吴文英

吴文英的诗词全集_吴文英的诗集大全,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亭、无锡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踪所至,每有题咏。..... 查看详情>>

吴文英古诗词作品: 《恋绣衾·频摩书眼怯细文》 《点绛唇·推枕南窗》 《尾犯·翠被落红妆》 《绛都春·为李篔房量珠贺》 《渡江云·羞红颦浅恨》 《解蹀躞·醉云又兼醒雨》 《贺新郎·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丁香结·香袅红霏》 《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瑶华·分韵得作字戏虞宜兴